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老叫做老

2024/07/10

1980年代,我在馬偕醫院擔任整形外科主治醫師。同事全是男醫師,專長治病救命,對於整形存有偏見。有天我替一位60歲的女士臉部整容,中午吃飯時,一夥男醫師討論:「60歲的女人整漂亮要給誰看呢?!那麼老了,誰會管她長什麼樣子呢!」有位學長更質問我:「病人無知,你是醫師也該告訴她,你是沒刀好開了嗎?竟然無聊到替60歲女人整容?」

師長的警告言猶在耳,這幾年我的病人歲數不但沒有降低,反而升高。上星期一位95歲的女士,單側眼瞼下垂,找我作整形。一對姊弟,姊姊86歲、弟弟84歲相約來拉臉。95歲的女士,術後三天眼皮睜開,塗粉抹口紅穿戴整齊,神采奕奕坐在診察室。拉臉的姊弟恢復良好,姊姊是舞蹈老師,弟弟是工程師,快樂地嚷著要終身上班。

很多疾病例如白內障、心肌梗塞、中風和癌症等等,年齡是最大的風險。以往認為年齡也是外科手術的風險,當年的同事也因而指責我替年長者整容。問題是多老叫作老?

現今醫療評估存活的風險會考慮:高血壓、糖尿病、重大疾病、心肺等內臟功能,「年齡」要到80歲才會列入考慮。超過80歲的長者可以測握力,走路速度、聽力、視力、認知,評估是否衰老。沒有衰老的長者,風險不會增加。如果說人生像場球賽,年齡不過是球衣的背號!

現在的老人退休制度,源於1880年代,德國工人被美國的高薪吸引大量外移。俾斯麥宰相設立福利國制度,保障工人在50歲退休後的生活(當時平均壽命48歲)。1936年美國開始社會福利,設定65歲退休(當時平均壽命62歲),為了使老人免於貧窮及乞討給予津貼。根據資料當時只有5%的人口能活到65歲,而且65歲的人平均只能再活五年。讀過以上的歷史就不難了解,英語「老人年齡」(old age)在維基百科的定義,是能夠存活到靠近或超過平均壽命。

根據2014年尼爾森公司針對12至65歲全球消費者線上調查,多老叫作老。台灣人44%認為60-69歲叫做老(全球33%),台灣人22%認為70-79歲叫作老(全球28%),而只有8%台灣人認為大於80歲才叫老(全球22%)。

台灣人的平均壽命已來到80歲左右,對照尼爾森的統計看來,台灣人太早感覺老。對老人的負面形像,影響老人延長退休或尋找工作。也難怪國內的調查有43%的上班族計劃在60歲前退休。

台灣在2018年進入高齡社會。日本的下流老人,孤獨死等等現象逐漸浮現,我們迫切需要正確「老」的觀念。

多老叫作老,可以不老嗎?!

面對人生的延長賽,不管政府有什麼措施,個人生活應採無齡的概念。無齡不是假裝年輕,而是相信自己;訓練自己,保有對生活的熱忱,發揮自己的能力,經驗,實踐並奉獻,爭取社會尊嚴。無齡的人,多老都不叫作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