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整形外科
女人隆乳的動機
1962及1963年美國與法國分別發表第一例矽膠及鹽水袋的隆乳,這之後隆乳手術持續在各國高居美容手術排行榜的前三名。美國每年平均約30萬人次的隆乳,台灣估算每年有將近一萬人次。
台灣的第一例隆乳是馬偕醫院羅慧夫醫師從美國帶回鹽水袋,替一位牧師娘隆乳。當晚病人發生血腫,又被推回手術室止血,牧師娘認為一切是上天的安排,她不配擁有豐滿的胸部,要求醫師取出鹽水袋,結束隆乳。
牧師娘之後,台灣有許多女性隆乳,英美女性的隆乳是要求胸圍變大。台灣戰後嬰兒潮的女性營養失調,發育不良,平胸的機率很高,隆乳只求正常。這些女人婚前擔心被退貨,婚後擔心被嫌棄,隆乳過程偷偷摸摸而且神神秘秘。第一要求,不可以被識破,第二要求,不可被摸出來。因此腋下肌肉下隆乳,是當時的首選。腋窩傷口避免乳房疤痕,肌肉下隆乳可以遮蔽義乳,手術需要二至四小時。胸大肌原本附著於胸壁活生生被塞入義乳,內部壓力極大。病人形容麻醉醒來胸部像被卡車輾過,術後臥床一星期;需人攙扶才能坐起,而疼痛可能持續一個月。
但是癒合後的乳房被肌肉固定,跑步不會動,擠不出乳溝,躺下來像碗公,更糟的是肩膀運動,胸大肌收縮,義乳會抽搐。上述種種,都因女人只求罩杯升等,不要男人看得出來或摸得出來,就必須容忍這樣的過程以及結果,回想起來,實在很荒謬。
那段時候,男人也沒閒著,他們在花花公子,在A片裏,幻想迷人的乳房。男人排斥假奶,宣稱「摸到假奶會立刻軟下來!」有時外遇被抓到,還大言不慚地以元配的乳房太平作藉口。
時至今日,距離第一例隆乳已超過50年,美國美容外科醫學雜誌調查隆乳婦女動機,發現女人隆乳第一是為了外觀,第二是為了自信,第三才是為了改善關係。例如:50歲的女性三鐵選手,未婚也沒有男朋友,為了穿運動服方便而隆乳;37歲的已婚媽媽親餵二個小孩,婚姻關係良好,自覺乳房萎縮而尋求隆乳;50歲的女法官,一生平胸,決定隆乳作自己的生日禮物。她們的特色是經過慎重考慮,要求最小最不痛的手術,強調乳房的尺寸、形狀、乳溝和會晃動,至於疤痕的位置和乳房的觸感反而在其次,女人領悟「我的身體我喜歡最重要」。新好男人也只能配合同意「長在我愛的女人身上就是最美的乳房」。
看了以上的時空背景,就不難理解隆乳為什麼變成簡單的手術。這二年流行低疼痛,低傷害的乳下皺褶切口、筋膜下隆乳。手術平均只要30至40分鐘,隔天可以上班。這種隆乳,外觀自然,唯一的缺點是男人可能識破。
從愈來愈多女人選擇便捷的隆乳看起來,女人「自己高興就好」的觀念盛行,女人已經抛棄身體屬於男人的觀念,從男人手中收復身體的自主權了。
老人需要舞台以避免被長照
許先生是台灣著名的金融專家,退休之後沒有閒過,他是文化協會會長,89歲獲頒勳章,表揚他推廣日本茶道及美術。他說:「頒獎不是我作了什麼了不起的事情。」,「獲頒獎章是努力的開始!」有一天,一生懸命的許先生94歲時與太太坐在客廳看電視,太太發現他沒有反應,才發現許先生已安詳往生。
林先生從事木材、保險、房地產等事業,六十歲退休奉獻心力於林氏宗親會、媽祖廟、鄰里調解委員會等等,85歲榮獲總統頒發台中市「好國民」獎狀,褒揚他出錢出力從事公益。林先生守信用,講到做到,受人敬重。95歲時吃早餐,家人聽到他幾聲咳嗽,忽然就過世了。
陳太太是家庭主婦,律己甚嚴。主張重病的人才需要躺下來休息,一生忙碌。年輕時相夫教子,養雞、種菜、作衣服、打掃,什麼都自己來。孩子成家之後,她白天忙家事,下午督促孫子的功課。孫子長大林奶奶改任住家大樓管理員,早晚巡視,分派信件,連絡溝通,直到90歲在睡夢中與世長辭。
其它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根據國民健康局的統計,台灣女性平均壽命83.4歲,男性76.8歲,但是女性不健康之存活年數為9.9年,男性則為8.0年。我們常祝賀他人長命百歲,如果不健康的年數增加,長命其實不等於好命。
老年的終點是衰老和器官衰竭,在到達終點之前,頭腦必須清楚,手腳必須靈活,換句話說我們須要預防疾病,治療慢性病,持續運動,鍛練肌肉,防止摔跤。還要不斷學習,保持腦力。
台灣失能失智無法自理生活需要長照的人口,大於65歲有10.7%,75-85歲22.4%,大於85歲43.7%,也就是說每個年齡層都有能夠獨立生活不須被長照的人口!健康的人可以努力不被長照,有病的人呢?
電影「小偷家族」的祖母演員樹木希林60歲時左眼視網膜剝離瞎掉,61歲罹患乳癌,經過各種治療,癌症轉移至全身20多處,牙齒脫落,但她持續演員生涯。她在「小偷家族」電影中主動要求不戴假牙,以符合劇情。樹木希林75歲時探訪朋友摔跤骨折,術後因感染死亡。
我看樹木希林生前的受訪,談到「死」時她說:「因為能夠持續作自己喜歡的事,減少對他人的困擾,覺得自己很幸福」,又說「人無法選擇如何『生』,至少該選擇如何死。」
民間習俗,老人如果存活超過平均壽命,無病無痛結束,稱為「圓滿」。以現代話語來說是「縮短不健康餘命」,建議老人摒棄退休的觀念,經營自己的舞台;婆婆如果不想煮飯,可以去醫院作義工,老闆不想進公司,可以作公益。有舞台的人有責任感,成就感,生活有動力,比較不容易躺下來被長照。
在這個長壽的時代,擁有自己的舞台,減少不健康餘命,避免被長照,活著才有意義吧!
常笑會造成魚尾紋嗎
魚尾紋是眼尾的橫紋,男人女人都可能有魚尾紋!女人的魚尾紋程度略勝過男人。有的人魚尾紋很厲害,台灣話說是「眼尾夾死蒼蠅」!魚尾紋笑的時候變明顯,一般以為愛笑才會有魚尾紋!
其實魚尾紋與嘴唇的楊婆婆紋相似,是表淺肌肉的動態紋。臉部的表情肌一般位於深層,只有額頭,眼皮,嘴唇是表淺肌。眼皮是全身皮膚最薄的地方。年輕時候,皮膚厚度濕度良好,表淺肌收縮,表皮不會顯出皺紋,年齡增加皮膚老化,膠原蛋白、彈性纖維減少,皮膚出現紋路。另方面年齡增加,眼眶骨鈣質吸收,眼球相對退縮。眼輪匝肌負責眼皮的眨眼,閉眼、瞇眼等動作。由於解剖位置變動、視力退化等功能性的改變,眼輪匝肌工作負擔加重。平均40歲左右漸漸出現魚尾紋。女人的皮膚比男人的皮膚薄,因而魚尾紋或楊婆婆紋都是女人比較嚴重。
大笑的時候魚尾紋變明顯,因為笑的時候用到眼輪匝肌,不過只用到大約30%而已。牽動嘴唇微笑使用的肌肉是源自於顴骨附近的顴大肌,顴小肌,笑肌等等,笑的動作使眼輪匝肌受擠壓,魚尾紋才會變明顯!
一般人以為沒有動作,肌肉就沒有收縮,其實除非顏面神經麻痺,否則肌肉均需保持張力。我們睜開眼睛生活就須使用眼皮的眼輪匝肌,因而年老會產生魚尾紋,但是我們不可能不停的笑,所以不必為了害怕魚尾紋而不敢放鬆大笑,何況笑的動作使臉頰向上拉提,相對放鬆口角及下唇壓下肌,能預防臉頰鬆弛下垂,其實值得鼓勵!
至於預防眼尾紋,應朝向皮膚的保濕,防晒,視力保健,健康的生活方式等等努力,方向才算正確。
唇周老化的全面整形
一般以為皺紋顯示年齡;其實二歲的猩猩約等於四歲的人類也會有皺紋。皺紋代表皮薄以及肌肉動作;與年齡不一定平行。
爬蟲類以及哺乳類動物;臉皮與下面的骨骼相連,人類是唯一有臉頰(所謂唇周)的動物。唇周的構造使人類有語言,人與人不必面對面也能說話溝通。唇周與骨頭沒有相連,老化的過程中,皮膚鬆弛;脂肪移位,上下顎骨後縮,人類因而成為少數能從臉部辨識年齡的動物。
年輕人的嘴唇皮膚纖細,人中長約一公分,紅唇上面厚度0.7公分,下面厚度1.0公分。口角向上,上唇微翹,笑時露出八至十二顆上排牙齒!例如候佩岑,就有青春無敵,讓人溶化的微笑唇!傳統整形外科強調眼皮的整形,但是與人交往眼神傳達情緒,唇形表達個性,天生擁有類似舒淇、候佩岑的唇形當然可以加分,如果不巧上唇太長,紅唇單薄,口角下垂,說話只露下牙,外加楊婆婆紋、法令紋、木偶紋等等,唇周老化現象,眼睛鼻子再怎麼變美,恐怕都無法得分了。
唇周年輕術包括法令紋及木偶紋的縮減,上唇拉提,口角拉提,紅唇修復等等,近年非常流行。法令紋、木偶紋可以局部充填,嚴重案例才須拉臉,上唇拉提傷口在鼻子,口角拉提與紅唇修復傷口在紅唇,以上手術的年輕化效果很好,近來很受歡迎。
想要提醒的是唇周老化與牙齒保健,骨質疏鬆,劇量減重,血糖控制不佳等等有關,想要永遠年輕美麗的人應該提早預防!
了解自己的健康:體型及體力比體重更精確
鳳珠自己以為很健康,卻在63歲的時候,由於疲累,腳腫,被醫院檢查出末期卵巢癌。
鳳珠回想症狀,其實有跡可尋!鳳珠婚前是模特兒,對時尚及妝扮很敏感,為了維持身材,她在浴室放了電子體重計,早晚測量。
鳳珠55歲左右,常覺肚子脹氣接著腰圍變粗,小腹膨出,每季都需置裝。鳳珠認為自己變胖,改穿寛鬆的衣服,加強控制體重,希望減掉肚子。可是肚子愈減愈大。發病時,鳳珠的肚子像六個月的孕肚。鳳珠如果之前警覺,肚子有異狀,接受檢查,應該早期可以揪出疾病。
芳美與鳳珠狀況類似;芳美之前買衣服是美規4號,歐規38號。50歲之後芳美體重沒變,但是胸圍愈變愈大。芳美搞不懂為什麼胸罩罩杯變小,胸圍卻從32變成38。芳美問朋友,朋友們說老了胸圍會大一點,芳美沒想太多。芳美65歲時走路會喘,晚上不好睡,到醫院檢查,發現她是慢性肺氣腫,導致心臟衰竭,醫師說她太晚就醫,芳美才了解胸圍變大是肺臟及心臟肥大!
我們控制體重是為了維持健康,其實監控自己的體型及體力,比斤斤計較體重更精確。例如身高變矮可能是骨質疏鬆,原本能擰乾毛巾的人,若是毛巾擰不乾,可能是肌少症,眼皮泡腫可能是甲狀腺亢進……。
現代人懂得監控體重,卻常以為老化必然會有體型及體力的變化,容易錯失矯治的黃金時間。站在預防醫學的立場,固定時間到醫院作健康檢查,揪出最早期的異常最理想,只是健康檢查困難完全覆蓋,人體狀況太複雜,自己保持警戒,才能將身體的健康維持在最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