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整形外科

聯合整形外科

週日, 14 七月 2024 00:53

誰需要拉臉

瑩瑩48歲,未婚,在公司作小主管,瑩瑩的父親是老師,家教很嚴,瑩瑩受父親影響,作事一板一眼,但是屬下年青人自有主張,瑩瑩常被氣的捶心肝。公司薪水不高,員工流動率大,瑩瑩需要帶「新人」,同樣的話重覆的講,每天下班都累到不行!

 

有一天瑩瑩在教新人填點貨單,老客戶走進來,大聲的說:「瑩瑩,你兒子這麼大了,可以幫忙了喔!」瑩瑩氣得不知該怎麼回答;一星期後,瑩瑩替另一客戶備好貨品,客戶很滿意,稱讚瑩瑩「果然最老的能力最好」,瑩瑩一陣鄂然!

 

瑩瑩剛進公司,老板叫她小瑩,客人叫她「妹妹」,什麼時候她變成同事的「媽媽?」變成「最老?!」她實在無法接受。早上刷牙,瑩瑩照鏡子發現臉頰鬆弛,尤其口角的木偶紋,怎麼搽粉都遮不住,瑩瑩很沮喪,她用雙手提拉臉頰,發現自己年輕許多,因而興起了整形的念頭。瑩瑩上網作功課,拉臉分為手術與非手術,瑩瑩來看門診想知道她適合那種治療。

 

年輕人的臉皮膚緊緻,沒有皺紋,臉頰飽滿,光滑,緊繃且有彈性,年紀大的人皮膚鬆弛,長斑,額頭有抬頭紋,皺眉紋,眼尾有魚尾紋,臉頰有法令紋,口角有木偶紋,原本瓜子臉變成四方臉,脖子除了頸紋還有雙下巴,火雞脖子,五官因為眼袋,淚溝,有區塊化的現像,如果加上皮膚變薄,太陽穴、臉頰凹陷,就是所謂骷髏化。

 

臉部老化主要原因是皮膚及筋膜鬆弛、皮膚過多、肌肉過度運動、軟組織消風、骨質吸收等等,最新的電波、超音波或雷射能刺激皮膚的膠原蛋白及彈性纖維增生,對抗鬆弛!肉毒桿菌能夠控制肌肉,減少皺紋,自體脂肪及填充物能彌補脂肪及骨頭的消耗,唯有皮膚過多(臉頰及頸部皮鬆)嚴重的移位,例如頰脂肪掉成嘴邊肉,肌肉變形,例如頸擴肌鬆弛變形成火雞脖子,才需要傳統的拉臉手術。

 

與瑩瑩相似更年期前後的女人由於荷爾蒙改變,容易對外貌不滿意,需要手術拉臉的人,作微整形會白花錢,決定修臉前應先確認臉部的老化程度!

週六, 13 七月 2024 10:17

頭頂的掉髮及白髮

有回去參加婚禮,女主婚人頭頂掉髮,她把殘存的稀疏毛髮燙捲、刮蓬,可是頭髮太少,髮線太高,頭皮清楚可見,她的臉及身材並沒特別顯老,但是我聽到許多人在詢問,她是新郎的媽媽還是阿嬤!

老年人毛髮會逐潮變細,變稀疏,隨著年齡增加會開始掉髮,容易秃頭,老年人頭髮會變白或變灰色。秃頭及白髮若沒整理,看起來蒼老憔悴。女生遺傳雄性秃在更年期後出現,頭頂頭髮稀疏,女性雄性秃其體內男性荷爾蒙正常,是毛囊接受器對男性荷爾蒙敏感造成。

白髮掉髮與遺傳基因有關,但也可能與壓力、緊張、失眠、疾病,導致供應毛髮營養的血管循環不佳,使毛髮細胞分泌黑色素功能下降,頭髮變白。此外飲食缺乏銅、鈷、鐵、蛋白質、維生素B、葉酸也會使髮色變淡。

我們以齒危髮秃來形容老人,但是老人不一定秃,有的老人只有白髮的問題,聖經說「強壯乃少年人的榮耀,白髮為老年人的尊榮」。滿頭白髮其實是睿智長者的象徵,問題是有黑有白尤其髮色黑髮質粗的人,白髮會以囂張的姿態出現。這時許多人選擇染髮。年輕人染成彩色常採挑染,不接觸頭髮根部與頭皮結合部,中老年人白髮多,需大面積甚至全頭染黑導致皮膚吸收增加,老人經常性染髮,皮膚累積可能毛囊受損萎縮,加上自體基礎體質變差,代謝減緩,容易過敏致癌。建議染燙分開進行,讓頭皮、頭髮適度修養,每次染燙髮至少間隔三個月,有助減少染劑對頭皮的傷害。

頭頂的掉髮,年輕人可以考慮植髮或者生長素治療,銀髮族不妨考慮裝飾,例如頭巾、帽子、髮飾、髮片,都很方便。作者是外科醫師,進手術室頭戴手術帽,頂上頭髮容易扁塌。作者常備一個髮片(尼龍假髮費用250至300元,真髮可能要上萬元),既可以補充髮量,減少吹燙減少染髮,又可節省時間非常方便。整頂假髮會悶熱,會被識破,使用髮片比較輕鬆,與自己的頭髮混合梳理美觀自然,是值得向銀髮族推薦的用品。

週三, 10 七月 2024 01:12

戴口罩也能畫個漂亮的眉毛

 

眉毛佔據臉部明顯的位置;所謂眉開眼笑;蛾眉皓齒;巾幗須眉;橫眉豎眼;愁眉苦臉…等等,都是大家熟知的形容詞,可見眉毛有多重要。彩妝專家也說臉部的化妝,如果只能畫一處,那選眉毛準沒錯。

 

眉毛的位置必須與眼睛成黃金分割也就是眼睛如果能夠睜開一公分,眉毛與上睫毛的距離最好是1.6公分。男人的眉骨明顯,眉毛可以稍微靠近眼皮,女人眉毛位置在眉骨上緣比較秀氣。

好看的眉毛有粗有細,也有很多形狀,例如小弓眉、翼飛眉、一字眉等等。談到眉型大家常把焦點放在眉毛,以為天生的眉毛塗上顏色就是畫眉。其實畫眉講究位置以及眉形,天生沒有好眉,卻能畫出一付漂亮的眉毛,才是真功夫!

 

年輕人的臉比例正常容易畫眉,年紀大的人,眉毛往下掉,眉尾下垂,甚至額頭的組織下壓,眼皮泡腫,一付愁眉苦臉相;也有的人眼窩凹陷,眼皮無力,以額頭拉抬眼皮,愈老眉毛吊愈高,整天像被嚇到的樣子。又或是眼睛有狀況,二邊眉毛高低差很多,以上情形如果可以整形,當然效果最好,如果不適合整形,也不必失望。

 

畫眉當然是畫毛,但是外形比畫毛重要,如果本身的眉毛位置不對,形狀也不對,修眉刀可以修眉型,也可以修位置。如果眉毛太低,可以用修眉刀剃掉下面三分之二的毛,以上緣的位置來發揮。如果眉毛太高,同理可以剃掉上三分之二,甚至剃掉整道眉毛,蓋上遮瑕膏,重新畫出一道眉。

找到眉毛的正確位置之後,眉頭定在眼頭上方,眉峰在眼球外圍上方,眉尾在鼻翼與眼尾連線。買一支與頭髮顏色相配的眉筆,花不到一百元,就可以畫出漂亮的眉毛。值此冠狀病毒肆虐人人防疫,戴口罩比化妝重要的時代。給自己一對賞心悅目的眉毛,就能開始快樂的每一天喔!

週三, 10 七月 2024 01:11

結束隆乳

 

女人隆乳有共同的趨勢:

年輕時候只想要自然,不敢作太大。

到了中年,衣服尺碼加大,上圍顯小,尋求第二次手術,換大的義乳。

等到上了年紀,尤其與性伴侶分手,領悟「自在」最重要,想要坦然接受身體檢查,尋求結束隆乳。

 

結束隆乳必須個別規劃,每個人狀況不同;原本的乳房組織可能很多,也可能不足;作過隆乳,重量增加,時間久遠之後,皮膚鬆弛。乳頭移位,乳房下垂。義乳也可能莢膜攣縮。義乳如果使用超過十二年,漏裂可能性很大,需要清除。

移除義乳並非單純取出義乳;隆乳時剝離了適當的空間容納義乳,移除義乳時必須將此空間逐層縫合。一方面恢復結構;減少凹陷,另方面預防癒合不良;漿液堆積。

 

想要移除義乳,又想要擁有漂亮的乳房,有二個選擇:

  • 如果本身組織足夠,可以作內縫合,將組織往上,往中間集中,製造圓而挺的乳房。
  • 如果本身組織不足,需要移植自體脂肪,移植的脂肪需靠原有乳房血管新生供應營養,單次自體脂肪移植只能增加一倍原有的體積。例如原本的乳房是175c.c.;建議單次補脂不超過175c.c.。

皮膚彈性良好,沒有下垂的乳房;只需要換小的義乳。如果多次懷孕,劇量減肥或是隆乳造成的乳房下垂,乳頭若是低於乳下皺褶,需要提乳手術。隆乳之後乳房變硬,是因為莢膜攣縮甚至鈣化,文獻顯示原因可能是慢性感染,菌膜造成莢膜肥厚,也可能是罕見的退行性巨大細胞淋巴癌。手術時需將莢膜完全清除,該提醒的是莢膜攣縮(所謂碗公奶或是石頭奶),會使乳房看起來比較挺而且大,在計算術後體積或罩杯時,須列入考量。

週三, 10 七月 2024 01:11

2020如何讓自己更健康

身為醫師,常在各種場合被問到,如何變得更健康,尤其最近餐敘多,朋友常是邊吃著大餐邊喝著酒,認真地問我,讓我覺得有必要,好好回答。以下是我的建議:

  • 改變進食的時間

一天吃三餐是我們從小根深柢固的習慣,可惜除了病人,實證醫學無法支持吃三餐的觀念。為了維持健康,我們該在什麼時間進食?一天吃幾餐比較恰當呢?

健康的身體意謂著強壯的肌肉,正常的免疫系統與較低的體脂肪。想要有以上的身體組合,需要研究進食時間。我們吃下食物之後4至5小時,身體在消化及吸收食物,胰導素升高,能量以肝醣或脂肪的形式被儲存。大約進食之後8至12小時,身體進入飢餓狀態,胰島素會走低,期間沒有進食的話,身體才會開始消耗脂肪。研究顯示每晚的晚餐與隔天的早餐最好間隔12小時以上,讓胰臟充分休息。間隔12小時進食的人,雖然吃的是高糖、高膽固醇食物;得到糖尿病、高血脂的機率較低,而且間隔12小時進食的動物,比整天進食的動物,壽命長度多了83%。

以上討論的是正常吃三餐,只有晚餐與隔天早餐距離拉長,也就是斷食12小時。斷食會讓身體健康,甚至抗衰老的觀念近年來被大力推廣,衍生出間歇性斷食。它有二種作法。一種是限時進食法,每天在有限的幾小時內進食。較常見的組合是8-16(進食8個鐘頭,斷食16個鐘頭),在進食的時間內,不限次數也不限制食物內容或分量。另一種作法是全天斷食法,可以每隔一天斷食,也可以每星期選一天斷食,或是一個月選五天斷食,斷食的日子只喝水及低於600卡的食物。

間歇性斷食法也可以用於減肥,與其它減肥方法相比,間歇性斷食法簡單而且有效。此法不必吃無法下嚥的減肥餐,沒有規定食物份量,很容易成功。已知斷食能夠降低胰島素,增加脂肪燃燒,促進肌肉合成,提高生長激素;促進體內代謝,增加修復,減少癌症、降低心血管疾病,延長壽命。

另外,間歇性斷食對於胰島素、生長激素、發炎指數等等系統,猶如手機關機之後重新開機,功能全部恢復。除了治療新陳代謝疾病以外,實行間歇性斷食的人,會有身體變壯精神變好的感覺。對減肥者而言,節食聽起來簡單,卻不容易實行,斷食聽起來困難,作起來卻很簡單,以作者為例,原本是每天固定吃三餐,採用16小時斷食之後,早餐時間只喝黑咖啡,限定中午12點至晚上8點間進食,食物的內容或份量比之前寛鬆,體重控制與之前節食控制的結果相同,值得向大家推薦。(警告:有病的人需要取得醫師的認可。)

  • 減少喝酒

以往認為一天一杯酒,能夠放鬆心情,增加生活情趣。婷婷是40歲的專業經理,習慣每天喝一杯酒。她有胃食道逆流、臉部脂漏性皮膚炎、焦慮、肥胖及經前症候群等等問題。醫師勸她改為每星期只喝一杯酒,說也奇怪,以上困擾就解決了。飲酒可能增加口腔、腸道、乳房癌症的風險,愈來愈多的醫學文獻主張減少飲酒。最新的建議是一星期只喝一杯酒。

  • 接受預防注射

可依政府推薦的時程施打,尤其老人,建議接受疱疹;肺炎,流感疫苗注射,避免疾病的併發症。

第 32 頁,共 12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