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怎麼老

103/05/06
由於科學昌明,醫藥發達,保健知識普及,人類的壽命愈來愈長,穴居人的平均壽命是18歲,青銅時代希臘人的平均壽命將近30歲,古羅馬時代人類平均壽命為33歲,十八世紀是35歲半,十九世紀是42歲,二十世紀初葉為49歲,而現在呢?台灣內政部101年最新統計國人平均壽命已達79.51歲,其中男性為76.43歲,女性為82.82歲。

古人壽命短,有名的唐朝詩人韓愈只活了56年,他在祭十二郎文中說「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髮蒼蒼,而齒牙動搖」,可見現代人與古代身體狀況大不相同。

想要了解自己會怎麼老,該怎麼活,最好的學習對象是父母親。父母與子女遺傳基因相同,生活環境相似,生活形態也有重疊,老化的步調往往有跡可尋。

有一種疾病叫作腹主動脈瘤剝離,腹部的主動脈血管壁內層與外層分離變薄破裂,大量出血,腹部突然劇痛,一或二小個小時之內休克死亡。病人往往來不及送醫院,或者是送到醫院卻在作檢查時猝死。有一位名歌星,他的父親三十多歲死於此病!他與母親隨侍在側,印象深刻。他了解此病與血壓高有關,認真控制血壓。50歲時在錄音室,肚子忽然劇痛;他被送到急診室時人已休克,卻奮力要求醫師不必檢查,直接手術止血,果然救了自己一命!

華人文化強調孝順,孝順除了報答父母養育之恩,也能就近觀察自己的基因,其實是最好的學習。

父母之外的親戚,也都是很好的學習對象。有位65歲的婆婆,皮膚敏感容易癢、起疹子,困難治療。她趁著過年拜訪親戚,發現她的親戚許多人有相似的症狀;諮詢醫師才了解她的家族是胚胎學中說的外胚層較弱,所以外胚層相關的組織例如皮膚、眉毛等等發育不全,需要特別照護。

人類的老化學從二十世紀後期開始,歷史很短,相關文獻較少,我們需要學習研究的地方還很多。平日生活周遭的老人,每個人都是一本書,值得我們多多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