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整形外科

聯合整形外科

週三, 10 七月 2024 01:07

臉部的抗老愈早開始愈好

美國整形外科醫學雜誌的論文報告,40至50歲拉臉的病人,術後平均可以維持20年,50至60歲拉臉的病人,術後平均維持10年,60歲之後才作拉臉的病人,術後維持小於10年。而美國梅約診所的長期追踪發現,拉臉的病人平均壽命比一般人多了10年,這二篇報告指出一個重點,年輕的外表有助生活品質與生命長度,而且愈早保養的效果愈好。

臉部老化包括結構性例如太陽穴及眼窩凹陷,表情例如魚尾紋,楊婆婆紋,皮膚狀況例如細紋斑點,以及頸部的火鷄脖子、脖紋等等。老化的臉給人滄桑、疲累、生氣、鬱卒的印象。臨床的觀察二個雙胞胎,如果生活際遇不同,臉部老化的速度也不一樣。

僅就各種臉部老化的原因分析其預防;

  1. 皮膚:皮膚老化有內在及外在的原因,內在與遺傳有關,外在與紫外線、環境有關,平常須注意防曬,清潔,保濕。值得提醒的是血糖控制不良,膠原蛋白糖化皮膚容易鬆弛,而香烟的尼古丁影響皮膚屏障的完整性,容易產生細紋,最好儘早戒煙。
  2. 骨骼:老人的頭骨上下變短,左右變寬,前後變長,尤其中臉部長度及凸出度減少,使臉部顯老,應該儘早牙齒保健,存骨本預防骨質疏鬆。
  3. 筋膜:筋膜源自骨骼透過肌肉、脂肪至皮下固定臉部結構!年青人的筋膜富有彈性,老人的筋膜鬆弛,造成臉部區塊化產生眼袋、印第安紋。預防筋膜鬆弛應避免忽胖忽瘦或是壓力造成筋膜彈性疲乏!
  4. 地心引力:地心引力是老化的一個原因,應該注意休息,避免過勞。
  5. 軟組織消風:深層脂肪萎縮是老人臉部瘦削的原因,最好注意營養,預防肌少症,避免失眠及劇量減重。

張教授在大學教歷史,替許多名人寫過回憶錄。長期訪談讓她對老者有很深入的觀察,她的結論是充滿勳章的房間、留戀過往的心境,是衰老的推手。張教授六十歲的時候,攬鏡自照發現眼袋及法令紋讓人老,與她年輕的心境不符。她接受拉臉手術,術後看不出年齡,更重要的是彷彿重新充電,接了許多演講,簽了出書計劃,還預計與丈夫坐遊輪渡假。

王小姐是廣告公司的設計總監,喜歡完美,追求無瑕。她有運動的習慣,曬很多太陽。55歲時她也去拉臉改善臉頰鬆弛、嘴邊肉以及木偶紋。同事說王小姐拉臉之後,個性改變,原本整天繃著臭臉,嫌東嫌西。拉臉後活力十足,經常笑臉迎人。

楊先生及楊太太是企業經理人,夫妻都喜歡小孩,常帶孫子四處旅遊。楊先生在68歲、楊太太在63歲時拉臉,他們的動機是希望在職場上顯得年輕有精神,帶孫子出門時有自信。

美國梅約診所最近發表報告,追踪拉臉的病人,發現拉臉病人的壽命比平均壽命多了十年。心理學家作拉臉病人的心理測試,發現病人整形的動機除了變美以外,希望看起來順眼,社交場合與別人一樣年輕漂亮,職場上專業而且有精神。拉臉手術之後的心理測驗更顯示快樂度以及信心度改善。以前認為「女為悅己者容」,甚至習以為影星、歌手、八大行業、小三或是丈夫外遇的女人才需要整形。從這份報告看來,現代人整形是為了自己,對自己的身體負責。

人類壽命延長之後,拉臉與其它改善生活品質的醫療包括白內障手術、心血管支架手術等等需求增加,臉部的抗老化是醫美成長最快的領域。

年輕人的臉皮膠原蛋白及皮下脂肪豐富,五官功能正常,給人天真有活力的印象。老人骨質疏鬆,五官退化、肌肉緊張、脂肪萎縮,出現皺眉紋、法令紋、木偶紋、眼袋、顴骨袋、楊婆婆紋,加上眼尾下垂,臉頰鬆弛,給人疲累滄桑的感覺。

精神科研究,憂鬱症的病人,以肉毒桿菌注射消除皺眉紋,對病情有幫忙。原因是人類會回應別人的期待,憂鬱的病人去掉皺眉紋,別人覺得不憂鬱,病人會相應作出不憂鬱的行為。

動物在群體生活中,為了降低被攻擊或疾病等風險,學習避開老衰、年邁的同伴。我們的基因帶著此種智慧,潛意識排斥老人。老人拉臉之後自我感覺良好,加上旁人目光改變,自然增加正面能量。

美國梅約診所統計,拉臉病人比平均壽命增加十年,應是多項因素作用;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先進的醫學照護等等。容貌變年輕,可以延長壽命,這是首篇論述。外表會影響壽命長度,值得提醒老人們注意。大家即使不作拉臉手術,也有足夠的理由,把自己打扮得年輕有活力!

週三, 10 七月 2024 01:07

我可以「微整」嗎?

陳先生70歲,是公司的總裁,典型的工作狂,行程緊湊滿腦子待辦事項。談到外貌,他與大部份男人一樣,只懂洗臉,沒用過任何化妝品。陳先生的事業龐大,常上媒體。陳先生不喜歡報紙或者電視上的自己,明明不老,鬥志高昂,畫面上卻是滿臉皺紋,皮膚鬆弛的老頭。陳先生想知道自己是否可以「微整」?!

翠蘭與同學感情很好,過了50歲,同學會次數增加。翠蘭覺得有人變美,有人沒老,懷疑她們作了微整。翠蘭更年期之後,突然蒼老,她想找專家請教是否可以微整。

60歲的美玉在市場擺攤,大家公推她「市場西施」。這幾年逛傳統市場的人口減少,生意難作。常有客人勸她「打算作到幾歲呢?!該退休了!」美玉很受挫折,想去諮詢微整。

年輕美麗是大家的夢想,傳統社會無法接受整形的人工美女。「微整形」風行之後,民眾觀念一百八十度轉變,這幾年幾乎大家都想了解「我可以微整嗎?!」

 

作者謹將個人的經驗歸納如下:

  • 微整是醫療:微整不是燙髮也不是作臉,微整與白內障手術,心臟血管支架手術類似,是對抗老化的醫療行為。
  • 微整無法抗老化:對抗老化最基本的方法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 微整的效果難以持久:老化是持續開動的程序,微整之後老化繼續進行,微整的效期指的就是效果被抵消時。
  • 微整無法取代美容手術:微整的「微」代表「少」,如果以過時的裙子來比喻臉部老化,微整可以撫平皺摺(電波、音波、肉毒),重現布料的光彩(雷射),改善布料的厚度(填充物)。微整無法解決裙子太長(必須手術剪短)的問題。
  • 微整的效果與身體的健康成正比:失眠造成的面部疲累,或是缺牙造成的臉頰凹陷,無法只作微整來改善。
  • 微整的效期與生活方式有關:例如肉毒桿菌治療皺眉紋,效期從二個月至一年,常用3C產品、過勞、疾病等等會提早消耗肉毒桿菌的效益。
  • 選擇微整或手術:微整的費用如果以時效考量,是美容手術的數倍。微整由於低疼痛、少傷害、低恢復期,受到歡迎。消費者決定微整時,應設定目標及預算,尋找專業醫師充分溝通。我們以眼袋來比喻,微整治療主要填充臉頰,掩飾眼袋;美容手術則是除去眼袋,二者各有優缺點。消費者應衡量眼袋種類、經費、恢復期、療效、持久度等等,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治療。
  • 微整有多種:微整內含各式各樣的治療,有些治療效果明確。例如肉毒桿菌,相對低價位,療效確定,可以稱作省錢微整。有些治療例如電波、音波,號稱作完治療沒人會發現,相對高價位,適合保守的有錢人。
  • 尊重微整本質:英語提到微整強調Less is more;意即少即是多,千萬不要貪多,肉毒桿菌打到滿臉僵掉,或者玻尿酸打到臉變雕像。
週三, 10 七月 2024 01:06

老還可以分真的與假的

84歲的焦先生這幾年老得很快,眼窩凹陷,人變矮,個子變小,話變少。焦太太最大的困擾是二人一起出門,焦先生走路很慢,身體前傾,蹣跚歪斜,腳上的皮鞋看似隨時可能脫落。焦太太性子急,會催人,焦先生乾脆不出門,整天宅在家裏。

焦先生眼皮下垂,明明在看電視,常被孫子以為在睡覺,替他關電視。他的眼睛用盡力氣睜開也只有一條縫,常抱怨二旁的物體看不清楚,眼睛容易疲勞,感覺痠澀脹痛,眼科檢查裸眼視力只有0.1,醫師說是老化現像。

焦太太之前割過雙眼皮,眼睛變大。建議先生作眼皮整形,兒女全部反對,理由是父親年紀已大,心律不整,體力不好,風中殘燭,外觀不重要了。

焦太太陪先生來看我的門診,焦先生專精機械,在大公司作到總工程師退休。焦先生了解提眼肌縮短術可以在充分準備之下局部麻醉進行,自己決定接受手術。術後的焦先生眼睛完全睜開,配戴眼鏡,視力進步到0.6,他說周遭變亮變清晰,對自己的信心恢復,走路變穩,身體挺直,焦太太陪他每天出門運動,食慾變好,肌少症改善,心律不整消失,親戚朋友說他之前是老焦(掉),現在是老帥(哥)了!

蔡媽是退休國中教師,出名的能幹,兒女也都很有成就,蔡媽74歲時丈夫過世,家人一團亂,安定下來發現蔡媽變了一個人。她忘記自己有沒有吃飯;一天打無數通電話問兒子銀行存摺在那裏;出門迷路被警察帶回家。生活沒了軌道。孩子們認為是因父親過世,母親無法接受以致快速老化,請了一個外傭來照顧。

蔡媽的症狀時好時壞,兒女聽說老人失智最後會不知如何吃飯,不知何時睡覺,兒女作了最壞的打算。

那年冬天流感肆虐,蔡媽發高燒被送到醫院,醫院檢查,意外發現蔡媽甲狀腺素過低,開藥補充,蔡媽燒退之後人變清醒,指揮外傭作東作西。體力恢復之後,她嫌外傭煮的不好吃,自己下廚煮給外傭吃!並且恢復以往的活躍生活。兒女們驚覺母親是甲狀腺低下造成的失智,後悔沒有提早帶母親去檢查。

「老」在現代被認為是進行性、無可救藥的衰敗。這種觀念可能帶來誤判,「老」如果指的是器官組織老化確實難以逆轉,「老」如果指的是症狀,就必須謹慎處理。例如,走路蹣跚歪斜可能是平衡不好、關節疼痛、肌肉無力、視力不佳、周邊神經病變、中風、巴金森病、害怕摔跤等等。失智症可能是中樞腦神經退化、血管形失智,或其他因素,包括營養失調、顱內病灶、新陳代謝及電解質失調、中樞神經感染、藥物或其他中毒等等。許多造成老化或失智的疾病,對症治療就能完全逆轉,值得提醒長輩的照顧者注意!

讀大學的威宇左臉有一處凹陷,局部觸摸,只剩骨頭,講話或是作表情單側臉皮被困在凹陷處,二側不協調,造成威宇生活上的困擾。威宇印象中,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曾經單邊臉腫,流膿,看醫師打針吃藥,折騰許久才痊癒。母親的說法是「臉頰的肉被細菌吃掉了」。威宇聽說現在整形很發達,想了解自己的問題可以如何解決。

多種原因包括先天感染、腫瘤切除、創傷等等,可能造成臉部缺損,局部凹陷。威宇的母親形容凹陷說是「肉被細菌吃掉」,母親沒有解剖概念,肉指的並不是肌肉,應該是「組織」的意思。

臉部缺損依照層次分類損失的可能有皮膚、皮下脂肪、肌肉、骨骼等等,如果功能完全喪失例如單邊顏面神經麻痺,必須顯微血管縫合,移植肌肉;如果只是外觀重建,單純填補凹陷,脂肪移植是手術的首選。脂肪用來作填充物,除了增加體積,預防黏連,還能帶來幹細胞,增加局部血流,改善皮膚質地。

脂肪移植可以選擇多次注射,也可以一次性移植。一次性移植,如果範圍較大,需要作顯微皮瓣,確保脂肪存活。如果範圍不大,可以作塊狀脂肪移植,好處是手術較簡單。威宇的臉部缺損,經過評估,功能無礙,重點是局部的皮膚與骨膜黏連,形成凹陷,需要重建體積。由於威宇年輕,局部供血良好,所以選擇鼠蹊部的脂肪作塊狀移植。傷口癒合之後達到外觀改善的效果。

移植脂肪長期追踪,雖然可能纖維化及鈣化,但是填補效果穩定。需要注意的是體重如果劇量增減,移植脂肪也可能變動,最好避免。

第 37 頁,共 12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