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手札
我的祖母50歲時,算命師說她活不過69歲,祖母65歲就嚷著她快死了,不肯旅遊,不肯買新衣服,過著等死的日子,結果祖母98歲才過逝! 現代的醫學比當時發達,平均壽命持續增加。美國哈佛大學胡教授團隊以二組大數據,包括123000人的34年追踪,記錄個人的健康及生活方式,其間42167人死亡,統計結果長壽秘訣在於改良生活方式。五個好習慣使50歲後的男性比平均壽命增加12年,女性比平均壽命增加14年的壽命。 這五個好習慣是: 維持正常體重:過重容易新陳代謝疾病,過輕容易感染。國健局建議正常的體重是身體質量指數(BMI)(kg/m2)介於18.5至24之間;男性腰圍小於90公分,女性小於80公分。 規律運動:實證醫學很早就證實規律運動能夠抗老化。國建局建議民眾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一星期至少運動五天;每星期至少運動150分鐘。 不吸烟:吸烟有害健康。 飲酒適量:適量飲酒指的是男人一天二份酒精,女人一天一份酒精,一份酒精約是一小罐啤酒,或150c.c.紅酒或40c.c.烈酒(最近的文獻甚至主張預防乳癌,女人一週只能飲酒一次)。 健康的飲食:英文說:〝吃什麼就長什麼〞,華人強調食補,飲食是養生很重要的一環。實驗室裏飢餓的動物比較長壽。生活中無法鼓勵人類為了長壽挨餓,但是七分飽的觀念很重要;避免暴飲暴食,選擇營養均衡的食物有益健康。 根據哈佛的資料,現代人不用算命,就可以預估存活年齡。例如現在50歲的美國女性,若有五個好習慣,預估可以存活至92歲,若是只有二個好習慣,預估只有84歲,正在閱報的您,有幾個好習慣呢?!
描述老人的文章,經常提到老人眼皮下垂,瞇著眼睛,皺著眉頭,眼尾堆滿皺紋……等等,也常聽老人抱怨自己明明睡很飽卻被問候:「沒睡好吧,看起來很累!」或是「昨晚酒喝多了吧,眼皮有點腫!」有的老人眼皮遮到看不清二旁來的車輛,走在路上須人牽扶;坐在椅子上看電視,眼皮蓋到兒孫誤以為老人在睡覺,關掉電視。 老人眼皮可能愈老愈凹陷,也可能愈老愈泡腫,眼皮下垂加上凹陷或泡腫,除了影響外觀還會使當事人不舒服,感覺動眼限制,泡眼可能泡到不方便戴眼鏡。 年青人割雙眼皮,眼睛會變大變亮;老人的眼皮下垂無法單純割雙眼皮解決,原因是:大部份老人不想變臉,並不希望有新的雙眼皮,老人只要求眼皮不要遮住眼珠,看東西時光線增加,清晰度變多就好! 眼皮是身體上最薄的皮膚,一天眨眼數萬次,容易鬆弛。老人眼皮下垂的原因除了大家熟知的皮膚鬆弛,提眼肌無力……等等,還牽涉到眼皮脂肪消風,眼窩凹陷或脂肪增生,眼皮膨脹;甚至骨鬆造成眼眶骨擴大,眼球內陷,額頭鬆弛,抬額肌無力……等等。老人眼皮整形必須對症治療才有效果! 根據眼科醫師的說法,老人有四大眼疾分別是白內障、青光眼、黃斑部病變以及乾眼症,每種疾病都可能影響視力。國健局的資料,24%的老人有視力障礙。眼疾影響視力,眼皮下垂遮住視線,二者都會影響老人的生活品質,只關心眼皮下垂不治療眼疾或是只治療眼疾不治療眼皮下垂,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現代人壽命很長,90歲、100歲可以作白內障手術,當然也可以作眼皮下垂手術,尋求光明的老後人生! 圖說: 老人眼皮下垂的治療目標是尋求眼皮不要遮住眼珠,擴大視野。
我的父親有九個叔叔和五個姑姑,母親則有六個舅舅和六個阿姨。以前的人多生多育,加上哺餵母乳,女人忽胖忽瘦;乳房就像吹氣球般,忽脹奶忽退奶,不下垂也難。 老一輩的母親農忙時揹著孩子下田,孩子一哭,可以把布袋奶往後一甩,既能餵奶,又能當安撫奶嘴。二顆大奶白天受盡束縛,黃昏時刻,婆婆媽媽洗完澡坐在自家門前,以手中的扇子由領口或上衣下擺搧奶,是當時有趣的景象。 乳房是女人身上唯一單方向固定的組織,它與身體的關係可以用籃球的籃板與籃框來比喻。乳房後壁是籃板,附著在胸壁。深層筋膜像籃框般包裹乳房。年輕女性乳房上緣在腋窩下方一指處。年紀增大,籃板老舊,腐朽鬆脫,帶著籃框下滑!老女人不管罩杯多大,乳房上緣下垂,上胸經常扁塌就是這個原因。固定乳房的筋膜(籃框)彈性疲乏,乳頭也會下垂。乳房下垂與遺傳(例如非洲人多木瓜奶)、體質(先天彈性纖維缺損,全身鬆垮)、劇量減肥(超過20公斤)、多次懷孕(筋膜鬆弛)等等有關。 根據調查,女人認為乳房下垂比平胸還糟糕,乳房下垂使得胸罩帶子在肩膀形成壓痕,乳房與胸壁摩擦造成皮膚炎。乳房重量增加脊椎壓力,胸型不佳穿衣困擾等等,如果年紀輕輕減肥造成乳房下垂,臉像30歲,乳房像70歲,會失去自信。 乳房過大或下垂的矯正是美國排名第五的美容手術,由於傷口在乳暈周圍及乳房正中,適合疤痕體質較好的婦女。 預防乳房下垂,仍以健康生活型態為主,正確的穿著胸罩是對抗下垂的不二法門,熱愛運動的女性,尤其該注意,想提醒的是,乳房上緣與腋窩距離大於3公分,或是乳房足跡(乳房上緣與乳下皺褶距離)小於乳房直徑,表示筋膜彈性疲乏,乳房下垂進行中。發現自己有這種狀況,應該儘早尋求專業醫師的建議。 圖說:乳房上緣距離腋窩大於3公分,或者乳房足跡小於乳房直徑,表示乳房下垂中。
鳳珠自己以為很健康,卻在63歲的時候,由於疲累,腳腫,被醫院檢查出末期卵巢癌。 鳳珠回想症狀,其實有跡可尋!鳳珠婚前是模特兒,對時尚及妝扮很敏感,為了維持身材,她在浴室放了電子體重計,早晚測量。 鳳珠55歲左右,常覺肚子脹氣接著腰圍變粗,小腹膨出,每季都需置裝。鳳珠認為自己變胖,改穿寛鬆的衣服,加強控制體重,希望減掉肚子。可是肚子愈減愈大。發病時,鳳珠的肚子像六個月的孕肚。鳳珠如果之前警覺,肚子有異狀,接受檢查,應該早期可以揪出疾病。 芳美與鳳珠狀況類似;芳美之前買衣服是美規4號,歐規38號。50歲之後芳美體重沒變,但是胸圍愈變愈大。芳美搞不懂為什麼胸罩罩杯變小,胸圍卻從32變成38。芳美問朋友,朋友們說老了胸圍會大一點,芳美沒想太多。芳美65歲時走路會喘,晚上不好睡,到醫院檢查,發現她是慢性肺氣腫,導致心臟衰竭,醫師說她太晚就醫,芳美才了解胸圍變大是肺臟及心臟肥大! 我們控制體重是為了維持健康,其實監控自己的體型及體力,比斤斤計較體重更精確。例如身高變矮可能是骨質疏鬆,原本能擰乾毛巾的人,若是毛巾擰不乾,可能是肌少症,眼皮泡腫可能是甲狀腺亢進……。 現代人懂得監控體重,卻常以為老化必然會有體型及體力的變化,容易錯失矯治的黃金時間。站在預防醫學的立場,固定時間到醫院作健康檢查,揪出最早期的異常最理想,只是健康檢查困難完全覆蓋,人體狀況太複雜,自己保持警戒,才能將身體的健康維持在最佳狀態!
一般以為皺紋顯示年齡;其實二歲的猩猩約等於四歲的人類也會有皺紋。皺紋代表皮薄以及肌肉動作;與年齡不一定平行。 爬蟲類以及哺乳類動物;臉皮與下面的骨骼相連,人類是唯一有臉頰(所謂唇周)的動物。唇周的構造使人類有語言,人與人不必面對面也能說話溝通。唇周與骨頭沒有相連,老化的過程中,皮膚鬆弛;脂肪移位,上下顎骨後縮,人類因而成為少數能從臉部辨識年齡的動物。 年輕人的嘴唇皮膚纖細,人中長約一公分,紅唇上面厚度0.7公分,下面厚度1.0公分。口角向上,上唇微翹,笑時露出八至十二顆上排牙齒!例如候佩岑,就有青春無敵,讓人溶化的微笑唇!傳統整形外科強調眼皮的整形,但是與人交往眼神傳達情緒,唇形表達個性,天生擁有類似舒淇、候佩岑的唇形當然可以加分,如果不巧上唇太長,紅唇單薄,口角下垂,說話只露下牙,外加楊婆婆紋、法令紋、木偶紋等等,唇周老化現象,眼睛鼻子再怎麼變美,恐怕都無法得分了。 唇周年輕術包括法令紋及木偶紋的縮減,上唇拉提,口角拉提,紅唇修復等等,近年非常流行。法令紋、木偶紋可以局部充填,嚴重案例才須拉臉,上唇拉提傷口在鼻子,口角拉提與紅唇修復傷口在紅唇,以上手術的年輕化效果很好,近來很受歡迎。 想要提醒的是唇周老化與牙齒保健,骨質疏鬆,劇量減重,血糖控制不佳等等有關,想要永遠年輕美麗的人應該提早預防! 圖說:唇周老化包括口角下垂;上唇過長;紅唇單薄;法令紋;木偶紋等等,如果有困擾可以尋求醫治。
魚尾紋是眼尾的橫紋,男人女人都可能有魚尾紋!女人的魚尾紋程度略勝過男人。有的人魚尾紋很厲害,台灣話說是「眼尾夾死蒼蠅」!魚尾紋笑的時候變明顯,一般以為愛笑才會有魚尾紋! 其實魚尾紋與嘴唇的楊婆婆紋相似,是表淺肌肉的動態紋。臉部的表情肌一般位於深層,只有額頭,眼皮,嘴唇是表淺肌。眼皮是全身皮膚最薄的地方。年輕時候,皮膚厚度濕度良好,表淺肌收縮,表皮不會顯出皺紋,年齡增加皮膚老化,膠原蛋白、彈性纖維減少,皮膚出現紋路。另方面年齡增加,眼眶骨鈣質吸收,眼球相對退縮。眼輪匝肌負責眼皮的眨眼,閉眼、瞇眼等動作。由於解剖位置變動、視力退化等功能性的改變,眼輪匝肌工作負擔加重。平均40歲左右漸漸出現魚尾紋。女人的皮膚比男人的皮膚薄,因而魚尾紋或楊婆婆紋都是女人比較嚴重。 大笑的時候魚尾紋變明顯,因為笑的時候用到眼輪匝肌,不過只用到大約30%而已。牽動嘴唇微笑使用的肌肉是源自於顴骨附近的顴大肌,顴小肌,笑肌等等,笑的動作使眼輪匝肌受擠壓,魚尾紋才會變明顯! 一般人以為沒有動作,肌肉就沒有收縮,其實除非顏面神經麻痺,否則肌肉均需保持張力。我們睜開眼睛生活就須使用眼皮的眼輪匝肌,因而年老會產生魚尾紋,但是我們不可能不停的笑,所以不必為了害怕魚尾紋而不敢放鬆大笑,何況笑的動作使臉頰向上拉提,相對放鬆口角及下唇壓下肌,能預防臉頰鬆弛下垂,其實值得鼓勵! 至於預防眼尾紋,應朝向皮膚的保濕,防晒,視力保健,健康的生活方式等等努力,方向才算正確。
清芬60歲,158公分,72公斤,她長期膝蓋疼痛,復健科醫師建議減重! 清芬是家庭主婦,婚前47公斤,婚後每年胖1公斤,逐漸來到現在的數字。醫師下令減肥,清芬認為油膩的食物容易發胖,所以她不吃油,不吃肉,只吃水煮或清蒸的食材,半年瘦了6公斤。 清芬為了保護膝蓋,不運動而且少走路。減肥成功,膝蓋狀況果然改善,親戚朋友都來討教!她發現身材變好,卯起勁繼續減肥。二年後總共減掉12公斤,可惜清芬享受減肥的成果沒有多久;她的牙週病惡化,拔掉蛀牙並植牙。別人植牙,輕輕鬆鬆,清芬卻因為骨質疏鬆,需要補骨粉,術後傷口糜爛延遲一個月才癒合。接著清芬剪腳指甲,細菌入侵,變成敗血症,畏寒、高燒、休克,醫院發出病危通知,清芬在加護病房住了一星期。 醫師說清芬的免疫系統有問題,須要好好調養,怎知道出院之後清芬被孫子感染,得了流感! 一番折騰,清芬自動瘦了3公斤(一共減掉15公斤),整個人像消風的汽球,忽然變老。走路變慢,體力變差,更讓家人擔心的是平常碎碎唸的清芬,居然不開口了! 像清芬這樣變瘦之後衰老的老人,時有所聞。民間普遍認為老人胖是「發福」,醫界也主張「眼胖的矛盾」:老人稍胖(BMI 23至25),死亡率較低。但是老人的心血管疾病,第II型糖尿病,新陳代謝疾病等等,治療的指引都包括減肥,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老人網站,建議過重的(BMI大於30)老人減掉5%體重,老人該如何健康減重呢?! 老人減重首該了解身體的結構,已知肌少症是老人健康的殺手。老人減肥目標不是體重的數字,而是提高肌肉含量,增加基礎代謝率,降低體脂,增加活力並提高生活品質。這可以由運動,飲食以及藥物三方面著手。運動包括有氧、平衡、肌力、伸展。藥物指的是老人服用會增胖的藥物,例如某些安眠、降血糖;過敏、降血壓藥物,請求醫師調整。飲食方面須注意營養均衡並補充蛋白質。 清芬的減肥不運動,不吃油不吃肉使得體脂降低,肌肉減少,內臟也可能萎縮,免疫力降低,才會賠掉健康! 總之老人不是不可以減肥,而是須要客製化,由醫療團隊監督,健康的減肥!V
聯合整形外科診所 林靜芸院長 大而有神的眼睛,漂亮的雙眼皮,人人喜歡。泡腫的眼袋,疲累的樣子,人人討厭。但是提到動刀割眼皮,沒幾個人敢嘗試,背後的原因是無法面對術後的變形。 傳統的眼皮整形術後,眼皮會腫,眼睛無法完全睜開,雙眼皮變寬變胖,眼睛乾澀,視力受影響。許多人術後第一天就開始後悔,甚至有人得到憂鬱症。傳統眼皮整形平均二個月至半年才會完全消腫。 肉毒桿菌風行之後,專家研究肉毒桿菌受消費者歡迎的原因,發現沒有恢復期是最大的優點。微創眼皮整形應運而生,它強調快速癒合,短期復原,它包含幾個重點: 健康狀態:高血壓、糖尿病、貧血、自體免疫系統疾病等等,影響傷口癒合的狀況,先給予治療。 選擇術式:依照眼皮的狀態規劃不同的術式,就其中選擇效果最大,致病率(腫脹度)最低的方法,例如眼袋手術可以內開,可以外開。內開外表沒有疤痕,外開避免結膜水腫,內開或外開依照病人的條件作決定。 術前充分溝通:術前完整的溝通可以降低術後的恐慌,疼痛,並促進恢復。 客製化的手術:人與人之間有解剖學差異,沒有一種手術對所有人都有優質結果。例如縫合的雙眼皮可以避免腫脹,但是適合眉毛夠高,眼皮單薄的人!每個病人適用一套量身訂作的手術。 低侵襲性顯微手術:尊重眼輪匝肌,保留淋巴循環以及淚液系統,以顯微手術的精神,降低組織損傷。…
聯合整形外科診所 林靜芸院長 您有過旅遊照相的經驗嗎?有沒有發現某些時候的照片特別年輕,特別漂亮!您早上起床會照鏡子嗎?經過一夜熟睡,鏡中的自己是否眼睛明亮,臉頰飽滿呢?!如果整晚熬夜趕工,鏡中人是否也腫眼泡,臉頰鬆弛呢?以往的觀念臉部老化是由於骨質疏鬆,骨頭變形,脂肪萎縮移位,皮膚失去彈性!短時間的外貌變化又是什麼原因呢? 臉部有43條肌肉,大笑或皺眉時特定肌肉收縮,我們以為平常時候,臉部肌肉沒有動作,其實臉部依靠不同組合的肌肉,調整個別肌肉的張力來顯示氣色、情緒、反應、感情等等。美國的蘭布斯教授發表臉部的長時間影像追踪,法令紋、木偶紋的位置深淺,早上晚上不同,原因就在肌肉! 法國的克勞德教授研究許多肌肉標本之後,發現年輕人臉部肌肉細而長,老人臉部肌肉胖而短,也就是說習慣性的使用某一族群肌肉,肌肉會慢性攣縮。難怪有些人被冠上撲克臉的名號,而老人冷酷,衰頽,嚴峻的表情常常驗證了歲月的滄桑。 臉部肌肉與四肢肌肉不同,四肢的肌肉始於骨頭,終於骨頭。臉部的表淺肌肉附著於皮膚,深層肌肉始於骨頭,終於皮膚,肌肉控制臉部皮膚的張力,甚至皺紋的深淺以及皮瓣的下垂。華人主張貌由心生,其實有解剖學的證據。 從以上的皮膚肌肉理論看來想要容貌青春美麗,除了保養皮膚以外,可以作臉部運動對抗肌肉老化。例如: 皺眉紋深,眉毛下垂:可以作睜大眼睛抬眉運動。 臉頰凹陷:可以閉嘴作吹飽臉頰的運動,訓練頰肌。 木偶紋,臉頰鬆弛:紐約流行的嘴巴張大,伸舌頭舔下巴運動可以放鬆下顎,對抗嘴邊肉!…
聯合整形外科診所 林靜芸院長 根據九月二日的媒體報導蔡英文總統左上眼皮動了黃斑瘤切除手術,術後恢復很好,沒有影響公務。 黃斑瘤是眼皮的黃色斑塊,常見於中、老年人。女性多於男性,有遺傳傾向。黃斑瘤不痛也不會影響視力。需要治療的主要原因是有礙瞻觀。黃斑瘤的治療方法包括腐蝕劑、冷凍、電燒、手術。黃斑瘤由於是真皮下膽固醇聚集,手術切除的效果最好! 俗話說眼睛是靈魂之窗,醫學上眼睛是健康之窗,眼皮可以窺探身體狀況,例如凸眼可能有甲狀腺亢進;黑眼圈可能是鼻子過敏;眼皮黃斑瘤與造成動脈硬化的黃斑瘤一樣,因而與高血脂、動脈硬化、心臟病、中風等等有很高的關連性。切除眼皮黃斑瘤有如關掉閃著警告身體出狀況的紅燈,不可以眼不見為淨。務必戒烟、控制血壓、血糖、體重。減少壓力,固定運動等等才能維護健康。 有些人眼皮長黃斑瘤但是沒有高血脂,身體檢查也都健康,則須考慮眼皮的因素。眼皮的眼輪匝肌有三個部份(眼瞼,中隔,眼眶),分別主管眨眼,閉眼,瞇眼,三區肌肉均起源於眼頭,作為眼皮活動的營運中樞,眼頭的新陳代謝繁忙,因而熬夜,用眼過度,失眠等等狀況也可能促成黃斑瘤生長。 作者曾經治療一位52歲的男性,沒有家族史,也沒有高血脂,眼頭的黃斑瘤卻每三個月復發,原來他是八點檔連續劇的編劇,每晚熬夜瞇眼趕劇本。從前人形容辛榮工作是為五斗米折腰,現代人必須為五斗米折眼,從這個角度來看小英總統為了國事確實是勞心勞力,讓人禁不住替她的健康擔憂! 圖說: 001:眼皮黃斑瘤好發於眼頭。 002:高血脂加上過度用眼;眼皮黃斑瘤擴散。手術切除雖然改善外觀,仍須注意預發復發。
第 14 頁,共 1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