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的小寶很調皮,爬上爬下,沒一刻安靜。這天媽媽在燙衣服,小寶在燙衣板下玩,一不小心扯到電線,熨斗掉下來,燙到小寶的手背。媽媽遵循燙傷「沖,泡,脫,蓋,送」的原則處理之後掛急診。醫師說小寶手背深二度至三度灼傷,媽媽很心疼,小寶不停的哭,媽媽也跟著掉淚。
醫師替小寶包紮的時候,阿公阿媽也來了,他們擔心是否要植皮,醫師的回答是「再觀察」。醫師使用親水性纖維敷料(人工皮)替小寶覆蓋傷口,每三天換藥並引流水泡。三度灼傷形成的痂皮,以含銀抗菌性敷料清除腐肉並預防感染。四星期後出現健康的肉芽組織,使用人工敷料照護,受傷後二個月,局部完全癒合。
傳統敷料只有紗布,無法提供皮膚的生理功能。人工敷料發展之前,皮膚全層缺失的傷口需要植皮。關節、骨頭、肌腱暴露的傷口需要皮瓣移植。人工敷料發展之後,狀況改變,人工敷料可以吸收滲出液,提供傷口密閉的環境,保濕並避免受冷熱、壓力或摩擦力刺激;泡棉性敷料有軟墊般的作用,可以減輕傷口碰撞的疼痛;抗菌性(含銀)敷料能夠軟化腐肉,加速代謝又能殺菌、抑菌、降低傷口感染風險。
傷口癒合與傷口的環境、血液循環、健康狀態、感染、營養不良等等有關,傷口照護主要是營造正常的皮膚功能,促進表皮細胞增殖,控制感染,縮短發炎期,達成疤痕成熟軟化以及顏色變淡的目的。正確使用敷料,可以促進傷口癒合,許多以前需要手術的狀況可以改為保守治療。如果傷口順利癒合,就不必手術,醫療照護向前邁進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