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整形外科
電腦族、股票族額頭容易下垂
電腦族、股票族額頭容易下垂
聯合整形外科診所
林靜芸醫師
曉莉今年三十出頭,是電腦裝配線的作業員。上班必須低頭凝視目標,眼睛非常吃力。曉莉最近覺得眼皮沈重,朋友也說她眼皮泡腫,曉莉因此找整形科抽脂,醫師卻說她的眼皮脂肪不多,毛病出在額頭下垂需要拉額頭,曉莉無法相信自己的年齡怎麼可能要拉額頭呢?!
標準的額頭距離是眼皮的二倍,眉毛在眉骨的上緣,額頭下垂時,眉毛掉到眉骨下方,眉毛呈八字型,眼皮泡腫,眼尾下垂。
解剖學上眼皮是由皮膚、眼輪匝肌、脂肪、提眼肌組成,任何層次的組織都可能造成泡腫。前述的額頭下垂,眉毛與睫毛的距離縮短,眼皮受擠壓而非實際增厚,與傳統泡腫的定義並不相同。
額頭的位置受地心引力吸引,隨著年齡降低,我們向上看或眺望遠處時,額頭肌肉收縮,提高眉毛,相反的,往下看或長久凝視螢幕,額頭肌肉放鬆,眉毛下垂,眼皮受擠壓,看起來就是泡腫無神了!
作者在門診觀察發現批作業的老師,寫稿的作家,打電腦的學生,號子的股票族等等,由於長時間凝視,額頭容易下垂,這些人與他們的父母對照,額頭顯出早老的現像!
額頭下垂如果嚴重到壓迫眼皮,影響視野時,需要作內視鏡拉額頭手術,將眉毛與睫毛的距離拉開;站在預防醫學的立場,手術其實可以避免的,保健之道在於低頭凝視時間不要太長,偶而要抬頭眺望遠處,加上訓練額頭肌肉,對抗地心引力,額頭就不會太早下垂了!
雷射近視之後的眼皮整形
眼科大前輩蔡瑞芳教授認為雷射近視的病人,長期觀察可能產生視力下降的併發症,他自去年九月已停作此項手術。
根據眼科醫學會的資料,台灣衛生署一九九五年開放雷射近視手術,全盛時期一年有十萬人手術,目前一年也有三萬人手術!近視雷掉,不必戴眼鏡!原本眼皮的缺陷包括單眼皮,泡腫,眼尾垂,眼袋等等全部原形畢露。許多人雷射近視之後會想作眼皮整形。以下幾點應該注意:
一、 眼皮整形可以先作也可以等雷射近視作好再作!二次手術必須隔開,問隔多久依照手術內容決定,最好與醫師商量。
二、 雷射近視之後容易乾眼,眼皮手術要避免影響眨眼或眼皮覆蓋,讓淚液可以均勻分佈,保護角膜。因此所謂切皮,抽脂,都應該儘量保守!
三、 上下眼皮的眼輪匝肌主管眨眼;雙眼皮割得太寬,影響上眼皮的眼輪匝肌,長期而言,增加乾眼的機會。眼睛睜太大;增加淚液蒸發;要開眼頭或眼尾需要考慮!
四、 眼袋手術分內開式與外開式,外開式無論切不切皮都可能影響眼輪匝肌的肌肉及神經,因此建議內開式,不影響眼輪匝肌為原則。
五、 作過雷射近視的人,以為從此不必戴眼鏡,但是術後視力分為許多種,有些人完全正常,有些人變成遠視,有些人殘留近視,有些人散光沒作掉,有些人不等視(一眼看近,一眼看遠),有些人視力彈回來,有些人早發性白內障,有些人視網膜剝離,有些人青光眼,這些問題慢慢發生,病人誤以為是眼皮鬆弛或是眼袋泡腫造成!眼皮整形前宜先確定眼睛的狀況!
六、 雷射近視很久的病人,提眼肌容易鬆弛,上眼皮凹陷,這種狀況不適合填補脂肪,否則眼皮變重,提眼肌更鬆弛。
總之作過雷射近視的人,雖然視力正常,但是與天生正常的人不一樣,需要正常功能的眼皮來保護脆弱的角膜,因此雷射近視的眼睛要作眼皮整形時,最好與整形醫師商量,如何兼顧功能與美觀!畢竟眼皮是要保護眼睛,不是用來割雙眼皮,貼假睫毛,塗眼影的!
過年割雙眼皮
很多人不相信,身為一位資深的整形外科醫師,我最常動的手術是割雙眼皮。尤其是農曆年,更有一半的手術,全是為了雙眼皮。眼看如此多病人湧來,我深覺有必要再作詳細的提醒。
以前我做顯微手術時,刀一開12到18小時是常事。手術進行至後來,常是除了我之外,其他的人都已半睡半醒。有時我看到我的流動護士,雙眼根本全部閉上,我喚醒她,她抬起眼皮瞧瞧我,不消三分鐘她又閉上眼皮。我有時會開玩笑地嚇她們:「再睡,我就用線把你的眼皮縫在眉毛上。」
現在,看到有人的雙眼皮手術,彷彿就印證了我對流動護士的恐嚇;雙眼皮是有了,卻吊吊地、瞪著人。
經過統計人們作上眼整形的目的是:1.眼睛變大,2.眼睛變長,3.解決眼皮泡腫,4.不要眼尾下垂,5.治療倒插睫毛,6.希望有雙眼皮;也就是說眼皮整形是想要眼睛有神,會說話,女人能夠變美,男人能夠變帥,割「雙眼皮」是最後的志願,整個人看起來睡飽有精神,才是大家共同的期望!
六、七年級的人,最常拿來門診的影星是濱崎步、李嘉欣、徐若瑄、林志玲,以前的觀念是病人喜歡名星的眼皮,我個人解釋是眼皮當然重要,濱崎步攝人的氣勢,林志玲微笑的眼神,應該才是整型的目的吧!
為什麼有的人割雙眼皮變美,有的人卻變凶、變瞪人,這與整形技術有關,然而本身的條件卻更重要,長時期熬夜疲累的人,勉強作雙眼皮手術來撐開眼皮,眼睛當然是吊吊的、瞪人的樣子!
最近每位整形外科醫師都很忙,所以想割雙眼皮的人,為了自己,最好做一些功課。例如眼皮會泡腫,有可能是甲狀腺、高血壓、腎病及視力等問題,不從根本解決,單找整形外科恐怕效果不彰。還有像眼眶凹陷、眼睛無神,則可能是疲勞和乾眼症。
倒是先天的眼睛又小又短,反而是整形外科醫師可以施力的;割雙眼皮的效果也會最好。總之,潛藏的健康問題要先改善。
想把眼睛整得像濱崎步一樣又長又大又亮,恐怕也要先有個大黑眼珠,即考慮臉的比例。像好看的眼睛,橫著看應約為臉寬的五分之一。然後,上眼皮應約略蓋住眼珠上緣的0.1公分;而下眼皮則應和眼珠下緣微微接觸。
至於雙眼皮要割多寬,以前的建議是1.0到1.5公分,也就是寬而明顯的眼皮。
如今因崇尚自然,所以美國已把寬度下修到0.7到0.9公分;台灣醫界目前多採用0.5到0.7公分。像誰?在我看來,藝人李嘉欣和徐若瑄的雙眼皮都很好看。
開眼頭
最近網路上的熱門話題不是割雙眼皮而是開眼頭,眼頭醫學名稱叫作蒙古褶,是黃種人的特色,所謂「唐氏症」在西方又稱「蒙古症」就是因為患者的眼睛有蒙古褶!
根據統計,東方人(黃種人)60%~70%有蒙古褶,20%~40%是單眼皮,也就是說不一定單眼皮的人才有蒙古褶。單眼皮的人看起來眼睛小,蒙古褶的人看起來眼睛短。蒙古褶如果明顯,二邊眼睛距離變遠,眼球好像鬥雞眼,鼻樑顯不出高度。好萊塢的電影喜歡找這種人飾演唐人街裏守舊,神祕,閉塞的角色,對東方人其實有些嘲諷的味道。
蒙古褶的構成是眼頭上下眼皮之間有蹼狀皮膚黏連,所謂開眼頭指的就是打開蒙古褶,開眼頭的手術範圍很小,效果卻很明顯,因為:
1.眼睛變長,2.雙眼皮從內雙變成外雙,3.眼睛的形狀從圓形變成長形,4.二眼距離縮短,5.鼻樑相對變挺。
開眼頭指的是去除蒙古褶,手術範圍很小(0.5平方公分),建議使用顯微設備,剪開蒙古褶,縮減附近的眼輪匝肌,上下製作皮瓣,利用多重Z字成形術,達到打開眼頭的目的。
開眼頭的美觀效果很好,為什麼網路盛傳會長疤呢?原因是主管眼睛閉合的眼輪匝肌,行動中樞在眼頭,眼皮一天眨眼近萬次,傷口重覆拉扯,可能形成疤痕!預防的方法是採用顯微無創傷的技術,仔細縫合迷你皮瓣,術後以藥物治療控制過度的眨眼,傷口可以無疤的癒合!
眼頭打開,黑眼珠與鼻樑間的眼白增加,對於原本眼白過多的人並不適合;乾眼症的人開眼頭淚液加速流失,症狀會惡化;蟹足腫體質的人,可能長疤,不宜嘗試!
眼窩凹陷
東方人的特色是眼皮薄、丹鳳眼,古典美女的上眼皮從側面看是凸線,眼尾上揚,所以眼珠子不必大,也能明眸生波。
西洋美女的形象引進東方,最讓人驚艷的是她們深遂的眼窩及洋娃娃般的雙眼皮,有一陣子東方人流行蘇菲亞羅蘭的雙眼皮,整形手術時把眼皮脂肪全部去除,並製造寬而深的雙眼皮,東方人的臉配上這種眼皮顯得疲累、無神,難怪有人稱是「死魚眼」!
年輕人的眼皮彈性很好,少見眼眶凹陷,近年來眼眶凹陷的病患增加,這些人抱怨雙眼皮變寬,甚至三眼皮或五線譜,眼尾下垂如果合併黑眼圈及淚溝,還會骷髏模樣,眼窩為什麼會凹陷呢?!
一、遺傳:原住民、白種人多見此種遺傳。
二、老化:老化使眼眶骨容積變大,眼球相對凹陷。
三、暴瘦:眼皮脂肪是深層脂肪;厭食症或癌症等消耗性疾病使脂肪消失。
四、眼睛疲累:失眠、熬夜,或是記者、資訊業、繪圖工程師、工筆畫師等等,整天上網用眼的人眼窩容易凹陷,原因是用眼愈多,眼皮活動愈頻繁,局部脂肪容易消耗,此類病人特色是早上醒來眼皮飽滿,愈到晚上愈凹陷。
五、眼睛疾病:青光眼、乾眼症等等眼睛疾病,眼皮防衛性提眼肌無力,脂肪耗損。
六、眼瞼下垂:眼瞼下垂,提眼肌無力,額頭代償性提眉,眉毛與睫毛距離拉長,眼窩凹陷,眼瞼下垂有先天也有後天,後天常見是更年期女性提眼肌無力,是年長女性眼窩凹陷的主因。
眼窩凹陷的治療必須先診斷,找出致病機轉,如果是脂肪流失可以作顯微顆粒自體脂肪移植,如果是眼瞼下垂,則需縮短提眼肌,二種手術對於眼窩凹陷,改善效果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