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國英是一家著名會計師事務所的合夥人,專長企業購併。她與大家印象中女強人不同的地方是身材豐滿。國英讀小學時胸部就明顯發育,老遭到男生偷瞄;有回校慶大隊接力,同學把棒子交給國英,國英挺胸往前衝,卻是愈跑愈慢。懊惱的國英跑到終點,發現替她加油的人全帶著詭異的眼神,國英從此不喜歡運動。 國英婚後生了二個小孩,豐滿的乳房由於體重增加更顯壯碩;衣著、生活都有困擾。每當國英抱怨,丈夫總說:「別人想求都求不到,你該感謝」,國英只能忍耐。 國英45歲開始出現失眠、心悸、焦慮等等更年期症狀。她的職位必須出差,這些症狀在出差期間會更嚴重。有回與同事去健身房,運動流汗之後,身心異常舒坦,國英從此迷上健身。她無法容忍自己異常晃動的巨乳,52歲時決定作縮乳手術,目標是成為C罩杯。 麗香是小學老師,她婚前是A罩杯,產後哺餵母乳,乳房萎縮變成平胸。她在丈夫暗示之下接受隆乳。丈夫喜歡波霸,要求醫師儘量作大,麗香成為E罩杯。丈夫很欣賞,出國常買漂亮內衣回來。使得麗香雖然懷疑自己腰痠背痛與乳房太大有關,礙於丈夫迷戀,不敢抱怨! 麗香的妹妹罹患乳癌,死於腦轉移,她的同事最近也因乳癌切除乳房。麗香警覺自己需要自我檢查,問題是她的乳房真的太少,假的太多,檢驗腫瘤變得困難。她在58歲那年下定決心,把原本裝450c.c.的E奶改為150c.c.的B奶。上圍改小之後,麗香發現健康的自己其實更性感。 國英與麗香不是特殊案例,像她們這樣縮小乳房尺寸的女人日漸增多。 好萊塢文化帶來的堅挺巨乳、深邃乳溝已褪流行,美國美容外科醫學會的統計,隆乳的平均尺寸減小。而修正性隆乳在以往多是要求增大,去年主流變成改小,台灣過去一年也有類似的統計。 專家的解釋是過去最大比率的隆乳人口是戰後嬰兒潮的婦女,她們年輕時受好萊塢文化的影響,認同波霸才性感的觀念。她們年過50歲之後,體會運動、健身、防癌的重要,認為胸部能夠作乳癌篩檢,適合慢跑、健身,比較重要。乳房過大,不僅使脊椎負擔增加,胸罩吊帶也造成肩膀壓力,乳房皮膚鬆弛,甚至局部摩擦,使皮膚過敏。何況上圍太大,選擇衣著困擾,不適合跑步,連訓練上半身肌力也變得困難。 女人的上圍在每個時代有不同的流行,中古世紀,女人的乳房是小而圓,堅而挺。法國路易斯王朝時代才出現豐滿的乳房。二次世界大戰,巨乳豐臀的女星照片撫慰了戰場中孤寂的士兵。1960年代短暫流行平胸的紙片人。1990又重現大胸細腰的時尚。時至2015年,女人重新定義性感,認為標準身材應是「健康身體是美麗的縮影」。2015年底的時尚趨勢,依我的觀察,女人的上圍正在縮小!
黃老師68歲,典型的老實人。他原本在國中教數學,退休後早上去公園練太極拳,傍晚與鄰居下棋,每星期三與朋友打高爾夫球,過著規律的生活。黃老師節儉,太極拳的養生隊舉辦郊遊,超過300元的他不參加,打完高爾夫球的聚餐超過500元的他也不奉陪,開銷少,銀行裏有一筆存款。 黃老師有兩個兒子在外地上班,每次回家總以要繳房貸、買車子、出國旅遊等藉口要錢。老師唸歸唸,卻告訴朋友,兒子是他甜蜜的負擔。 有一天養生隊來了一個死了老公的女人,活潑外向。寡婦看黃老師打太極拳時,運動衫腋下脫線破洞,寡婦拿丈夫的襯衫給老師。老師當下穿上,回家卻被太太懷疑二人有鬼。老師說不清楚,宣佈放棄太極拳。 附近學校早上也有體操隊。老師參加一次,發現那些人政治上是藍色,與自己的深綠傾向不合,早上就不運動了。 老師穿固定品牌的皮鞋,最近上街採購發現皮鞋店已歇業,原址改賣飲料。老師不喜歡別的款式,只好繼續穿舊鞋。 老師三餐在家裏吃。星期六日夫妻上街打牙祭,老師喜歡的米粉湯、煮大腸、臭豆腐、川菜、沙茶火鍋逐漸消失,有一天兒子帶二老去新開的餐廳吃套餐。服務生一道一道端出來,每道菜都有解說,老師會說國語,但是服務生講的他只聽懂「請慢用」!他無法了解,兒子及孫子為什麼吃得那麼高興。吃完飯老師肚子撐飽了,卻沒嚐到思念中的美味。 接著是陪他下棋的鄰居癌症住院,高爾夫球球友手術換膝蓋,兩樣活動都喊停,老師宅在家裏,整天盯著電視,不知道可以作什麼。 我們的生活範圍有舒適帶、尷尬帶、痛苦帶。例如家是舒適帶;學校,公司是尷尬帶;醫院,法院是痛苦帶。人際關係及工作體驗等等都可以區分為這三種,一般人習慣安逸,喜歡在舒適圈內活動,結交專業、信仰、政治傾向、嗜好與自己類似的人。彼此信任,做事方便,但是封閉的生活圈,點與點連成直線,很容易像黃老師回到原點。 如果選擇開放的生活圈接受挑戰並尋求良機,過程當中,會有許多痛苦帶,甚至變成局外人,遭到誤解,不受重視。這種歷練會讓人獲得不同的學問,經驗與人際關係,對世界有更正確的認識。研究賈伯斯的專家認為,他特異的人生經驗使他能整合不同、互相矛盾的意見,成為他創意的動力!選擇開放生活圈的人年紀大時,生活圈的分歧點很多,方便往各個方向發展,較能活躍老化! 我很想建議黃老師放掉過去的觀念,不分藍綠、老少、嗜好,參加各式各樣的團體。如果有興趣作志工,可以收各個年齡層的人來教數學,甚至換個方向回學校當學生,黃老師才68歲,定義上是年輕的老人,未來值得好好規劃!
我的朋友是單親媽媽,與兒子相依為命,兒子很貼心。小的時候黏著媽媽,媽媽上厠所、洗澡,甚至出門倒垃圾他都跟在旁邊。長大上學,回家第一件事是找媽媽,學校發生什麼事,老師教了什麼歌,吱吱喳喳報告不停。一直到大學,甚至上班,媽媽都是他的支柱。媽媽曾經擔心兒子過份戀母,兒子交到女朋友時,媽媽很高興!她說兒子是她的情人,兒子長大了,她很樂於把情人交給情敵,希望兒子建立幸福的家庭,媽媽才能規劃老後的生活! 兒子的婚禮日子定了,新娘的父親交遊廣濶,希望在婚禮上致辭。他邀請男方主婚人也致辭,我的朋友嚇得好幾天失眠,她說沒看過女主婚人致辭,為了鼓勵她,我把自己在兒子婚禮致辭整理出來,讓她參考!以下是當年的講稿: 我參加過無數次的婚禮,沒有看過女主婚人上台致詞,每回喝完喜酒回家總忿忿不平,兒女明明是母親拉拔長大,但在婚禮上,女人卻沒有說話的餘地,兒子上小學時就安慰我,他結婚一定讓我上台!而且想講多久就多久!今天我能夠站在講台上,首先要感謝我的兒子! 兒子從小體貼,我卻不是好媽媽,他出生時我在急診室值班,為了急救病人,害他早產了35天,他成長的階段,恰是我的事業最忙碌的時候,經常早上六點出門,晚上一點回家。 有天晚上打開兒子聯絡薄,發現隔天上學要帶一條鬥魚。我開著車子在台北四處找,找不到24小時營業的水族館。最後,發現一家酒吧,水族箱裏有鬥魚。我問老闆要喝多少啤酒,才能換一隻鬥魚。後來老闆可憐我,給了我一隻。這麼多年來,今天是第一次告訴兒子,當年那尾鬥魚其實是啤酒換來的! 兒子小的時候抱怨:「最需要的時候,找不到媽咪!」他與他的妹妹常說要登報聲明媽咪作廢,再要求外婆補發,因此我第一次看到今天的新娘就覺得上帝應允了兒子的禱告,今天新娘美麗的容貌及姣好的身材大家有目共睹,難得的是她除了聰敏,智慧之外,還有她的年齡罕見的貼心與耐心! 不過我要提醒兒子不要因為娶到美嬌娘就太高興!你的父親常說:「結婚後太太的容貌先生要負責!」只有幸福的婚姻才能替太太的美麗加分,未來的日子在座所有的賓客都將以這個標準來檢視你的努力! 講到這裡,我想告訴親家不要擔心!我的兒子姓林,這個「林」來自雙方父母,二個林家的男人向來有「惜某,驚某」(怕太太;疼太太)的傳統! 有個周日上午,我和先生在家裡。我心情不好,很想找人吵架。就故意去惹他、找他麻煩,但他沒什麼反應。後來,我就改變策略,不停地碎碎唸,什麼都拿來講,就這樣一直唸到下午。結果他不但臉色依然溫和,還講笑話給我聽。 到了晚上,我的氣消了,想想自己這樣整他一天,有點不好意思;問他煩不煩。他竟反過來安慰我說,他的志向是「懷著理想,充實自己,努力實踐」,這樣外面的人都會聽他的號召,回到家裡,雖然聽太太的;但是只有聽一個人的話,沒有關係!…
各大百貨公司週年慶的日子快要到了,今年不景氣,荷包普遍縮水,無法按照以往的習慣買保養品,自由時報關心您的漂亮,提供以下幾個輕鬆採購的建議:1932年美國通過化妝品法案,規定化妝品「具有裝飾效果,沒有治療效果」,這條法規後來隨著時代及地區有些變動,但是精神不變! 根據美國醫學公關專家佐普諾的講義;世界知名品牌化妝品的預算90%是行銷(包括廣告);10%是成本,其中9%是包裝,1%是材料,也難怪美國的消費者雜誌調查,消費者票選勝出者與費用無關,皮膚科醫學雜誌也曾公佈昂貴的香奈兒抗衰老乳霜效果不如便宜的ACO潤濕乳液! 醫學的立場;臉部保養著重清洗,保濕,防晒。化妝品成份正確,功能符合,不會過敏就是最適合自己使用了!迷信植物或是草本,並沒有醫學根據。許多人買棉羊油,馬油來保養皮膚,其實人油最天然,人油由脂肪,膽固醇及神經醯胺以特殊比率組成,更年期的婦女荷爾蒙減少,皮脂腺分泌降低,如果高血壓,高血脂或糖尿病,疾病以及藥物的作用,皮脂腺分泌更少。有些人習慣以肥皂弄成泡泡在臉上揉搓,甚至使用粗布擦拭,過度清潔可以去角質及防止細菌孳生,但是洗掉保濕成份,對熟齡人仕有不良的效果,愈來愈多專家主張熟齡人仕應該減少使用洗面乳,美國及日本的高齡女皮膚科醫師甚至呼籲卸妝就好,不必洗臉! 好萊塢熟齡婦女私密保濕秘方是女性荷爾蒙陰道藥膏;用來每晚塗臉;二星期後皮膚會變年輕;這種處方藥;必須由醫師評估,醫學上有禁忌的人無法使用。男女適用的保濕產品建議與〝人油〞的成份類似就可以,所謂貂油;青春液;奈米等等可能很好;如果考慮C/P值,並不符合。有些高齡人仕皮膚乾到龜裂;最簡單的保養是每晚睡前塗上便宜的凡士林油,鎖水效果最好! 作者曾經對門診的熟齡婦女作統計,85%的人鎖骨以下(穿衣服部位)的皮膚比臉部的皮膚好;但是婦女花在臉部保養品的平均費用是身體的20倍;也就是說穿衣服覆蓋的效果勝過保養品,臉部只塗防晒,有點像只穿胸罩出門;可以想像臉皮會被環境凌虐成什麼樣子,婆婆媽媽不化妝的理由是「害怕化妝品中毒」「自然就是美」!現代的科技進步,化妝品除了裝飾之外還有保護、防晒的功能。作者建議婆婆媽媽們出門除了穿衣服以外,也記得打扮;臉部多層覆蓋的化妝能夠保濕,防晒,還能氣色變好,值得向婆婆媽媽推薦。
陳姐60歲,她的人生可以拍成八點檔連續劇,陳姐出生就被送作養女。養父生意失敗,陳姐13歲開始賺錢養家。24歲結婚,生了二個兒子,一個女兒。35歲時丈夫肝癌過逝!陳姐自己養大三個小孩。好不容易二個兒子結婚,孫子也生了,兒子媳婦卻鬧離婚,二個孫子丟給陳姐,陳姐只能打消退休念頭,繼續工作! 陳姐在海產店上班。老闆聽說陳姐不退休,第一句話就要她去整理顏面。老闆說客人反應陳姐看起來老而且凶,沒有人緣。如果要繼續上班,該作個整形,才不會影響生意。 陳姐來看我,她臉頰嚴重鬆弛;法令紋深,嘴唇長,紅唇薄。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老了15歲。臉部的老化有多種程度,陳姐算很嚴重;無法以微整形處理,必須拉臉!研究她的生活史,家族史,並作身體檢查。造成她臉頰鬆弛的原因,居然是她咬牙切齒的生活。 陳姐從小生活諸多不順;她的個性內向,遇到壓力不敢向人傾訴。無法舒壓,心裏的怨嘆只能咬緊牙齒渡過。日子久了陳姐白天咬牙切齒,晚上睡覺也咬緊牙齒,咬肌過分肥厚,顳顎關節磨損,張口有聲音。咬牙加抿嘴,上唇變長,紅唇變薄,木偶紋變深。 醫學的研究已知臉部的老化與表情肌肉有關,皺眉造成皺眉紋,瞇眼造成魚尾紋,臉頰與額頭或眼周不同,有多條肌肉;例如笑肌牽動嘴角;咬肌張開嘴吧;不同的動作各有不同組的肌肉負責。臉頰肌肉位在深層,肌肉與皮膚之間有脂肪,年輕人的臉頰,平滑緊緻,年紀大的人部份肌肉過度運動,相關的脂肪萎縮移位皮膚鬆弛,臉部區塊化。陳姐整天咬緊牙齒,肌肉過度運動,加上大牙磨損,下顎後移,臉頰嚴重鬆弛! 陳姐除了拉臉手術以外,白天學習放鬆壓力,晚上以咬合板防止咬牙,臉變年輕,表情也顯得陽光開朗了!
強哥是上班族,典型的大好人,效忠老闆,照顧部屬,愛太太,疼兒女,卻從不知道對自己好。被職務綁著,無法脫身,所以強哥常羡慕別人旅遊。他與太太約定,60歲退休,二人一起環遊世界。可惜的是,等不到約定實現,強哥在50歲的某個早晨心肌梗塞猝死。強嫂很難過,她想不通,為何強哥生前無法抽空帶她去一趟國內旅遊?! 薇薇40歲,離婚了,有一個女兒。薇薇在電腦大廠作業務,為了業績很拼,四處奔波,假日還要陪女兒,照顧父母,每天睡不到五小時。睡眠不足,薇薇老覺得累,新年新希望常是「睡飽」,沒錯,就只想睡到自然醒。可惜年復一年,希望始終在空氣中,無法實現。這天薇薇很累,提早半小時上床,隔天發現工作沒有耽誤,於是薇薇開始每天提早半小時上床,漸漸戒掉熬夜的習慣。每天睡足七小時,白天終於能夠神輕氣爽的上班。 41歲的慧雯是證券行的營業員,在股市打滾壓力很大。她臉上不斷冒痘痘,晚上睡不好,醫師勸她多運動。慧雯從小最恨體育,找不出時間也沒有習慣運動。這天慧雯去看醫師,聊到運動的話題,慧雯說預計年底領到獎金之後,請長假休養,再來計畫如何運動。醫師勸慧雯,不要等什麼長假,當下就從診所走路回家。慧雯照作了,隔天再回診,也再走路回家。第三天下班又走了一段路,慧雯就這樣愛上走路,享受流汗也脫離痘痘及失眠的困擾。 以上的例子其實是台灣社會的普遍現像,大家都忙,最容易被忽略,被壓榨的就是自己的身體,醫學文獻指出慢性壓力是健康最大的殺手。壓力作用於染色體,使端粒變短,細胞複製過程發生問題,身體無法正常運作,發炎因子上升,免疫體系失常,產生種種併發症。 人們厭倦疲累,希望不被生活與工作壓垮。多數人無法大幅度改變生活,幸而生活上小小的改變就能帶來很大的改善。微小的改變,因為變動太小,不可能失敗,值得嘗試。從小處開始嶄新,健康的生活與工作,較能成功。建立大目標,瞄準大改變沒什麼不好,但是從小處著手更簡單。 預防醫學進步,壓力危害健康,過勞會死的觀念大家都懂。所謂運動、休閒、飲食、睡眠的管理,每個人都理解。每到歲末年初,常聽人許願,要開始新生活,建立新習慣。但是根據美國Scanton大學的調查,新年的願望,一年之後92%失敗,80%的人甚至在第二個月就宣布放棄。作者的建議是從小處著手,小小的改變,容易實現,就算失敗也不會太挫折。 如果想對自己好一點,現在就可以放下工作,休息十分鐘;想運動,現在就可以運動十分鐘;想戒菸 ,今天就少抽一根菸;想孝順,現在就可以打電話給父母。不要忘了微小的改變,只有微小的不便,日積月累就能帶來關鍵性的好處。
宜嘉是大家庭的小媳婦,丈夫在夫家的事業體上班,宜嘉有三個妯娌,她們都有小孩,宜嘉結緍十年試了許多方法,始終不孕,婆婆怪她臉頰太瘦,沒有福氣。有一天丈夫的小三帶著孩子來嗆聲,要求認祖歸宗!婆婆告訴宜嘉,她的太陽穴凹陷,夫妻宮緣薄,勸她退出,讓小三家父子團圓! 宜嘉接受了婆婆的說法,40歲離婚。她後來鑽研命相學,深信婆婆的解釋。之後,宜嘉只要有男性友人;可能發展成男女朋友。宜嘉就想填補臉頰及太陽穴;醫師說她可以用玻尿酸或自體脂肪,宜嘉希望永久性的效果,選擇自體脂肪!臉頰及太陽穴填補之後,臉顯得圓潤而有精神,朋友說她變漂亮,宜嘉很得意。 時間過得很快,宜嘉50歲了。這幾年她體重增加八公斤,臉沒什麼變,從肚子及大腿取得的自體脂肪卻膨脹,太陽穴鼓起像二側長角;臉頰垂著二陀贅肉;活像牙痛!經常有人問宜嘉臉怎麼了,宜嘉不知該如何回答。 自體脂肪移植的技術從1932年開始,一直在精進。現在主張多層次,多孔道,顯微顆粒的注射,可以達到平均63%的存活率。自體脂肪含有幹細胞,除了局部填充還能增加膠原蛋白及彈性纖維,使皮膚年輕,有抗老化的效果。 長時間的追踪發現自體脂肪移植之後,保有捐贈地區的特質。例如宜嘉下半身變胖,移植到臉的脂肪跟著增肥,以致與臉形不成比例。 此外臉部的脂肪由中隔,筋膜,勒帶等固定於下面的肌肉及骨骼,移植的脂肪不具固定設備,無法對抗地心引力,在老化的過程,容易下墜,而移植過程帶來的幹細胞是否引發細胞癌變?沒有存活的脂肪細胞造成局部發炎,纖維化以及鈣化等等,則是自體脂肪隆乳必須思考的問題!
父親在日本讀高中及大學,光復之後回來台灣工作。父親想念日本的老師及同學,可是當年不能自由出國。父親花了很多心血辦護照,民國61年,父親50歲重返母校。 父親東京帝大的同學多的是日本政經學界名人,見面時給了不少包裝精美的禮物,佔滿行李箱。當時我讀大學五年級,母親以辦嫁妝的理由寫清單給父親,共計是百褶裙,襯衫,洋裝,風衣,皮包,洋傘,皮鞋,圍巾,皮帶,睡衣等十項。行程滿檔的父親,上飛機前去百貨公司,老實的他,不懂得拆掉包裝,提著十個購物袋去機場報到。 那知道同學們也提禮物到機場歡送;手提行李太多,父親害怕遺漏,只好雙手十指每個手指勾一件嫁妝,其他的掛在手臂。拎著一堆購物袋趕飛機的父親,據說是當天機場的大笑話! 民國68年台灣開放出國觀光,父親母親幾乎每年旅行,母親堅持每趟買一件衣服給我。父親痛恨逛街,但是疼女兒的他,願意忍耐陪伴語言不通的母親,我的衣櫃裏因而有世界各地的服飾。有一件連身褲裙是父母在德奧邊界羅曼蒂克大道旅遊,餐廳吃飯時,看到鄰桌德國女孩穿著,覺得好看,請她帶路買回;一件厚外套是父母去波士頓,母親沒有保暖的衣服,又節省不肯花錢,父親說那個款式女兒穿了肯定好看,母親才肯買來借穿。每件衣服都有故事,我小心收藏,經常穿著。事隔40年,我還能穿大學時父親在日本買的洋裝。 根據報導103年12月9日劉嘉玲穿19年前的衣服參加自己的壽宴,身材沒變,身邊男人(梁朝偉)沒換,羨煞眾人。網路上許多人分享維持身材的秘訣,其中舊衣服是最簡單的方法,尤其女人產後全身變形,屁股變寬,腰圍變粗,身材魁梧,如果放任自己穿寬鬆的新衣服,身材恐怕很難回復。 舊衣服可以提醒自己維持體重,又為了維持體形,會鼓勵自己運動,所以說:「沒有穿不下的舊衣服,只有保持不好的懶女人」。從這個觀點看來,衣櫃的舊衣服不必全部處理,每個年代的舊衣服,其實是了解自己身材變胖,變瘦最好的參考!
我的成長年代不時興公開場合的肢體接觸,1982年去紐約進修,對於美國人動不動就要擁抱,甚至親吻臉頰的禮俗常覺尷尬。有一天紐約大雪,室外酷寒,我在解剖室錯過下班時間,羽絨衣、雪靴及錢包被鎖住,穿著薄衫的我,只好用跑百米的速度衝回二公里外的宿舍,沿途路人應該以為我瘋了。開門的修女看我全身發抖,緊緊抱住我,我的委曲瞬間溶化,擁抱傳遞的肉體熱情及溫暖讓我永生難忘! 2003年SARS肆虐,台北人人戴口罩,草木皆兵。國人出國甚至被旅館安排在隔離樓層。我早就報名美國波士頓的美容外科醫學會,行前擔心入境會被遣返,住宿會被旅館拒絕,開會可能被同行隔離,愈想愈煩惱。下飛機遇到由洛杉磯來開會的老同事,熱情擁抱我,還親吻我的雙頰。我的擔憂瞬間消失。該次開會異常愉快,我甚至主動擁抱了幾位許久不見的朋友。 擁抱確有神奇的效果。我的鄰居是惡性淋巴癌的患者,她的醫師是腫瘤科專家,鄰居歷經化療,骨髓移植,總算控制癌症,體力恢復之後,鄰居感謝的不是醫師,而是診療室的志工。因為她病情嚴重,聽不進醫療人員的話,對人生絕望的時候,志工擁抱她,燃起她活下去的意志。鄰居認為志工的擁抱給了她神奇的力量。 擁抱能傳遞溫暖,表達疼惜,接納及支持,擁抱也能代表愛與連結;有位董事長,擁有多家公司,董事長精力充沛,頭腦敏銳,是完美主義者。在公事上要求嚴格,開會時什麼都問,不給人留情面的美式作法,常讓員工皮皮剉。 這麼兇的董事長,我無法了解他的集團業績亮麗,人事穩定的道理。年前參加公司的忘年會,董事長在台上,頒獎之後給得獎人一個擁抱,體態圓圓的董事長,穿著聖誕顏色的大衣,摟著綁馬尾穿運動鞋的小女生,全場氣氛很High,員工集體高喊「我也要抱抱」,溫馨的場面,讓我不得不佩服董事長的領導魅力! 著名的哈洛實驗讓新生的小猴與母親分離;之後與鐵絲媽媽及絨布媽媽同處一籠。鐵絲媽媽掛有奶瓶,可以喝奶;絨布媽媽可以接觸及依偎,結果發現小猴以小爪子抓著絨布,躺在上面,產生依戀,只有吸奶時才會靠近鐵絲媽媽。這個實驗顯示動物需要接觸安慰,嬰兒對母親的依戀,來自母親的擁抱。 文獻證實,擁抱能增加催生素,血清素分泌,可以降血壓,增強記憶,抗衰老,可以舒解壓力,增強免疫系統;還能平衡多巴胺系統,避免憂鬱及肥胖。醫學的角度尊重對方得到許可的擁抱,對健康很重要。心理學家證實擁抱具有心理治療的能力,可促進健康、快樂、安定感。擁抱的接觸已被視為醫療的基本工具,建議一個人一天至少擁抱八次。 您今天擁抱了嗎?!
如果您了解我控制體重的動機,一定覺得好笑!故事要從我的節儉說起。我是那種典型的戰後嬰兒潮、珍惜資源,不隨便丟棄物品的人。25年前吧,丈夫出國開會買了淺藍的套裝給我,試穿時內搭及外套可以,裙子拉不上來更釦不起來,請人把腰圍臀圍放大,也塞不下。 丈夫是很有自信的人,常誇口他只要摸過就猜得出尺寸,又說他去買套裝,專櫃小姐聽說要送給太太,都很羡慕。 我不敢告訴丈夫,他買的衣服我穿不下。當時我的體重59公斤,我開始每天快走二個鐘頭,中餐少吃,半年瘦成51公斤。果然成功穿上那淺藍套裝,丈夫眼光不是蓋的,他買的衣服大家都說好看。 那段時期,我的人生很亂,丈夫是心臟外科醫師,早出晚歸,半夜還會被叫去加護病房。兒子叛逆,整天出狀況。女兒堅持電視才是她的媽媽。我的生活沒有著力點,開始以控制體重自我挑戰,每天站在磅秤看固定數字變成我的快樂。 控制體重的我當然也固定運動。這時我注意到不運動而且腰圍愈來愈大的丈夫,他救活許多瀕死的人,也教病人養生;但自認為永遠是醫師,不可能生病。他不運動,出門第一件事是叫計程車。三餐不定時而且不定量,喜歡吃肉,名言是「無肉令人俗」,桌上只要是肉全部掃光光。晚上加護病房巡視回家,冰箱的肉,那怕是一整隻雞,只要是熟的全部會被啃光。丈夫腰圍愈來愈大。我提醒他,他回答我:「肚大能容!」、「君子不重則不威」、「賢明的帝王多是虎背熊腰」。他比結婚時胖了十公斤。 民國九十七年丈夫短暫擔任衛生署長,不適合當官的他,四個月瘦了六公斤,卸下重擔的時候,他說付出很大代價才瘦身,希望能保持成果。 家裏餐桌原本是四菜一湯:二樣肉,二樣菜。丈夫吃肉,我吃菜。捨不得丟,盤盤見底,經常過量,為了控制總量,家裏改成吃便當,內容是五穀米,二菜一肉,七分飽,我們得以維持固定體重。 我注意便當的分量,丈夫注意內容(一定要有肉);家裏便當精緻又可口,偶而上館子或是逛夜市,吃便當的訓練使得腸胃容量固定,自己能夠節制。 這幾年減肥、瘦身的建議多強調運動。有些人拼命運動卻無法減肥,容易挫折。我個人的經驗,想要減肥,控制進食比運動更有效。喝一杯泡沫紅茶700c.c.等於232大卡,對於60公斤體重的人必須快走53分鐘才能消耗。如果喝700c.c.的珍珠奶茶,550大卡,則需快走125分鐘。更別提一般人多半不可能每天長時間運動。相對而言,不喝珍珠奶茶或是泡沫紅茶比較簡單。單純考量體重,控制飲食是較便捷的方法,我的建議是:一、 三餐定時定量,以裝便當的方式控制菜色及總量。二、…
第 15 頁,共 44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