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整形外科
木偶紋與嘴邊肉
熟齡的人難免有皺紋,抬頭紋代表智慧,魚尾紋代表愛笑,法令紋代表威權,大家勉強可以接受,木偶紋是最後出現的皺紋,成語說最後一根稻草可以壓垮駱駝,熟齡男女平常可能不注重外表,發現自己的木偶紋,免不了會為了年華逝去,時不我與而傷悲。
木偶紋分好幾種,最淺的只有細紋,是由於口角壓下肌的作用造成,常見於生活壓力大,經常用力閉嘴的人。如果老化造成顏面骨骨質疏鬆,上下牙齦長度變短,臉頰鬆弛,形成嘴邊肉,木偶紋會變成木偶褶。年輕時的倒三角臉(鵝蛋臉或瓜子臉)變成正三角臉,老態就正式成形。最嚴重的木偶紋是唇周失去支撐(例如全口假牙)。上下唇開口的唇裂,從年輕時的嘴角上揚變成嘴角下垂,與木偶紋連起來,遠看很像嘴唇向下裂開,塗口紅時,色彩會擴到木偶紋,一付吃飽沒擦乾淨的模樣,造成當事者的困擾。
木偶紋與嘴邊肉位於臉部的下端,處理上很複雜,僅就成因分別解釋:
- 口角壓下肌過度運動:可以打肉毒桿菌,或從口內作肌肉截斷術。
- 嘴邊肉下垂:需拉臉,作表淺筋膜懸吊。
- 深層脂肪增生:需作頰脂肪懸吊,以及局部脂肪褶疊。
- 下巴發育不全:先天小下巴容易形成嘴邊肉,增強下巴可以改善。
- 深層頸部組織下垂:頸部的擴頸肌下脂肪、二頭肌、頷下唾腋腺下垂,正面看起來像是嘴邊肉,如果只作臉部的處理,會得不到效果,需作深層頸部處理才能改善。
為什麼東方人喜歡酒窩
酒窩跟雙眼皮一樣,是東方人特有的整形(印度及阿拉伯偶而也有),放對地方的酒窩,確實有畫龍點睛的效果,笑的時候,笑意盎然,也會顯得年青。
東方人適合作酒窩,其實是有解剖學的根據,臉部可以分為固定區域及表情區域。所謂固定區域指的是側額、太陽穴、耳前,幾乎沒有動作。人們常以圍巾或各式各樣方法包裹自己,只露出表情區域,讓別人辨識並與人交流。所謂表情區域指的是眼、鼻、口等區域。眼睛可以看,鼻子可以呼吸,嘴巴可以吃,更重要的是能作表情。臉頰在下顎骨附近是固定區域,到了眼尾才變成表情區。西方人臉長而窄,東方人臉短而寬。西方人臉窄,表情區也窄,東方人臉寬,表情區也寬。年齡增加表情區深層脂肪變厚,V臉變型,會顯老態。
天生的酒窩是口角外側微笑或說話時出現的圓窩,是由於笑肌筋膜與真皮下層有纖維相連。酒窩的整形是在表情區中心點,製造一個表皮與笑肌的連結,動嘴或笑的時候,表情區分成二半,視覺上笑得很有誠意,且臉顯出V臉變瘦,會有年輕及變美的效果。
有些人表情區的臉頰較寬,法令紋或是木偶紋較深,作個酒窩或梨窩就能改善,也是這個道理。
想要有酒窩可以自己先用痘痘貼選好地方,製作方法分為縫合式與切割式。縫合式比較簡單,但是有15%機會脫落。切割式由口內製造肌肉與表皮連結,缺點是不笑也有凹陷。雖然可以自體脂肪移植來補救,一般還是建議縫合式,結果較自然。
眼袋應該如何去除
眼袋是下眼皮澎出的袋子,一般認為是鬆弛的皮膚加上脂肪的囤積。傳統的眼袋手術以切皮抽脂為主,強調脂肪要抽乾淨,皮膚要切足,下眼皮才能拉緊變平。
這種眼袋手術大約70%的人會滿意,30%的人不滿意,15%的人可能下眼皮下移或外翻,臥蠶消失,細紋增加,眼神變凶。
因而眼袋手術一直是整形外科的辯論題,有人認為眼皮的脂肪鞏固中層,保守抽取脂肪並回填淚溝才能改善結果,可惜此種方法,脂肪可能壞死,可能延遲癒合,而且附帶的外眥懸吊可能使眼睛變型。美國的蘭伯斯教授追踪數百人的臉孔老化,發現淚溝並不會隨著年齡下垂,例行性外眥懸吊沒有必要。而澳洲的布萊恩醫師以解剖的經驗證實,明顯的淚溝是由於眼輪匝肌的源頭與皮膚骨頭間的中隔混合,只有60%的人呈現此種分佈。也就是說並非每個人需要處理淚溝。
眼袋與其他身體部位類似,以凸肚來比喻,有的人只要抽脂;有的需要抽脂加切皮;有的需要切皮,抽脂,縫合筋膜;而有人還須自體補脂,創造六塊肌。
最新的眼袋手術採取客製化處理,眼睛健康的人建議內開(從結膜),尊重眼輪匝肌而且避免疤痕;需要切皮或是結膜容易水腫的人採取外開;想要保持臥蠶的人避開鼻側的神經。單純眼袋仍可以抽掉脂肪;淚溝明顯的需要剝離筋膜並回填脂肪;中臉鬆弛的可以作自體脂肪綿密移植,增加骨頭的體積及高度,加上幹細胞促進膠原蛋白增生,有中臉拉提的效果。
此種手術尊重解剖,維護功能,尋求最小的傷害,最大的改善,能夠順利癒合,快速恢復,改善眼神,平均三天可以見人,一星期可以社交,是熟齡族最常作的手術。
新的肚臍眼
胎兒在母親肚子裏時,利用臍帶和母體相連,臍帶剪掉後的痕跡就是肚臍。華人對於肚臍有許多迷信,包括「肚臍挖太乾淨容易感冒」、「肚臍連接內臟與腸道」、「肚臍是財庫(台語的臍與財同音),不要洗才不會漏財!」
解剖學上肚臍只是人體的凹陷性疤痕,沒有可證明的功能。肚臍的迷信並沒有科學根據。
肚臍對於腹部的外觀有畫龍點睛的效果。近年來的腹腔鏡手術,以肚臍掩藏傷疤,更是增加肚臍的重要性。
有一種服裝叫做露臍裝,有一種舞叫做肚皮舞,擁有漂亮肚臍的人比較吃香。美學上T型肚臍眼較漂亮,肥胖的人肚臍眼受擠壓變形,劇量減重或是多次生產,肚皮垂贅,肚臍眼轉成水平,作過腹部手術肚臍眼牽扯變形。T型肚臍眼代表一個人腹部年輕而且健康。
好看的肚臍眼應該位於腹部上下直徑55/100的位置,太高或過低,都不好看。以前的腹部整形,強調將肚臍復位,由於周圍有疤而且膚色不同,效果不好。最新的觀念肚臍只是凹陷性疤痕。在作拉肚皮手術、肚臍疝氣手術時,可以專注作主要的手術,例如腹部肚臍疝氣,需要修補分離的腹直肌筋膜,可以剪掉舊的肚臍方便筋膜縫合,最後再製造新的肚臍,不但位置可以調整,疤痕可以掩藏,形狀也比較漂亮,畢竟肚臍眼只是一個放對位置的凹陷性疤痕,可以就地取材重新創造。
臥蠶為什麼迷人,你可以如何擁有臥蠶呢
臥蠶,西洋人稱肉捲,即眼睛下方,緊鄰睫毛下緣,微微隆起的部位。微笑時會更為明顯,寬度大約4至7毫米,完美比率佔眼睛大小的0.38-0.41左右。面相學上認為有臥蠶的人易招桃花。
古今中外臥蠶都是迷人的象徵,西方人徵模特兒,眼睛大小不太重要,臥蠶很重要,模特兒走秀,無法說話,靠臥蠶傳達魅力。華人尤其喜歡臥蠶,臥蠶的女孩擁有甜美的笑容,能夠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難怪經常有「桃花」。
韓劇的女主角常有臥蠶,台灣有一陣子流行作臥蠶,以自體脂肪、玻尿酸等填充物,注射在下眼瞼睫毛下緣,產生固定型的臥蠶。解剖學上臥蠶是眼瞼眼輪匝肌,眼輪匝肌是眼框周圍輪狀肌肉。分為眼瞼部,中隔部以及眼眶部。眼瞼部負責眨眼,中隔部負責閉眼,眼眶部負責瞇眼,講得直白一點,就是一個人如果生活幸福,表情單純,只需眨眨眼,眼輪匝肌只有眼瞼部會肥厚。如果生活困苦,常須用力閉眼,甚至皺眉作出不同意、憤怒、悲哀、苦惱的表情,中隔部眼輪匝肌會肥厚(常讓人誤會是眼袋)。如果整天瞇眼苦讀,常看3C產品、長期熬夜、或咬牙切齒用力瞪人等等,眼眶部眼輪匝肌肥厚形成顴骨袋或印第安紋,一付疲累至極,凶剎肅穆的表情,當然不會迷人了。
眼袋手術尤其外開時容易傷到臥蠶肌肉的神經,如果想要保留,需避免鼻側傷口,尊重該側的顏面神經,眼袋去除之後,換上迷人的臥蠶,有雙倍加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