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手札
今年68歲的陳太太退休前過著忙碌的日子。她婚後生了二個小孩,35歲與丈夫創業生產製造機平台,事業愈作愈大。台灣勞基法實施後,工廠利潤無法支付員工福利,他們遷到深圳,時機恰好是大陸GDP快速成長,訂單多到無法應付,除了擴廠還建二廠。 極盛時期她有22千個工人,丈夫管業務,她管生產。在大陸作事業,除了正常的營運,還每天有狀況,例如:工人鬥毆,鬧出命案;採購集體收受回扣,朋分不均,發生內鬨、政府查稅、公安找碴……,陳太太都需出面處理。 近年來,大陸工資提高,請一個工人須給付五種保險(退休養老險,、工傷險、,醫療險、,失業險、,生育險),物價上漲,之前買三頭豬的錢,現在只買到一頭,員工伙食成本提高,。加上同業競爭等等……。, 陳太太從早忙到晚!她60歲那年,陳先生被診斷為巴金森症,陳太太咬緊牙關照顧,並期待在美國上班的二個兒子來接班,兒子專長電腦程式,他們進入大陸在事業體幫忙一年之後,宣佈要去上海創業,作遊戲軟體。陳太太領悟死守傳統產業沒有意義,花五年的時間,結束營運。資金一半給兒子,一半留著養老。 陳太太帶著丈夫回來台灣,說也奇怪,丈夫的巴金森症在大陸控制不好,住在台灣,由於健保看診方便,醫療進步,陳先生恢復到能夠處理自己的日常生活,甚至獨自出外訪友! 這個時候一向身體硬朗的陳太太,卻在簡單的植牙手術後病倒!她吃不下,睡不著,植牙的傷口無法癒合,一個月暴瘦4公斤。,醫師的診斷陳太太失去了生活的目標! 失去生活目標,亦即認為沒有事情可作的態度,身體健康和精神狀況會急劇下降,原因是沒有目標,死亡便成了唯一的目標,隱藏在潛意識裡的自毁機制就會悄然啟動,造成身心的惡化,甚至死亡! 專家建議:生活要有目標,而且最好是服務社會,專業傳承,照顧弱勢等等「〝利他」〞的意義!生活有目標,才會有積極的心態!於是陳太太設立顧問公司,義務指導台商有關大陸設廠、管理,甚至關廠的問題。由於她過去經驗豐富,邀約不斷,陳太太的體力及精神很快就恢復了!
程醫師69歲的外科醫師,對賞鳥有興趣。退休後,每星期看二次門診,其餘時間專心賞鳥。他的賞鳥,在我看來已到狂熱的程度,為了一種珍奇的鳥,花28小時坐飛機到非洲,出發前打黃熱病疫苗,服用虐疾藥丸。 別人出國是享受,他是跋涉到落後地區住帳篷,在河裏洗澡。而且早上二點起來等鳥,賞鳥只有5分鐘,卻全身皮膚被不知名的昆蟲叮咬,回到台灣紅腫搔癢了二個月。皮膚變質變色。程醫師沒在怕,講到賞鳥,他的眼睛就會亮起來。 王教授是台灣血管外科的先驅。罵學生聲音很大,學生背後叫他「雷公」!王教授怕學生成就太高,會爬到他頭上,教學時習慣留一手。帶學生手術,關鍵技術遮遮掩掩不讓學生學習。團隊原本有許多優秀的年輕醫師;在王教授擔任主任的十二年,能幹的被攆走,拍馬屁的被留下來,該院的血管外科漸漸衰敗! 王教授依規定在65歲退休。離開他的職位後,在家裏沒事作,因為小中風休養了五年。70歲再出現的時候,居然變了個人,他定期辦研討會,熱誠教導後進,更稀奇的是他攤開私藏,鉅細糜遺的傳承,還募款成立基金會,每個月帶年輕醫師到偏鄉去義診。沒人喜歡從前的王教授,現在變成「王聖人」,受到大家的尊崇! 50歲到75歲以後,英語稱為第三樂章,這個年齡的人不年輕,但是也不老,作什麼事都不遲。精彩的第三樂章有幾個特色: 熱情:幾近瘋狂的熱情,程醫師的賞鳥是個例子。 樂趣:中年人為了賺錢,必須工作,第三樂章的工作,不是為了賺錢,充滿樂趣!王教授上班的時候有壓力。退休後的工作純粹奉獻,變成一種享受。 勇敢:接受變革,不怕失敗。70歲可以創業;75歲可以高空彈跳。 學習:是最重要的課題,不管是新的歌,新的舞步,新學問,都能讓人快樂。 社會服務:任何性質的服務,尤其指導年輕人,照顧弱勢,最能豐富心靈。…
外科手術 人次 非外科手術 人次 抽指 296,601 肉毒桿菌注射 2,643,366 隆乳 252,022…
淚液是眼睛的保護膜。眼睛缺乏淚液猶如金魚缸缺水,金魚不會活潑。乾眼的人眼睛痛苦,眼周不會漂亮。淚液分為三層,表面是油脂層,由眼瞼板的皮脂腺分泌,淚液的油脂猶如麻油雞湯上層浮油,可以保溫並減少淚液蒸發。淚液中間是水份層,由淚腺分泌,含各種養份。淚液內層是黏液層,與口水類似。所謂乾眼症,可能淚液減少,也可能成份不對。眼睛缺少保護,角膜產生點狀甚至塊狀脫皮,眼睛會有異物感及疼痛。眼睛平常透過淚液視物,淚液不平衡,就像車窗不透明,視力會糢糊。乾眼症還可能眼皮酸澀、發癢、眼屎、黏膩、流淚、眼睛泛紅、畏光等等。 乾眼症為了自我保護常眨眼、皺眉、瞇眼,又由於眼睛畏光,照相時眼皮睜不開,顯出老態,容易產生整形的念頭。根據普里斯曼等人對892位作過上下眼皮整形的追蹤,術後26.5%發生乾眼症,平均三個月才恢復。術後乾眼症的原因是:淚液成分改變、眨眼能力受損、淚液覆蓋不足。原因是雙眼皮或眼袋手術切除皮膚、眼輪匝肌造成眨眼障礙,腫脹影響眼皮閉合,眼瞼板疤痕干擾脂肪分泌。該篇論文認為乾眼的人可以作雙眼皮或眼袋手術,但是術前須治療乾眼症,保持在最好的狀況。手術須注意保留眼輪匝肌,眼瞼板的功能;皮膚切除時注意不可造成眼皮無法閉合;眼袋外開時注意保留臥蠶的眨眼功能;術後需要控制腫脹,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使用類固醇降低發炎,白天以人工淚水,晚上以眼膏滋潤眼睛。 保守謹慎,經過規劃的上下眼皮手術可以使乾眼症的人,眼睛變大變亮,擺脫眼皮下垂,眼袋的困擾。但是乾眼症的人眼睛只要用眼過度,熬夜或是遇到環境刺激,例如低溫、乾澀、大太陽、空氣污染、冷氣房等等,就可能使乾眼症狀加劇,破壞整形的效果。愛漂亮的乾眼症患者,不要以為整形之後一切OK,還是要好好注意平日生活,才能維持年輕。
周太太的鼻子被眼鏡的鼻墊刮到,淺層破皮,輕微瘀青。醫師請她用痘痘貼蓋住,早晚更換。傷口有保護她可以照常洗臉化妝,甚至戴眼鏡。痘痘貼面積小,顏色不明顯,周太太去上班,同事沒注意到她受傷。更希奇的是傷口三天就癒合了。 45歲的陳小姐臉偶爾會長痘痘,她的手不自主的會摳,而且看到自己的臉,情緒就會低落。陳小姐試過所有的痘痘治療,每隔一段時間還是會長痘痘。醫師建議她痘痘還沒成形就用痘痘貼,剪短手指甲,不摳臉,她的痘痘就這樣控制了。 痘痘貼其實是水性凝膠傷口敷料,與燙傷使用的人工皮成份類似,一般用於臉部,講究黏性、隱形性。痘痘貼有防水隔離的效果,可以創造密封、潤濕的環境,促進傷口癒合。痘痘有三種,所謂膿皰型、丘疹型和囊腫型。痘痘貼用在膿皰型可以吸附油脂、皮屑、細菌、幫助長出新皮膚,恢復外貌。美國哈佛皮膚科教授約翰貝比里認為痘痘貼用於丘疹型和囊腫型無效,但是沒有傷害。 台灣民俗相信傷口需要開放,乾燥的傷口才會癒合。其實痘痘貼(人工皮)又稱為第二層皮層,臉上的過敏、蚊蟲咬傷、創傷、瘀青、痘痘,甚至醫美雷射傷口都能使用。 痘痘貼可能添加抗痘、消炎、潤膚等藥物,貝比里教授不贊成含藥物的產品,認為對皮膚過度刺激。甚至標榜天然的茶樹精油、蘆薈等等密封使用也有風險,建議單純的痘痘貼就好。 痘痘貼如何使用呢?基本上一片不要使用超過三天,如果吸滿組織液、皮屑、細菌,變白澎起就須更換(用來貼痘痘大約6-8小時)。痘痘貼撕時要小心,撕太快會傷皮膚。建議弄濕或是當它失去黏性時,慢慢撕掉。 最後叮嚀不可以堅持只用痘痘貼,有些狀況還是要看醫師。
李太太去美容院洗頭,沖水之後,美容院小妹遞二枝棉花棒給她掏耳朵。李太太坐回位置,師傅拿吹風機吹頭髮,李太太將棉花棒放入耳道,師傅的身體撞到李太太的手肘,棉花棒刺破耳膜。李太太一陣暈眩,顧不得頭髮亂七八糟急忙出門去掛急診。 張先生去按摩,師傅好心替他掏耳朵,張先生覺得耳道煥然一新,非常享受。可是第二天張先生左耳腫脹疼痛,第三天更腫,晚上無法入眠,張先生不得不求醫。醫師診斷局部毛囊炎,須要治療。 華人認為耳屎不清潔會妨礙聽力,普遍有挖耳朵,掏耳屎的習慣。醫學文獻卻主張不可以清潔為目的在耳道內放入任何裝置。紐約上州大學醫學院耳鼻喉科教授亞歷山大昆比解釋:耳屎是由皮屑、汗水及油垢形成。乾耳屎以皮屑為主,濕耳屎則油垢及汗水較多。耳屎能夠調整濕度並防止灰塵、髒污、細菌、黴菌、昆蟲等等傷害內耳。耳屎也能幫忙將內耳剝落的皮屑清除。我們洗澡、說話或是咀嚼時,耳屎會從最內層移動到外層,最終會被排出(耳機等於是耳屎收集器,需要注意清洗)。 很多人介意耳朵髒,但是耳道皮膚細緻,神經很多,刻意掏耳雖然舒服,卻容易刮傷,造成細菌感染。而過份清潔可能濕疹,經常搔刮可能讓耳屎往內卡死。 醫師建議如何清潔耳朵呢: 耳膜直徑1公分,與入口距離只有2.5公分,耳膜脆弱容易受傷,醫師建議以濕毛巾擦耳朵就好,不要嘗試進入耳道。 如果一定要處理耳屎,建議每天早晚滴二滴礦物油、嬰兒油、生理食鹽水等等軟化耳屎,讓它加快向外移動。任何掏耳垢的裝置包括棉花棒,只能在洞口使用。如果耳朵疼痛、癢或塞住,應該尋求醫師診治。
70歲的林太太有潔僻,常洗手,家裏每天打掃,維持乾淨。疫情期間,她用漂白水擦地,手腳用消毒劑清洗,還常備酒精噴桌椅也噴自己的雙手。林太太最近雙手、雙腳關節皮膚炎,角質增生,發紅、落屑、龜裂、會癢。林太太以為自己沒洗乾淨,更加努力消毒,皮膚狀況卻愈變愈糟。社交場合雙手不敢與人握手,更慘的是去日本旅行,入關時需要按指紋,林太太試了許多次海關不肯放行,原來林太太皮膚炎嚴重到指紋也不見了。 林太太看了許多皮膚科醫師,曾被懷疑是自體免疫系統疾病,抽血作了種種檢查,最後才確定是過度消毒造成的皮膚濕疹。 類似的狀況疫後很常見。疫情當中,消毒劑的銷售增加了12%,過度使用消毒劑對人體以及環境有害。美國疾病管制局呼籲「不要例行性用消毒劑清潔皮膚 」。 有關皮膚的保養,我們朗朗上口的「清潔、保濕、防晒」,強調清潔而非消毒。清潔所用的清潔劑與消毒劑差別在那裏呢?! 清潔劑目的是去除污垢、油脂、細菌和雜質,機轉是去除而非殺死。消毒劑目的是殺死或抑制微生物(細菌、病毒及黴菌),機轉是破壞微生物細胞膜或抑制細胞代謝(殺死或抑制)。美國疾病管制中心呼籲一般家用清潔回歸肥皂等簡單的產品,不要過度使用消毒劑。消毒劑使用過多可能造成:皮膚刺激、皮膚共生細菌改變(好菌變少,壞菌增加)、造成細菌抗藥性、皮膚自癒能力變弱、環境污染。 消費者如何分辨清潔劑或消毒劑呢?您可以查看標籤說明;清潔劑會標明用途是去除污垢、油脂及雜質,而消毒劑則標榜殺菌、消毒或防止感染。另外也可以查產品成份,消毒劑會包含活性成份,例如酒精、氯或有機矽氧環銨鹽,市售漂白水、噴霧抗菌清潔劑等等就是消毒劑。消毒劑一般用於日常生活接觸的事物例如地面、傢具、餐具、衣物等等,最新的指引建議少用消毒劑,儘量以沸水浸洗、蒸煮或紫外線照射來取代。除非專業上特殊狀況,不建議例行性以消毒水作皮膚清潔。
美國著名電影製片人諾拉伊芙蓉的名言:「人的臉會說謊,脖子說的才是實話。」年輕的脖子定義是什麼呢?1.光滑彈性的皮膚2.明顯的下顎曲線3.下巴與脖子呈105o至120o的角度4.前側可見的胸鎖乳突肌。 隨著現代衣著的改變,洩露年齡的脖子,冬天可以穿高領或戴圍巾。但是夏天快到了,雙下巴、皺皮脖子、火雞脖子、胖脖子,甚至蜥蜴脖子成為許多人的困擾。 之前的資訊認為頸部老化是由於皮膚較薄,缺乏皮膚附屬結構,例如:毛髮、皮脂腺、幹細胞,修復能力不好。陽光中的紫外線A能穿透皮膚,損傷真皮層的膠原蛋白以及彈性纖維。使皮膚失去飽滿度及彈性,產生斑點、細紋、暗沈、粗糙造成老態。一般人的保養強調臉部忽略頸部。皮膚科醫師呼籲臉部保養及防晒時納入頸部,預防頸部老化。 整形外科醫師對抗頸部老化的方法是頸部拉皮,包括處理頸擴肌、二腹肌、下頜下腺、脂肪、皮瓣懸吊等等。頸部拉皮大師西班牙法蘭西斯哥布拉弗醫師2023年在美國美容外科醫學會發表他的報告,276例頸部拉皮。無論雙下巴、贅皮、蜥蜴脖子、胖脖子、火雞脖子都能變成年輕的脖子。有趣的是頸部拉皮之後原本贅皮暗沈細紋的狀況也能改善。我們常說美麗是膚淺的,脖子的老化恰恰相反。 從布拉弗醫師的論文看來,頸部的美容不能只作皮膚,而是要注重肌肉、脂肪,甚至整體結構。頸椎如果後凸,頸部組織被壓縮,脖子當然有贅皮。頸擴肌過度用力中央肥厚會形成火雞脖子,頸擴肌整體肥厚會糢糊下顎骨曲線,嚴重時變成蜥蜴脖子,向下看平板的動作會造成後頸緊繃,二腹肌肥厚,下頜下腺下垂,形成嘴邊肉或雙下巴。也就是說頸部的保養,皮膚防晒可能重要,更重要的是注意姿勢,務必坐正,頸部伸直,平視,收下巴,想要永保年輕的人,須要好好注意。
拉臉手術需要剝離皮瓣、筋膜層,並鬆開韌帶。如果拉下半臉或是脖子還須剝離頸擴肌。過程刺激身體啟動修復工程,第一階段便是炎症反應。血管擴張,組織液滲出。而提拉需要的移位及懸吊,對組織造成壓力,影響血液循環,因而炎症反應加劇,造成腫脹、瘀血等等「豬頭」現像。 根據美國羅伯辛格醫師的統計,十個想要作拉臉手術的病人,最後只有一個會採取行動,原因是不想變的豬頭。 1901年第一個拉臉手術後,拉臉有二個主題,一個是安全有效,另一個是減少腫脹。針對減少腫脹這點,醫師作了許多努力,包括縮小皮瓣剝離。剝離層次走入筋膜下,預防性止血,使用引流管、組織三秒膠、外層包紮、頭套固定等等。可是某些狀況包括高血壓、焦慮、術後嘔吐、失眠、出血體質等等,困難避免術後血腫及豬頭。 術後腫脹始自本身的修復工程,拉臉術後被剝離出來大面積的皮瓣與其下組織的空間。如果無法迅速黏連癒合,正是腫脹的原因。巴西安德列奧斯華德醫師2013年主張以全臉縫合式的止血網消滅手術造成的空間,防止組織液囤積,加速剝離後的拉臉皮瓣癒合。他提出的文獻縫合止血網能夠100%預防血腫與豬頭式腫脹。但是外觀太嚇人,很少醫師嘗試。作者當時開始採取他的方法,但是改良為內縫式,也能有同樣的效果。內縫止血網缺點是困難均勻,無法緻密,而且縫線吸收前隱約可見。 奧斯華德醫師常應邀至世界各處演講,宣傳外縫止血網的優點。2023年全世界的拉臉專家32%採用,作者也從2023年開始改為外縫式。此法的好處是術後立即將皮瓣與下層懸吊後組織緊密縫合,身體不必費力氣去填平大片空間。拉臉之後眼睛、鼻子、嘴巴完全不腫。止血網在72小時拆除,病人可以出門。想要拉臉的人不必擔心變豬頭了。
乾燥或是寒冷的日子,許多人的困擾是嘴唇乾到裂開,甚至脫皮。為什麼嘴唇比身體其他部位容易有狀況呢?主要原因是嘴唇的皮很薄,約0.3-0.5mm(比眼皮的0.5mm還薄),而且缺乏毛囊,皮脂腺,角質層。嘴唇因為與其他部位不同的構造特別柔嫩敏感,但是也因而比較脆弱。當接受到環境中的壓力原例如紫外線、空污、氣溫、濕度變化、或某些食物,嘴唇可能變乾、敏感。這時很多人不自覺會以舌頭去舔嘴唇,把唾液裏的消化酵素塗在乾裂的皮膚,反而惡化了皮膚狀況,所以準備護唇膏是有必要的。 護唇膏基本上應包含保濕成份,加上油脂混合,形成保護膜才會有效。美國皮膚科醫學會推薦消費者尋找含有凡士林、蓖麻油、甘油、神經醯胺、大麻籽油、矽油、礦物油、乳木果油、椰子油、酪梨油、橄欖油等等成份的護唇膏。如果待在戶外還建議加上含有SPF30以上防紫外線傷害的成份。 要注意的是某些人可能對護唇膏過敏,所以有的人覺得愈塗護唇膏愈糟糕,這時需要測試自己是否用對了護唇膏。台灣的健保局擁有強大議價能力,許多藥物比糖果便宜。在台灣C/P值最高的護唇膏應是銅板價的維他命A眼藥膏,含有凡士林及維他命A非常好用。 嘴唇乾裂除了護唇膏以外,還需注意全身健康,尤其注意補充水份。如果使用空調,須注意室內濕度,如果嘴唇容易乾裂,睡前塗上厚厚的護唇膏是蠻好的習慣。嘴唇乾裂切忌用手去撕皮或使用去角質乳霜,這個動作會造成傷口,使得局部狀況更加惡化,同時也要提醒自己不要舔嘴唇。 要注意的是如果嘴唇發生紅、腫、痛、滲液等等發炎狀況,或是膿疱囊腫等等,尤其是在口角,一定要找專科醫師處理,護唇膏無法改善醫療狀況。
第 5 頁,共 1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