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整形外科

聯合整形外科

週二, 09 七月 2024 23:31

美麗人生 – 隆鼻

以前有個故事,說上帝造人時,在西方人臉的左右拍了一下,所以西方人鼻子挺、五官立體。但在作東方人時,卻在臉的前後拍一下,同樣是拍一下,卻使東方人臉大鼻塌。

東方人的整形,除了割雙眼皮外,最多的就是要隆鼻。

 

隆鼻受歡迎是有原因的。因可使大臉的五官集中、且立體,臉相對變小;可使高顴骨顯得較平;可使分得太開的雙眼不會再像蒙古症或斜眼看人。

更別說,有人堅信鼻樑代表財運、鼻頭是財庫,鼻孔大會漏財的命相說法。有女人被責怪管不住男人,全是敗在她長了個塌鼻子。

 

因此常有病人跑到我診間說:「林醫師,我要隆鼻。」「但是不要跟那個后字級的藝人一樣,她的鼻子遠遠看好像根筷子…」

所以我今天要談談隆鼻的一些問題。以前常聽隆完鼻的人抱怨,鼻子成了氣象鼻,這是源於傳統材料的熱脹冷縮所致。

如今隆鼻多已改用人工矽骨、人工血管或多孔合成物,已能克服這些難題,所以不會發生氣象鼻。

其次是隆鼻「被看出來」、「假假的」,鼻樑像把刀子。這是因為人工骨頭沒有置放於骨膜下,無法與原來鼻骨鑲嵌,人工鼻骨浮動於原來鼻骨上,給人〝假假的〞〝作過的〞感覺。

 

隆鼻後最常見的抱怨是歪斜。

歪斜大部份是先天的,人的臉二邊不一樣大,鼻子當然不是位於正中線,平常人每天看自己看習慣了,不覺得臉的左右邊有差,而理所當然以為鼻子在正中央,等到隆鼻之後,鼻子變挺了,原來的差異被強調了,才發現〝哇!原來我的鼻子是歪的〞,這種狀況無法矯正,所以如果原本鼻子很歪的人,可能不適合隆鼻。

歪斜的另一個原因是人工鼻骨尺寸不對例如太長,或曲度不對,術後當然會歪斜,至於技術上沒有放正,只佔非常小的比率(大約5%),最後一個歪斜的原因是術後創傷!隆鼻置入的人工鼻骨大約二星期至二個月位置才會固定,這段時間的創傷,例如年輕媽媽抱孩子,鼻子被小孩的頭撞到,人工鼻骨有可能異位而歪斜。

 

還有則是隆鼻後皮膚變薄,那可能是填充物放在皮下而非骨膜下。或是人工鼻骨太大,長期壓迫皮膚,皮膚勢必撐薄。為了預防人工鼻骨受地心引力的作用,L型的人工鼻骨會比I型的安全!

以上的問題老練的整形醫師,多能克服。

但有些難題,例如鼻樑太短、鼻子朝天、鼻頭太大、鼻孔外漏等等不是簡單的墊鼻子就能解決,這些狀況需要矯正鼻部結構,添加自體軟骨,就不是單純隆鼻了!

週二, 09 七月 2024 23:30

變臉前應該先精神篩檢

變臉前應該先精神篩檢

聯合整形外科診所

林靜芸醫師

 

小玲讀大學的時候談過一場三個月的變愛,不幸的是男孩劈腿,小玲傷心得割腕自殺,在家裏養傷的期間,小玲心情沮喪,什麼事都沒興趣,她整天照鏡子,愈照愈不滿意,有一天晚上母親說了小玲幾句,小玲哭到凌晨才睡著,隔天醒來,小玲發覺自己的眼睛又腫,又小,眼尾還下垂,小玲下定決心,走進整形外科,要求割雙眼皮,小玲因為對自己研究的很仔細,她告訴醫師希望的雙眼皮是寬0.8公分,雙眼線平行,要從眼頭出來,眼尾要上揚,眼睛看起來明亮有眼神,最好是帶點桃花,拋個媚眼就能勾住心儀的男人。

 

小玲心意堅定而且充分表達她的期望,整形外科醫師在門診與小玲溝通之後便約定時間進行手術,手術很順利,小玲在恢復室照鏡子卻被腫起來的眼皮嚇呆,開始哭了起來,醫師護士怎麼安慰都沒有用!

 

接下來的日子對於小玲以及醫師都是一場夢魘,小玲每天照鏡子,,每次都有新發現,她抱怨二邊眼皮左邊縫16針,右邊縫18針,左眼雙眼皮從眼頭中間出來,右眼雙眼皮從眼頭上面出來,右邊的眼尾垂,左邊的眼皮腫……,小玲說她割雙眼皮是要美容,醫師卻把她毀容,小玲不敢出門,怕人家看她的眼睛,在家戴墨鏡,還割腕,吞藥自殺許多次,周邊的家屬這時候發覺狀況不對了,他們帶著小玲去質問醫師,醫師認為小玲的眼皮還在恢復期,等到完全消腫,若有不滿意可以修補,小玲的憂鬱狀況應該先治療,家屬聽到整形外科醫師把責任推給精神科,被惹火了,決定一狀告到法庭。

 

根據台北市衛生局的統計,美容相關的醫療爭議逐年增加,這只是官方的資料,如果依照數字週刊以及水果日報的報導,整形外科糾紛不斷。美國的美容外科醫學雜誌最近一篇文章對這個現像提出解釋,美容外科門診的病人分為恢復性美容,例如:拉臉,修疤,平胸的隆乳,老年人眼皮鬆弛的整形等等,病人的精神分析與正常人口相同,但是變臉式的整形例如削骨,雙眼皮,隆鼻,塑身,處理小針美容等等,有精神狀況的病人比率高達32%,精神狀況經過專家分析,包括焦慮症,憂鬱症,醜陋恐慌症。

 

變臉的病人精神有狀況高達32%,專家的解釋是變臉需要較大的勇氣,精神有狀況的病人常有自殘的傾向,很容易就決定整形,但是精神狀況沒有治療,整形之後,病況會惡化,對整形醫師,病人都不利!

 

該篇論文呼籲,變臉手術的病人,術前應該先看精神科,經過篩檢,確定心理正常,才適合整形。

週二, 09 七月 2024 23:29

饒了你的男人吧

饒了你的男人吧

聯合整形外科診所

林靜芸醫師

 

我最近看了幾個女病人,都是來修剖腹產疤痕的。有一名病人她的手術疤痕並不明顯,但她仍堅持要修;而且強調「要修到摸不出來」。這讓我好奇,因為一般人修疤多是希望人家看不見,為什麼要摸不出來呢?

 

原來她生產時趕流行,讓先生陪產,甚至陪進開刀房裡。但從此以後,她丈夫只要摸到那道剖腹疤,就立刻性無能,敗下陣來。還有病人告訴我,她是自然產,先生目睹血淋淋的分娩過程。這樣的畫面深植他腦中,日後每次作愛想到會讓太太受苦,就會性無能!

 

我常說,現代女人其實太高估我們的男人。我在台大當住院小醫師時,曾經有個調皮跌破頭的小男孩,被焦急的父母帶來急診縫傷口。小男孩怕痛不斷掙扎踢打,帶著淚水的媽媽和醫護人員合力,七手八腳卻怎麼也壓不住他,我難以下針縫合傷口。

 

小孩的爸爸人高馬大,站得遠遠地大聲罵媽媽:「吃飽飯沒事作,連個小孩也顧不好!」,媽媽與小孩一起放聲大哭,小孩全身晃動,護士壓不住,我只能命令爸爸也來幫忙。爸爸加入之後,小孩安定下來,治療室很安靜,我專心的縫傷口,卻忽然聽到轟隆巨響,我抬起頭嚇一大跳,爸爸背部流血躺在碎玻璃中,原來是爸爸害怕不敢看又不肯講,腦貧血整個人往後暈倒,壓碎了身後的玻璃水瓶,背部裂了好幾道。

 

當時急診很忙,這種笨男人竟然來攪局,我實在很生氣,但是看他可憐無辜的樣子,我只好接著處理他的傷口!那天的結果是小孩的頭皮縫了二針,爸爸的背部縫了五十幾針。

 

從此之後,我就有一個認知:雖然男人自小被訓練要勇敢,他們也口口聲聲要保護我們女人,有情兼有義,但是男人可能自小未經歷月經,上帝也未賦予他們生育大任,因此他們先天上反而是弱勢的。很多男人怕血,不知如何面對生老病死。

 

所以女人們為了自己也為了另一半好,不要逼著他們非陪著去醫院不可。男人另有其他長處,醫院的事情婆婆媽媽就饒了他們吧!

週二, 09 七月 2024 23:29

離開我,請不要踐踏我!

離開我,請不要踐踏我!

聯合整形外科診所

林靜芸醫師

 

看過電影「窈窕淑女」的人一定同意世界上沒有真正醜的女人。教養,信心以及愛情可以培育眾人驚艷的美女。我們在實際生活裡也察覺有些女人結婚之後才有女人味。我就聽過幾個丈夫得意的說他太太是嫁給他才變漂亮的!讚美女人可以增加女人的信心,美滿的婚姻當然會使女人漂亮了!

 

整形門診卻常見到完全相反的現像。有些丈夫移情別戀,回到家裡嫌東嫌西,又為了掩飾自己的不忠,喜歡揭露女人的缺點。女人被身旁的男人看出瑕疵,就像在戰場上被最親密的戰友背叛,會終身自卑,心靈的創傷永遠無法恢復!

 

有個六十八歲的女人由兒子陪著來隆乳,女人的丈夫二十年前拋家棄子與人同居。丈夫從前常嫌女人胸部比男人平,宣稱女人脫光衣服躺在十字路口也沒有人會看她。女人因為這句話常作惡夢,她說她不想帶惡夢進棺材,兒子了解母親,陪母親來整形!

 

另一個六十五歲的女人由女兒陪著來拉臉,拉肚皮。原因是女人的丈夫在外面姘上了三十五歲的人,女人找丈夫理論,丈夫居然笑她臉老的像巫婆,身材胖的像水桶。女人病了二個月瘦了十四公斤,病好之後女人意志堅定的要求整形!

 

統計學上婚姻有問題的女人整形的比率很高。以往的解釋是女人想以整形挽回丈夫的心。作者卻覺得女人是受了侮辱心有不甘,整形是尋找信心挽回顏面!丈夫回不回來已經不重要了!問題在於整形只能改善外觀,女人受創的心靈無從修復!奉勸天下多情的男仕們,當緣盡情了必須分別時,最好保持風度互道珍重,不該踐踏自己的舊愛,讓女人終身懷恨!

週二, 09 七月 2024 23:29

醫師已是貧窮一族

醫師已是貧窮一族

聯合整形外科診所

林靜芸醫師

 

醫師圈子裡流傳著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位年約五、六十歲的醫師鬧外遇,對象是名美籍華裔的商場女子。外遇的中段故事發展和其他類似故事,無太大特色,所以不必贅述;倒是結局很耐人尋味。兩個女人最後相見攤牌,外面的女人在商場打滾久了,很阿沙力地問醫師老婆說,要多少錢才願意放走男人,老婆不客氣開價三千萬元,商場女子二話不說就同意了。

 

事情傳出來後,很多醫師都忍不住回家問太太,自己值多少錢。如果得到的答案超過三千萬元,當丈夫的醫師總忍不住竊笑。但據說,最常聽到的答案是八百萬到一千萬左右。原因無他,醫師是真的愈來愈窮,愈來愈不值錢了。以前醫師和律師、會計師並列高收入的三師,其實醫師的地位,早就被電子新貴取代了。

 

美國曾作過調查,發現醫師在2006年的所得竟與1994年相當;台灣雖未作過類似調查,但我相信,台灣醫師的收入不但未漲,還可能更低。自從健保實施以來,醫學中心的醫師所得已減少三分之一。開業醫師也好不到哪去,作一元的醫療但健保只付七毛錢;且健保局時不時還以醫師違規申報等,大幅砍刪給付。因此常聽到開業醫師歎說,今年又被健保局拿走一部車。

 

受不了健保局的排擠作用,有辦法的醫師索性改走自費醫療,但日子依然不好過。近年來很少聽到醫師被綁架,因為黑道大哥們消息靈通,知道現在當醫師已賺不到大錢。

 

以前考醫科的學生,成績好的填醫學系,成績差一點的就只好去讀藥學系。如今故事正在改寫。同一屆的同學,賺錢多的反而是走管理路線的藥學系同學;有的更是開大藥廠、跨國經營得有聲有色。聯考志願排在醫學系後面的牙醫學系,根據醫師公會最新的統計,牙醫師的平均所得已經高於醫科畢業生!。

 

醫師這行業,說穿了就像個人企業,一人診斷一人治療;就算是華佗再世,仍是一人公司。但是現代企業經營,講究團隊合作外 ,還要會利用媒體及行銷。所以,聰明的藥廠、醫療器材商規模日大,且透過新聞報導、節目效果,讓消費者一進診間就說「醫師,我要打電波拉皮」、「醫師,我就是要作肉毒桿菌」。至於醫師,已成為藥品行銷體系的最下線,是那隻獲利最少的小老鼠。

 

如今,考季又近。年輕學子恐怕要好好思考,醫學系不是賺大錢的保證書,如果對於生命科學有興趣,對於助人很熱心,拼命考上醫學系非常有意義,如果志向不在此,應該提早轉系比較明智!

 

第 86 頁,共 12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