專欄文章

鳳珠自己以為很健康,卻在63歲的時候,由於疲累,腳腫,被醫院檢查出末期卵巢癌。 鳳珠回想症狀,其實有跡可尋!鳳珠婚前是模特兒,對時尚及妝扮很敏感,為了維持身材,她在浴室放了電子體重計,早晚測量。 鳳珠55歲左右,常覺肚子脹氣接著腰圍變粗,小腹膨出,每季都需置裝。鳳珠認為自己變胖,改穿寛鬆的衣服,加強控制體重,希望減掉肚子。可是肚子愈減愈大。發病時,鳳珠的肚子像六個月的孕肚。鳳珠如果之前警覺,肚子有異狀,接受檢查,應該早期可以揪出疾病。 芳美與鳳珠狀況類似;芳美之前買衣服是美規4號,歐規38號。50歲之後芳美體重沒變,但是胸圍愈變愈大。芳美搞不懂為什麼胸罩罩杯變小,胸圍卻從32變成38。芳美問朋友,朋友們說老了胸圍會大一點,芳美沒想太多。芳美65歲時走路會喘,晚上不好睡,到醫院檢查,發現她是慢性肺氣腫,導致心臟衰竭,醫師說她太晚就醫,芳美才了解胸圍變大是肺臟及心臟肥大! 我們控制體重是為了維持健康,其實監控自己的體型及體力,比斤斤計較體重更精確。例如身高變矮可能是骨質疏鬆,原本能擰乾毛巾的人,若是毛巾擰不乾,可能是肌少症,眼皮泡腫可能是甲狀腺亢進……。 現代人懂得監控體重,卻常以為老化必然會有體型及體力的變化,容易錯失矯治的黃金時間。站在預防醫學的立場,固定時間到醫院作健康檢查,揪出最早期的異常最理想,只是健康檢查困難完全覆蓋,人體狀況太複雜,自己保持警戒,才能將身體的健康維持在最佳狀態!
我的父親有九個叔叔和五個姑姑,母親則有六個舅舅和六個阿姨。以前的人多生多育,加上哺餵母乳,女人忽胖忽瘦;乳房就像吹氣球般,忽脹奶忽退奶,不下垂也難。 老一輩的母親農忙時揹著孩子下田,孩子一哭,可以把布袋奶往後一甩,既能餵奶,又能當安撫奶嘴。二顆大奶白天受盡束縛,黃昏時刻,婆婆媽媽洗完澡坐在自家門前,以手中的扇子由領口或上衣下擺搧奶,是當時有趣的景象。 乳房是女人身上唯一單方向固定的組織,它與身體的關係可以用籃球的籃板與籃框來比喻。乳房後壁是籃板,附著在胸壁。深層筋膜像籃框般包裹乳房。年輕女性乳房上緣在腋窩下方一指處。年紀增大,籃板老舊,腐朽鬆脫,帶著籃框下滑!老女人不管罩杯多大,乳房上緣下垂,上胸經常扁塌就是這個原因。固定乳房的筋膜(籃框)彈性疲乏,乳頭也會下垂。乳房下垂與遺傳(例如非洲人多木瓜奶)、體質(先天彈性纖維缺損,全身鬆垮)、劇量減肥(超過20公斤)、多次懷孕(筋膜鬆弛)等等有關。 根據調查,女人認為乳房下垂比平胸還糟糕,乳房下垂使得胸罩帶子在肩膀形成壓痕,乳房與胸壁摩擦造成皮膚炎。乳房重量增加脊椎壓力,胸型不佳穿衣困擾等等,如果年紀輕輕減肥造成乳房下垂,臉像30歲,乳房像70歲,會失去自信。 乳房過大或下垂的矯正是美國排名第五的美容手術,由於傷口在乳暈周圍及乳房正中,適合疤痕體質較好的婦女。 預防乳房下垂,仍以健康生活型態為主,正確的穿著胸罩是對抗下垂的不二法門,熱愛運動的女性,尤其該注意,想提醒的是,乳房上緣與腋窩距離大於3公分,或是乳房足跡(乳房上緣與乳下皺褶距離)小於乳房直徑,表示筋膜彈性疲乏,乳房下垂進行中。發現自己有這種狀況,應該儘早尋求專業醫師的建議。
我的祖母50歲時,算命師說她活不過69歲,祖母65歲就嚷著她快死了,不肯旅遊,不肯買新衣服,過著等死的日子,結果祖母98歲才過逝! 現代的醫學比當時發達,平均壽命持續增加。美國哈佛大學胡教授團隊以二組大數據,包括123000人的34年追踪,記錄個人的健康及生活方式,其間42167人死亡,統計結果長壽秘訣在於改良生活方式。五個好習慣使50歲後的男性比平均壽命增加12年,女性比平均壽命增加14年的壽命。 這五個好習慣是: 維持正常體重:過重容易新陳代謝疾病,過輕容易感染。國健局建議正常的體重是身體質量指數(BMI)(kg/m2)介於5至24之間;男性腰圍小於90公分,女性小於80公分。 規律運動:實證醫學很早就證實規律運動能夠抗老化。國建局建議民眾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一星期至少運動五天;每星期至少運動150分鐘。 不吸烟:吸烟有害健康。 飲酒適量:適量飲酒指的是男人一天二份酒精,女人一天一份酒精,一份酒精約是一小罐啤酒,或150c.c.紅酒或40c.c.烈酒(最近的文獻甚至主張預防乳癌,女人一週只能飲酒一次)。 健康的飲食:英文說:〝吃什麼就長什麼〞,華人強調食補,飲食是養生很重要的一環。實驗室裏飢餓的動物比較長壽。生活中無法鼓勵人類為了長壽挨餓,但是七分飽的觀念很重要;避免暴飲暴食,選擇營養均衡的食物有益健康。 根據哈佛的資料,現代人不用算命,就可以預估存活年齡。例如現在50歲的美國女性,若有五個好習慣,預估可以存活至92歲,若是只有二個好習慣,預估只有84歲,正在閱報的您,有幾個好習慣呢?!
一條細線能夠拉住臉頰,對抗地心引力防止下垂嗎?這個問題到現在為止沒有實證醫學的回答! 之前的埋線拉提包括黃金線,羽毛線,輪廓線等等,均被證實沒有長期的療效,以上的線材埋入臉部會變形,握力不足,容易滑脫,沒有拉提的效果。 歐美近年流行以帶鈴噹的縫線作臉部拉提,縫線的材料是乳酸及甘醇酸聚合物,能被人體吸收,鈴噹的設計增加縫線與組織接觸面積,強化縫線的握力。鈴噹呈雙向排列防止滑脫,增加拉提的力量。縫線的材料與聚左旋乳酸(童顏針)相似,能刺激組織膠原蛋白生成,局部第I型及第II型膠原蛋白增加,有局部飽滿的效果。 線材的副作用包括硬塊、異物反應,發生率為0.02%。治療後18個月的追踪;87%病人滿意;13%需要調整位置。這種治療由於不必手術、低風險、低恢復期,在歐美很受歡迎。此種埋線台灣衛福部已核可上市,單側臉部約須2至4條。對於想微整的人,又多了一項新的選擇。 什麼人適合臉部埋線拉提呢? 相對年輕:60歲以下的族群。 完整的顏面骨架:顴骨低或者小下巴的人效果較差。 臉皮夠厚:埋線是在皮下脂肪層,臉皮太薄可能顯露埋線。 臉皮能被移動:手摸臉皮無法拉提的人不適合。 有法令紋或者木偶紋:代表初階的老化,若是形成皺褶就不適合了。…
根據國民健康局的統計,台灣女性平均壽命83.4歲,男性76.8歲,但是女性不健康之存活年數為9.9年,男性則為8.0年。我們常祝賀他人長命百歲,如果不健康的年數增加,長命其實不等於好命。 老年的終點是衰老和器官衰竭,在到達終點之前,頭腦必須清楚,手腳必須靈活,換句話說我們須要預防疾病,治療慢性病,持續運動,鍛練肌肉,防止摔跤。還要不斷學習,保持腦力。 台灣失能失智無法自理生活需要長照的人口,大於65歲有10.7%,75-85歲22.4%,大於85歲43.7%,也就是說每個年齡層都有能夠獨立生活不須被長照的人口! 美國對百歲人瑞的大規模調查,以下的生活方式有助於增加免疫力,延長壽命;避免長照。 社會連繫:不是在家看電視而是維持與他人互動,包括參加同學會、喜宴、逛街、買菜、寫信、打電話等等,社會連繫被證實是最重要的長壽指標。 動態的人生:動態指的是運動、活動;運動包括平衡、肌力、有氧、伸展。運動不一定要去健身房或操場;居家生活,多多活動也可以;運動能夠預防失能、失智。 利他:利他包括志工、捐款、認領孤兒等等;利他的人,比較有活力,會安排生活,擁有成就感,對未來有希望。 宗教信仰:能撫慰心靈。 充分的休息:過勞有害健康,充分的休息身體才能正常運作。 親近大自然:人類是哺乳動物,親近大自然猶如回到大地的懷抱,溫故而且能知新。…
64歲的朱太太眼皮泡腫,眼尾下垂,作了上下眼皮整形之後,眼睛睜大,雙眼皮變明顯,眼袋消失。朱太太以為大家都會誇讚她變漂亮,結果消腫之後,家人覺得朱太太眼神瞪人,變凶;而且年輕的眼睛凸顯了周遭的皺紋與鬆弛!整體反而顯老,朱太太有點失望! 小文是節目主持人,年過50,螢光幕上顯出疲態。小如認為禍首是眼下細紋以及淚溝,找了醫美打玻尿酸,果然撫平了下眼皮。問題是節目收視率持續下滑,觀眾反應小如變年輕,但是原本笑意盎然的親和感消失,節目逐漸不受歡迎。 人的臉分為表情區以及固定區,表情區包括額頭,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固定區則是眼尾至髮際,臉頰至耳前的區域。不同的文化有各式各樣包臉的方法,露出的總是表情區。如果說臉指的是頸上無髮的區域,狹義的臉指的應該是表情區! 現代社會壽命延長,大於50歲的整形人口增加,老臉整形,局部結構變太年輕,由於五官功能退化,肌肉可能緊繃,容易給人「變凶,不和藹」的印象。 表情區透露一個人的喜怒哀樂。老臉的整形必須考慮表情區的整體性。例如老臉已經上唇變長,法令紋變深,紅唇變薄,口角下垂;如果只作眼皮,眼睛周圍變成年青有神,會更凸顯唇周的老化。 廣義的中央臉部指的是眼睛,鼻子,嘴唇,下巴及頸部,是人與人面對面最重要的可見區。老臉想要年輕化,需要注意此區域的完整及協調,才會有優雅的效果。
美國整形外科醫學雜誌的論文報告,40至50歲拉臉的病人,術後平均可以維持20年,50至60歲拉臉的病人,術後平均維持10年,60歲之後才作拉臉的病人,術後維持小於10年。而美國梅約診所的長期追踪發現,拉臉的病人平均壽命比一般人多了10年,這二篇報告指出一個重點,年輕的外表有助生活品質與生命長度,而且愈早保養的效果愈好。 臉部老化包括結構性例如太陽穴及眼窩凹陷,表情例如魚尾紋,楊婆婆紋,皮膚狀況例如細紋斑點,以及頸部的火鷄脖子、脖紋等等。老化的臉給人滄桑、疲累、生氣、鬱卒的印象。臨床的觀察二個雙胞胎,如果生活際遇不同,臉部老化的速度也不一樣。 僅就各種臉部老化的原因分析其預防; 皮膚:皮膚老化有內在及外在的原因,內在與遺傳有關,外在與紫外線、環境有關,平常須注意防曬,清潔,保濕。值得提醒的是血糖控制不良,膠原蛋白糖化皮膚容易鬆弛,而香烟的尼古丁影響皮膚屏障的完整性,容易產生細紋,最好儘早戒煙。 骨骼:老人的頭骨上下變短,左右變寬,前後變長,尤其中臉部長度及凸出度減少,使臉部顯老,應該儘早牙齒保健,存骨本預防骨質疏鬆。 筋膜:筋膜源自骨骼透過肌肉、脂肪至皮下固定臉部結構!年青人的筋膜富有彈性,老人的筋膜鬆弛,造成臉部區塊化產生眼袋、印第安紋。預防筋膜鬆弛應避免忽胖忽瘦或是壓力造成筋膜彈性疲乏! 地心引力:地心引力是老化的一個原因,應該注意休息,避免過勞。 軟組織消風:深層脂肪萎縮是老人臉部瘦削的原因,最好注意營養,預防肌少症,避免失眠及劇量減重。
張教授在大學教歷史,替許多名人寫過回憶錄。長期訪談讓她對老者有很深入的觀察,她的結論是充滿勳章的房間、留戀過往的心境,是衰老的推手。張教授六十歲的時候,攬鏡自照發現眼袋及法令紋讓人老,與她年輕的心境不符。她接受拉臉手術,術後看不出年齡,更重要的是彷彿重新充電,接了許多演講,簽了出書計劃,還預計與丈夫坐遊輪渡假。 王小姐是廣告公司的設計總監,喜歡完美,追求無瑕。她有運動的習慣,曬很多太陽。55歲時她也去拉臉改善臉頰鬆弛、嘴邊肉以及木偶紋。同事說王小姐拉臉之後,個性改變,原本整天繃著臭臉,嫌東嫌西。拉臉後活力十足,經常笑臉迎人。 楊先生及楊太太是企業經理人,夫妻都喜歡小孩,常帶孫子四處旅遊。楊先生在68歲、楊太太在63歲時拉臉,他們的動機是希望在職場上顯得年輕有精神,帶孫子出門時有自信。 美國梅約診所最近發表報告,追踪拉臉的病人,發現拉臉病人的壽命比平均壽命多了十年。心理學家作拉臉病人的心理測試,發現病人整形的動機除了變美以外,希望看起來順眼,社交場合與別人一樣年輕漂亮,職場上專業而且有精神。拉臉手術之後的心理測驗更顯示快樂度以及信心度改善。以前認為「女為悅己者容」,甚至習以為影星、歌手、八大行業、小三或是丈夫外遇的女人才需要整形。從這份報告看來,現代人整形是為了自己,對自己的身體負責。 人類壽命延長之後,拉臉與其它改善生活品質的醫療包括白內障手術、心血管支架手術等等需求增加,臉部的抗老化是醫美成長最快的領域。 年輕人的臉皮膠原蛋白及皮下脂肪豐富,五官功能正常,給人天真有活力的印象。老人骨質疏鬆,五官退化、肌肉緊張、脂肪萎縮,出現皺眉紋、法令紋、木偶紋、眼袋、顴骨袋、楊婆婆紋,加上眼尾下垂,臉頰鬆弛,給人疲累滄桑的感覺。 精神科研究,憂鬱症的病人,以肉毒桿菌注射消除皺眉紋,對病情有幫忙。原因是人類會回應別人的期待,憂鬱的病人去掉皺眉紋,別人覺得不憂鬱,病人會相應作出不憂鬱的行為。 動物在群體生活中,為了降低被攻擊或疾病等風險,學習避開老衰、年邁的同伴。我們的基因帶著此種智慧,潛意識排斥老人。老人拉臉之後自我感覺良好,加上旁人目光改變,自然增加正面能量。 美國梅約診所統計,拉臉病人比平均壽命增加十年,應是多項因素作用;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先進的醫學照護等等。容貌變年輕,可以延長壽命,這是首篇論述。外表會影響壽命長度,值得提醒老人們注意。大家即使不作拉臉手術,也有足夠的理由,把自己打扮得年輕有活力!
陳先生70歲,是公司的總裁,典型的工作狂,行程緊湊滿腦子待辦事項。談到外貌,他與大部份男人一樣,只懂洗臉,沒用過任何化妝品。陳先生的事業龐大,常上媒體。陳先生不喜歡報紙或者電視上的自己,明明不老,鬥志高昂,畫面上卻是滿臉皺紋,皮膚鬆弛的老頭。陳先生想知道自己是否可以「微整」?! 翠蘭與同學感情很好,過了50歲,同學會次數增加。翠蘭覺得有人變美,有人沒老,懷疑她們作了微整。翠蘭更年期之後,突然蒼老,她想找專家請教是否可以微整。 60歲的美玉在市場擺攤,大家公推她¡「市場西施」。這幾年逛傳統市場的人口減少,生意難作。常有客人勸她「打算作到幾歲呢?!該退休了!」美玉很受挫折,想去諮詢微整。 年輕美麗是大家的夢想,傳統社會無法接受整形的人工美女。「微整形」風行之後,民眾觀念一百八十度轉變,這幾年幾乎大家都想了解「我可以微整嗎?!」 作者謹將個人的經驗歸納如下: 微整是醫療:微整不是燙髮也不是作臉,微整與白內障手術,心臟血管支架手術類似,是對抗老化的醫療行為。 微整無法抗老化:對抗老化最基本的方法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微整的效果難以持久:老化是持續開動的程序,微整之後老化繼續進行,微整的效期指的就是效果被抵消時。 微整無法取代美容手術:微整的「微」代表「少」,如果以過時的裙子來比喻臉部老化,微整可以撫平皺摺(電波、音波、肉毒),重現布料的光彩(雷射),改善布料的厚度(填充物)。微整無法解決裙子太長(必須手術剪短)的問題。 微整的效果與身體的健康成正比:失眠造成的面部疲累,或是缺牙造成的臉頰凹陷,無法只作微整來改善。…
84歲的焦先生這幾年老得很快,眼窩凹陷,人變矮,個子變小,話變少。焦太太最大的困擾是二人一起出門,焦先生走路很慢,身體前傾,蹣跚歪斜,腳上的皮鞋看似隨時可能脫落。焦太太性子急,會催人,焦先生乾脆不出門,整天宅在家裏。 焦先生眼皮下垂,明明在看電視,常被孫子以為在睡覺,替他關電視。他的眼睛用盡力氣睜開也只有一條縫,常抱怨二旁的物體看不清楚,眼睛容易疲勞,感覺痠澀脹痛,眼科檢查裸眼視力只有0.1,醫師說是老化現像。 焦太太之前割過雙眼皮,眼睛變大。建議先生作眼皮整形,兒女全部反對,理由是父親年紀已大,心律不整,體力不好,風中殘燭,外觀不重要了。 焦太太陪先生來看我的門診,焦先生專精機械,在大公司作到總工程師退休。焦先生了解提眼肌縮短術可以在充分準備之下局部麻醉進行,自己決定接受手術。術後的焦先生眼睛完全睜開,配戴眼鏡,視力進步到0.6,他說周遭變亮變清晰,對自己的信心恢復,走路變穩,身體挺直,焦太太陪他每天出門運動,食慾變好,肌少症改善,心律不整消失,親戚朋友說他之前是老焦(掉),現在是老帥(哥)了! 蔡媽是退休國中教師,出名的能幹,兒女也都很有成就,蔡媽74歲時丈夫過世,家人一團亂,安定下來發現蔡媽變了一個人。她忘記自己有沒有吃飯;一天打無數通電話問兒子銀行存摺在那裏;出門迷路被警察帶回家。生活沒了軌道。孩子們認為是因父親過世,母親無法接受以致快速老化,請了一個外傭來照顧。 蔡媽的症狀時好時壞,兒女聽說老人失智最後會不知如何吃飯,不知何時睡覺,兒女作了最壞的打算。 那年冬天流感肆虐,蔡媽發高燒被送到醫院,醫院檢查,意外發現蔡媽甲狀腺素過低,開藥補充,蔡媽燒退之後人變清醒,指揮外傭作東作西。體力恢復之後,她嫌外傭煮的不好吃,自己下廚煮給外傭吃!並且恢復以往的活躍生活。兒女們驚覺母親是甲狀腺低下造成的失智,後悔沒有提早帶母親去檢查。 「老」在現代被認為是進行性、無可救藥的衰敗。這種觀念可能帶來誤判,「老」如果指的是器官組織老化確實難以逆轉,「老」如果指的是症狀,就必須謹慎處理。例如,走路蹣跚歪斜可能是平衡不好、關節疼痛、肌肉無力、視力不佳、周邊神經病變、中風、巴金森病、害怕摔跤等等。失智症可能是中樞腦神經退化、血管形失智,或其他因素,包括營養失調、顱內病灶、新陳代謝及電解質失調、中樞神經感染、藥物或其他中毒等等。許多造成老化或失智的疾病,對症治療就能完全逆轉,值得提醒長輩的照顧者注意!
第 3 頁,共 4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