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整形外科

聯合整形外科

週二, 09 七月 2024 23:28

整形經濟學

整形經濟學

聯合整形外科診所

林靜芸醫師

 

我常覺得整形市場起落,猶如經濟指標。台灣一年究竟有多少人去作整形,並沒有數字可查。但我一向愛打破沙鍋問到底,所以我查了台灣整形醫療器材及相關藥品的進口量,以此推算,SARS疫情發生以前,台灣每年約有25%的成長,但92年度沒有成長,反而衰退了13~25%,93, 94年的隆乳鹽水袋數字分別是12159及10985個,95年開始蕭條;隆乳鹽水袋下降為6981個;96年更慘只剩5622個。

 

美國的整形醫學會有完整的統計數字,在1997年後,美國經濟好轉,2001年的整形人次與1997年相比增加300%。2001年,發生九一一恐怖攻擊,2002年與2001年相比萎縮23%。整形市場包括侵襲性與非侵襲性手術,侵襲性包括雙眼皮、拉皮等等,非侵襲性包括雷射、肉毒桿菌、玻尿酸等等,美國的23%萎縮如果將侵襲性與非侵襲性分開,則侵襲性成長1%,非侵襲性衰退27%。

 

原因是經濟衰退,消費者看緊荷包,侵襲性的手術持久性高,投資報酬率較合理,非侵襲性強調的是快速恢復,持久性低,不景氣時代,消費者的選擇明顯的以〝錢〞來考量。

 

最近大陸人很愛整形,也引起我的好奇;華人是否特別愛整形呢?這方面相對資料更少,美國的黃種人佔人口將近4%,黃種人佔美國整形人口的4%,黃種人似乎沒有特別愛整形,黃種人中大家公認韓國人愛整形,韓國沒有正確的統計數字,但是韓國人口約為台灣二倍,整形醫師數目是台灣二倍半,愛整形的黃種人第一名應該是韓國人,第二名則是華人。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華人佔人口的少數,卻佔整形人口的多數,就是明白的例子,有的學者認為華人愛整形與經濟能力提昇相關,作者不太同意,因為經濟強國的日本,整形頻率是台灣的一半而已,合理的解釋是華人受到淹覆式的好萊塢文化侵襲,整形是全盤西化的一部份!

 

這兩年大陸經濟起飛,人工美女大行其道;華人整形排行榜第一名是雙眼皮,第二名是隆鼻,大陸的人如果以現在的速度整形,可以預言的是單眼皮、塌鼻子,很快會變成稀有品種吧!

週二, 09 七月 2024 23:28

整形美容是醫療行為

整形美容是醫療行為

聯合整形外科診所

林靜芸醫師

 

最近不少人在爭論,整型美容是否算是醫療服務,還是一種消費產品。那大家也許可聽我講講美國整形界最新的一個故事。

 

去年聖誕節前後,美國最有名的整形外科醫院,兩位最赫赫有名的整形外科醫師,竟恰巧在一周內,都各有一名病人在臉部拉皮手術之後不久死亡。而這兩位死亡的病人都是美國的知名人物,所以在美國國內喧騰一時。逼得美國衛生當局只好介入調查。

 

這家曼哈頓耳鼻喉科醫院聞名於美國,可別以為它跟台灣的耳鼻喉科般是看感冒的。它是專精於眼睛及美容外科的私人醫院。是一所鄰近中央公園的貴族醫院,到現在,醫院中的護士仍然穿著百年前式樣的護士服穿梭其間,醫院環境極高尚而典雅。

 

整形外科由六位紐約大學的明星級外科醫師主持,找他們作整形手術的多是政商名人及權貴富豪,或明星藝人。醫師個個身價非凡,收費之高讓人可望不可及:整形費用分為醫師費、手術房費、麻醉費、材料費、病房費來計算,最出名的亞斯頓醫師拉臉手術醫師費美金貳萬元,手術房費、麻醉費均以小時計價!

 

而病人在醫院作完手術後,依例要回到醫師自己開的私人診所回診;當然又要額外計費。保守估計,到這家醫院拉臉,要花費近新台幣兩百萬元。

 

在眾所關切下,兩位拉臉致死名人的死因,最近出爐了。原來一位在手術中死於心肌梗塞,另一位則在手術完當晚死於肺氣腫及血腫。不久後,曼哈頓耳鼻喉科醫院立即宣布,為了病人安全,即使這六位醫師都是大名鼎鼎的資深醫師,夜間一樣要在醫院輪值,以便隨時應付病人突發狀況。

 

我還記得我在美國受訓時,考試考臉部整形最常發生的嚴重併發症為何,大家最常答顏面神經傷害,其實是錯的,正確答案應是心肌梗塞。因為臉部整形的病人,術後焦躁、恐慌,導致心跳加快,血壓上升,如果原本就有心血管疾病可能造成中風或心肌梗塞!

 

因此,當許多人在討論拉臉的各種手術,是該用傳統式、內視鏡、骨膜上或骨膜下,話題彷彿老人的容貌可以無限回春!紐約的二個拉臉死亡案例,讓我們不得不承認整形美容是醫療服務,有其潛在的風險,當我們評估用什麼方法拉臉時,先考慮病人的身體能夠承受什麼方法,也許最重要吧!

週二, 09 七月 2024 23:28

整形的學問並不膚淺

整形的學問並不膚淺

聯合整形外科診所

林靜芸醫師

 

我是傳統醫學訓練出身,教我看門診的老師是宋瑞樓教授,我們學生時代,一個早上只看一個病人,問病歷必須包括疾病的現在史,過去史,家族史,印象深刻的是當時有一個台大的男學生,半年來因為便秘定期在門診拿藥,有一天該當我們實習對象的初診病人沒來,教授臨時指派這位男生讓我們實習,男生還年青,看起來很健壯,問題只有便秘,我們以為那個早上可以呼攏玩耍,問到家族史時察覺他的父親,叔叔全是大腸癌,當時大腸鏡還不普遍,那個男生卻由於被我們實習,接受大腸鏡檢查,發現可以手術治療的大腸癌!

 

學生時代的教訓讓我印象深刻,我後來作整形外科,看門診喜歡問東問西,也因此發現整形的學問並不膚淺!最近一個五十歲的婦人,女兒陪同前來割眼皮,婦人說她的眼皮有很多油,因為不管睡多飽,上下眼皮都泡腫,別人覺得她很累常熬夜,實際上她精神好得很,婦人在百貨公司的寢具專櫃,她說每天至少有一個客人叫她割眼皮,她自己用手去捏眼皮,眼皮確實很厚,叫我務必要切除乾淨!

 

我問婦人有什麼過去病史,她說之前弟弟往生,她很傷心,暴瘦8公斤,當天的診察室開冷氣,婦人卻在擦汗,我建議抽血檢查甲狀腺功能,3個小時之後結果出來,婦人是甲狀腺亢進症,眼皮泡腫與甲亢有關,也就是說她的眼皮可以整形,但是要保守治療,切忌重作雙眼皮或割除臥蠶,否則會露白眼瞪人!

 

大家都了解看病要檢查,但是對整形美容,大家的認知是與燙髮、剪髮相當,自己可以指定長度,指定髮型,其實整形美容是醫療行為,無數的疾病最初的表徵出現於臉部或皮膚。

 

正確的整形並不是眼皮垂就割眼皮,有皺紋就打肉毒!而是針對每個人診斷及建議,並討論治療的方案,所謂對症下藥,藥到病除!診斷正確,整形的結果才能事半功倍!

週二, 09 七月 2024 23:28

整形必須服藥嗎?

整形必須服藥嗎?

聯合整形外科診所

林靜芸醫師

 

瑄瑄有淚溝,星期六接受玻尿酸注射!醫師開了三粒普拿疼給她,藥袋上寫著一天三次,飯後服用;效果是鎮熱止痛。瑄瑄不覺得局部會痛,而且普拿疼是感冒發燒在吃的,所以瑄瑄半顆也沒吃!

 

媽媽與瑄瑄一起去打玻尿酸,媽媽打的是法令紋。醫師一樣給了三顆普拿疼;媽媽老花眼;藥袋的說明,字體太小,媽媽看都沒看,就按照藥劑師指示,一天三次服用。媽媽下星期要參加朋友兒子的喜宴,她覺得診所只給一種藥不會消炎,所以把上次拔牙剩下來的抗生素拿出來一併服用。媽媽認為有治療就要服藥,而且消炎藥(抗生素)最重要!

 

瑄瑄與媽媽的作法,誰比較正確呢?!整形外科的期刊最近針對整形之後要不要服藥,作了大規模的調查與實驗,得到以下的結論:

一、傳統治療之後的鎮熱止痛劑應該按照醫囑使用:整形外科期刊發表針對整形病人統計;按照醫囑定時服用止痛藥與感覺疼痛才服藥的二組病人,定時服藥組無論是傷口癒合、腫脹、瘀青都恢復得比另一組好,專家的解釋是整形治療無論手術或微創,對組織均有侵襲性。鎮熱止痛劑可以控制組織的炎症反應。定時服藥;血中藥物濃度足夠,作用較好!感覺痛才服藥,藥效產生前,疼痛造成的心跳加快,血壓升高,焦慮等等反應會影響傷口癒合。

二、整形手術除非異物植入否則不必使用抗生素:台灣老一輩的民眾渡過感染的年代,對於抗生素的效果印象深刻,總覺得任何醫療狀況都需要抗生素消炎。現在的研究報告指出整形除非隆鼻、隆乳等填充物植入或是口腔、乳房等等與外界相通的區域,治療後不必使用抗生素。而且抗生素使用最好在術前一小時,術後的抗生素對於預防感染效果不佳!常用的口服抗生素(凱復力)僅40%會吸收,其餘60%留在腸道殺死正常的寄生菌,造成腹瀉,甚至CDI(一種嚴重大腸感染,致病率極高),所以抗生素不可濫用。

 

因此瑄瑄沒有定時服藥,或者媽媽自己另加抗生素,作法都不正確!

週二, 09 七月 2024 23:28

整形外科的版圖正在移動

整形外科的版圖正在移動

聯合整形外科診所

林靜芸醫師

 

高小姐是56歲的挺拔女教官,她年輕時長得很漂亮,教課時總很受帥氣早熟的男學生歡迎仰慕。最近她緊張地來找我,因為當年的學生們來找老師聚餐,她很擔心自己年華老去的樣子,會嚇到當年的學生。她要求上半臉要打肉毒桿菌素好去除皺紋,下半臉要打玻尿酸,創造出豐腴年輕的臉部線條。

 

至於丁先生,是個赫赫有名政治人物,從年輕就獻身台獨運動,一生都為愛台灣在打拚;辛苦的痕跡都寫在70歲的臉上。其實他很重視保養,常上健身房;選民服務也做得很勤快。最近他打算年底再參選,他希望選民也能在電視上欣賞到他更年輕的臉,所以也是來作了跟高教官一模一樣的治療。

 

陳太太則是下周要升格當婆婆了,這半年來她都忙著籌辦兒子的盛大婚禮,如今日期近了,她才從鏡中看到自己忙累到憔悴不堪。想到兒子結婚當天,要以主婚人身分在台上讓來賓檢視,她二話不說,立即拿起皮包往整形外科衝。

 

以前,整形似乎是年輕人的專利。割完雙眼皮後,嫌鼻子不夠挺;只好隆鼻來搭配。鼻子高了就覺得胸部太扁,隆完乳卻感到下半身也應整理整理;「搞怪」本來就是年輕人的專利。

 

如今,整形外科的版圖已在悄悄移動,靠雙卡借錢整形的年輕人少了,反而是過去勇氣不足的中老年人開始現身整形診所。上了年紀的人,一則沒膽量為了愛美就躺上手術檯,再者也不大敢面對變臉後人前人後的評論。

 

所以美國曾調查發現,每一百個想拉皮的人,只有10個會去看醫師;但最後只有一、兩個人會真的做了拉皮手術。其他的人,就改以買化妝品、運動保養及作SPA,來圓追求變年輕的夢。

 

但這十年來,我觀察診間裡像高教官、丁先生及陳太太一樣的有錢有閒中老年人,確是愈來愈多了。最主要來的是,新興的治療方法,不論是飛梭雷射、電波拉皮、肉毒桿菌素、玻尿酸等治療,低風險,不需恢復期,可變臉於無形。很符合這群嬰兒潮世代的要求。這群日本人稱為「黃金世代」的中老年人,其實荷包比雙卡世代厚實得多多。

第 88 頁,共 12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