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整形外科
營養與傷口癒合
營養與傷口癒合
聯合整形外科診所
林靜芸醫師
我的童年時期,物質普遍匱乏,家裡中餐有魚,晚餐有肉,所謂魚是一條小魚,肉是幾根肉絲。家裡吃飯的人多,哥哥動作較快,肉絲還沒上桌,他就用筷子去描準,放進嘴裡細細咀嚼。我吃飯很慢,常常只能吃搶剩的菜湯拌飯!
也許是調皮搗蛋,整天遊玩,我的身體很好,是個健康寶寶。弟弟小我五歲,身體瘦弱,臉色蒼白,常常生病,母親平日節儉,每天菜錢固定,弟弟發燒,沒有胃口,母親會買昂貴進口水蜜桃罐頭冰在冰箱給他!
當年的我,肖想水蜜桃,常希望額頭也能發燙!好不容易,小學六年級遠足,食物中毒,回來發燒,心裡想這回一定有冰鎮的水蜜桃了。母親卻說腸胃炎要禁食,水蜜桃是給感冒發燒吃的!
台灣人生病時,對飲食有許多迷信,開刀的人吃鱸魚養傷口,外科病房床下常見養魚的面盆,病人似乎三餐只能吃鱸魚!骨折的人不可以吃香蕉,否則骨頭容易折斷,傷口沒拆線不可以吃鴨肉、蝦蟹,否則容易發炎,臉上有傷口不可以沾醬油,否則疤痕會變黑,……………..
我的一個整形外科同事,對這些說法很不以為然。如果整形手術的病人問他術後什麼不能吃,他就作弄式的回答:「什麼都可以吃,石頭不能吃!」整形手術的病人因為腸胃不受影響,整形術後除了煙酒刺激品之外,沒有特別的禁忌。台灣許多整形的病人常自己遵循一般外科手術的原則,只吃鱸魚、雞湯,搞到營養不良,其實是錯誤的!
近年來老人、肥胖者、減肥者增加,這個族群接受拉臉、抽脂、拉肚皮等機會特別大!針對正常人口與上述族群的傷口併發症調查發現,此一族群,傷口併發症的機率是正常人口的二倍。抽血檢查,此一族群血中前蛋白、維他命A、B1、B6、B12、C,以及元素鐵、鋅、硒等缺乏。如果手術前三星期就給予上述幾種營養素補充,所謂高風險的老年、肥胖、減肥者,其傷口癒合風險會趨於正常!
也就是中國人常說「吃什麼補什麼」不一定正確,正常人不需要忌口,有風險的人要尋找營養專家,針對方向術前開始補充才能促進傷口癒合!
劈腿潑酸
劈腿潑酸
聯合整形外科診所
林靜芸醫師
最近發生一起疑似男同性戀不滿對方劈腿,致潑酸傷人的社會事件,這新聞上了各報的頭版。其實失戀潑酸事件每天都有,但情節多簡單無奇,所以不太引人注意。
遭潑強鹼強酸,因腐蝕性極強,表皮及真皮壞死,傷口只剩皮下脂肪;少了真皮層,皮膚永難復原,只會留下疤痕;無法排汗、無皮脂腺、無毛髮。疤痕攣縮沒有彈性,使五官變形,手腳扭曲。病人就像永遠穿著一件太小,不透氣的緊身衣,痛苦不堪。
每次我為這類病人作重建手術,都感到極大困難;在我看來,這樣的傷害更勝於刀槍,真想建議政府管制強酸強鹼,避免恐怖的毀容事件!
醫界最有名的潑酸事件,發生在一位出名的台大皮膚科醫生。這位英俊的醫師同時與兩名護士交往,不知如何抉擇。有天其中一名個性剛烈的護士,約名醫談判。名醫心知,此去恐怕凶多吉少,又不得不赴約。但他很聰明地選在台大醫院舊址花園水池邊。
果不其然,雙方談判破裂,護士立即拿出預藏的強酸往名醫潑去。名醫見狀二話不說,立即往水池裡跳;很幸運地毫髮無傷,逃過一劫。如今這位名醫教授早已過世,但台大仍流傳這個處變不驚「莊敬自強」(近似台語「鑽進去自己沖水」發音)故事。並據以告誡劈腿男,分手談判最好約在水池邊,以防萬一。
如今因潑酸毀容事件多,大家談戀愛都多了一分害怕。而我曾聽過一個感人的潑酸故事,或可說給心存恨意的失意人聽。
有個女病人來找我,作潑酸後的臉部整形重建。蜿蜒滿佈她臉上的是一條條紅色猙獰的疤痕,可以想見當初強酸如何潑濺上她清秀的臉龐。女人說,因為丈夫很愛他,所以她並不在意自己的外表;會想來整形,是為了要參加三個孩子的母姊會。
女人共作了七、八次開刀整形,才使嚇人的疤痕稍稍改善。我看夫妻果然恩愛,所以也就未多問當年到底發生什麼事。在治療完畢後,女人的丈夫送台南文旦給我。反而開口問我,為何都不問是誰潑的酸?
我好奇地聽著。他說,就是他潑的。17歲的他愛上18歲柔美的她。後來感情生變,氣憤之下,他潑酸報復;她美麗的臉毀了,他則坐牢七年半。他在獄中後悔不已,自我檢討卻仍然深愛著她,不斷地寫信向她懺悔。幾年後,女孩不僅原諒了他,還嫁給了他。
婚後,他疼她如心肝寶貝。不在乎她臉上可怕的疤痕,只記得她永遠18歲的樣子。但這次看到太太為了整形除疤,受了極大的苦。他告訴我,如果時間能倒流,如果知道自己仍會娶她,絕不會潑她硫酸。但這樣的悔恨,永難彌補了。
摳臉
摳臉
聯合整形外科診所
林靜芸醫師
根據電視報導,台北市一名三十歲的男子臉上長了又紅又腫的青春痘膿包,怎麼照鏡子都覺得看不順眼,索性拿起家裡用過的針,把痘痘擠破,結果沒想到隔天青春痘不但沒好,臉部還腫得更加嚴重,甚至壓迫到鼻竇引起頭痛,就醫後才發現,原來是罹患了蜂窩性組織炎,不但發燒,臉腫,甚至有併癹「致死性腦炎」的危險,幸好在住院七天後已經沒有大礙!
擠痘痘、摳臉、抓臉很常見!臉上有食物殘渣要拍除,被蚊子咬要抓,傷口長痂皮要摳,至於痘痘、小肉瘤等違章建築,更是要用功夫來移除。
門診有二個病人讓我印象深刻:
一、47歲的女性,常覺得臉上有痘痘,她用摳的摳不掉,就用針刺,用刀片刮,用剪刀剪,造成多處傷口,傷口癒合時結痂,女人手摸覺得粗糙,再摳,再刮,再剪,搞得整個臉像被炸彈炸過一樣!
二、38歲的男性,電子公司主管,思考公事時,右手習慣性搔抓側臉,造成局部角質增厚,色素沈著,遠看像一個髒東西,主管常要見客戶,急著治療,四處求醫,卻治不好!主管最後懷疑自己得了皮膚癌!
二位病人,我問過病史,發現是自己摳臉造成傷害,女人有強迫症,請精神科幫忙治療,男人經過解釋戒除摳臉習慣,皮膚病變塗藥之後痊癒!
我們看新聞,密醫會被處罰,所謂密醫就是沒有執照執行醫療行為,雖然是自己的臉,如果摳到皮破血流,或是用到針、刀片、剪刀已經是密醫行為,必須呈報衛生局了!
注意自己的臉,維持清潔是很好的習慣,常常摳臉,可能引發感染,或是局部重覆創傷形成瘢痕,是該戒掉的行為。
傷口如何不結疤
根據台大醫院的統計,百分之三的心臟病患者,手術前最擔心的是胸前的疤痕會影響生活及自體形象。根據筆者個人的觀察,外科手術的病人,幾乎百分之百會要求傷口不要有疤,或讓疤痕小一點。
要怎麼設計這樣的疤痕呢?不妨在開刀前和你的外科醫師商量,因為每個手術至少都有兩種以上的傷口可供選擇。通常,傷口較大,手術視野較廣,開刀時間比較快,對生命的威脅比較小;傷口小,手術視野窄,開刀時間延長,麻醉時間也延長,對疾病可能有負面效果。
在過去,很多手術傷口之長,真的能以驚心動魄來形容,所幸醫療愈來愈發達,外科有了內視鏡手術,只要兩到四公分的切口,放內視鏡及相關儀器就可以拉額頭、拉臉、切膽囊或子宮,疤痕不一定是治療必須付出的代價了。
至於受傷後傷口要怎麼預防疤痕呢?很多人以為等傷口癒合了,疤痕防治工作才開始。其實,傷口的癒合是連續性的動作,人體有了傷口,組織就立刻動員修復,可分為血管期、發炎期、表皮癒合期、肉芽期及成熟期五個階段。
每一個時期的延長都會影響疤痕的成熟,所以傳統認為讓傷口結痂乾燥比較好,這是不對的。正確的觀念是必須去除傷口的血塊腐肉,維持乾淨,保持溫濕度,使傷口修復時間縮短,方能預防疤痕攣縮或肥厚的後遺症。
為母點痣孝感動
為母點痣孝感動
聯合整形外科診所
林靜芸醫師
中國人不知道什麼原因特別會長痣,我每次出國,觀察各色各樣人種,結論是中國人果然是古老的民族。繼承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每個人多多少少有一顆痣,每顆痣也都必然有它的持別意義。
整形門診一般是女病人超過男病人。來點痣的人男病人卻比女病人多。我不知道是男人比較容易長痣還是男人的眼裡容不下一粒痣。男人點痣,幾乎百分之百為了自己。鼻樑有痣代表中年財運不順,眼尾有痣妨礙健康,脖子有痣可能自殺,臉頰有痣容易分心。這些壞痣普遍不受歡迎,至於桃花痣、好吃痣、長壽痣絕對動不得。我沒學過命相學,這幾年由於點痣間接學到了中國人的人生哲學。很多病人問我:「痣點掉,厄運是否去除了呢?」我的觀察厄運本來就一半是自己造成的,心中疙瘩消失,作事努力,自然容易成功。光靠點掉一小顆痣就能躲過什麼災難大概都是騙人的。
點痣這麼久了,最讓我感動的是一個十四歲的男孩。有一天我在看門診,當時病人很多,男孩要求掛急診。護士看男孩只是要點下巴一個小痣,叫男孩按照順序來。男孩急得哭起來,一直嚷著:「我的媽媽在加護病房快要死了!」男孩哭得太大聲,我只好請他先進來診察室,我說:「下巴的痣等媽媽病好了再來點也可以,你那麼急幹什麼呢?」男孩說媽媽得的是肺癌,從知道診斷到現在只有二個月,今天加護病房通知說母親昏迷病危,男孩著急,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就去醫院附近廟裡拜拜,廟祝告訴他,他的下巴有一個痣,難怪母親會生病。男孩離開了廟就從中壢一路飛奔來找我。他說他不怕痛,求我把下巴的痣點掉,好讓他媽媽恢復健康,我問男孩:「你的父親呢?」他說父親去年得肝癌去世了!男孩鳴咽著問我:「阿姨,假如我早一點來點掉這顆痣,我媽媽說不定就不會生病了!」
讀醫學篤信科學的我,在那一剎那間忽然相信我只要點掉那顆作怪的痣,男孩的母親會在加護病房裡醒來,那一天,我替男孩叫了計程車送他回去。站在門口,看著男孩沒入一群車陣中,我發現診察室外面天空好藍,行道樹開滿了木棉花,不知怎的我很有把握男孩會再見到他母親,這是一定的,畢竟是這麼有孝心的一個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