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整形外科
孩子該注重課業或是家庭聚會呢?!
淑芬有二個小孩,分別是小六與國二,夫妻上班,由公婆幫忙照顧。婆婆重視教育,花心思監督課業,孩子學校成績很好,婆婆認為小孩用功唸書,順利升學,將來必能出人頭地。
婆婆教育孩子在家裏不必幫忙家事,只要專心課業!逢到考試,親戚朋友來訪,婆婆吩咐小孩不用打招呼,關緊房門念書。
淑芬是宜蘭人,當地習俗每年三月三日殺豬公大拜拜,所有親戚都會參加,今年輪到淑芬家主辦。淑芬計劃帶二個小孩回去,宜蘭的許多鄉親,淑芬婚後就沒機會碰面。二個小孩可以見到許多表兄弟姊妹。而且殺豬公拜拜的禮俗,也值得小孩了解。
大拜拜前二星期,婆婆發現孩子學校行事曆寫著當天月考。婆婆認為月考不可缺席。淑芬娘家打電話來確認人數,婆婆強調,孩子無法參加。那知道淑芬去學校替孩子請假,月考缺考,回家鄉吃拜拜!婆婆知道後大怒,婆媳關係惡化,婆婆認為淑芬不關心孩子的課業,以身作賊,教育孩子躲避學習。淑芬認為婆婆小題大作,要讀書機會很多,殺豬公拜拜很久才輪一次,二個人僵著!孩子不知道該聽誰的。
美國哈佛大學衛生系主任阿列博克研究〝人怎樣才能健康/成功/幸福〞,他提出了一項計劃從1938年起,追踪268名青少年,76年後發現真正能影響幸福的是健康的人際關係;童年被愛,能愛人,有溝通能力,能夠建立親密關係的人,有較大機率是人生勝利組。
人的一生無論多麼成功,多麼富裕,如果沒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內心會孤獨,會憂鬱!這時再大的成就,再多的財富,都無法帶來幸福。相反的人際關係良好的人,活在溫暖的感情世界,有足夠的正能量努力向上。有成就時由於與人分享得到加倍的快樂,即使受到挫折也因為有人鼓勵,痛苦減少,較快能夠再出發!
台灣從日治時代推廣教育,社會的菁英多是教育制度的優勝者,民眾普遍認為讀書是最簡便的成功捷徑。小孩顧課業最重要,但是哈佛大學的研究;學校的成績並不是人生幸福的保證書。
社會是大學校,家族是與自身相近的實驗組。小孩參加家庭聚會,了解先祖的歷史,觀察自己的基因優點,缺點,親戚如何相處,如何經營家庭及事業,這些經驗比課堂裏的知識實用!
外國常見到父母帶著求學中的孩子在旅行,他們不在乎兒女一個月甚至一學期沒上學,畢竟課本的學問是死的,與家人在一起得到的學問是活的,課本的學問,隨時能讀,家人在一起的時光不好好把握,稍縱即逝!
美麗是膚淺的嗎?
醫美診所常見的對話是這樣的:
消費者:「我的額頭及眼尾要打肉毒,蘋果肌打玻尿酸。」
醫師:「喔!」
消費者:「效果好嗎?」
醫師:「劑量夠,效果就會好。」
消費者:「費用怎麼算呢?!」
醫師:「肉毒一個單位二百元,玻尿酸1c.c.一萬八千元。」
消費者:「我二樣都作,應該打折,別家診所買一送一吔。」
接下來是典型的市場殺價……!
據說美麗是膚淺的,醫美是一種精品,沒有學問,事實是如何呢?!
瑛玉17歲結婚,生了兩個小孩,25歲離婚,30歲再婚,男人小她4歲,在電子大廠上班。二人有一個女兒,很早就表現音樂天分。瑛玉全職照顧女兒,早晚接送,讓她讀音樂資優班,四處拜師學琴藝。男人在公司表現很好,晉升主管,常有機會帶瑛玉出門應酬。
瑛玉察覺自己的老態,開始花錢整形,她的臉打過肉毒桿菌、玻尿酸,作過電波拉皮、音波拉提,花了一大筆錢,卻還是一個腫臉配上無神的眼睛,鬆弛的臉頰與雙下巴,典型的歐巴桑。加上人矮、圓桶肚、蝴蝶袖,與俊帥的丈夫實難登對。瑛玉參加減肥班、作針炙、埋線和吃中藥,都不見療效。她沒自信,情緒起伏,無法專心、人也焦燥,常覺頭暈想吐。早上開車送女兒上學之後就疲累得須上床睡覺,下午才有力氣出門接小孩。白天睡覺,晚上失眠。家人帶她去看精神科,被診斷是憂鬱症。只得服用抗憂鬱以及安眠藥。
所以,瑛玉有機會就去作醫美。有的治療完全無效,有的效果很小,而且效期很短。瑛玉的丈夫看著她投入大筆資金胡搞,帶她來看我。
我的檢查瑛玉屬於「皮鬆」形,全身各處都有贅皮。其中胸部及腹部比較厲害。胸部隆乳加腹部拉皮,應可以改善。
但事前要問診,標準的病歷包含病人主述,過去史,家族史,身體檢查。結果問出,她父親48歲中風過世 。身體檢查,瑛玉身高156公分,體重60公斤,BMI:25,稍微過胖。嚇人的是血壓210/120mmHg,大大超標。瑛玉聽朋友說,高血壓一旦吃藥就必須終身服藥,拒絕治療。但是高血壓作手術會有風險,想要整形的瑛玉最終在我的堅持下,接受專科醫師的診治。血壓改善,控制在120/80mmHg(正常範圍),順利完成隆乳及拉肚皮的手術。
術後的瑛玉胸部變挺,腰部變細,更重要的是臉變小,眼睛明亮有神,臉皮有彈性,氣色很好。一天她穿著漂亮的衣服,神情愉悅來看我,她說按時服藥血壓控制之後,白天不會疲累,已停掉抗憂鬱及安眠藥。她早睡早起,每天運動,三餐定時定量,體重掉不下來,但肌肉結實,皮膚變緊,蝴蝶袖也改善了。
事後檢討瑛玉的症狀有二個原因,懷孕生育造成胸部萎縮,腹部鬆弛;血壓太高,腦壓升高,週邊循環不良造成臉腫、疲倦、肌肉萎縮、皮膚鬆垮,對症治療終讓瑛玉有完美的結果。
除了高血壓以外,還有許多疾病會改變外貌及身形。現代人重視外觀,常選擇醫美治療,我們從瑛玉的案例學習,醫美與傳統的醫療相同,必須診斷正確才能有效治療!美麗的學問很深;並不膚淺!
不能只想省錢
65歲的麗珠與鐵民去參加婚宴,當天是同學嫁女兒,有許多老朋友。麗珠精心打扮;黏假睫毛、塗眼影、穿禮服、蹬高跟鞋。晚宴氣氛很high,鐵民剛開始以需要開車為理由擋酒,但是勸酒的太多,鐵民還是喝了不少。晚宴結束,鐵民無法開車,想坐計程車回家!麗珠認為車子放在停車場,一個小時七十元,加上今晚及明天的車錢,堅持由她開車回家。
麗珠駕駛技術不好,鐵民平常不坐她開的車子,當時喝了酒沒有爭辯。
麗珠有200度的小近視,眼鏡放在皮包,這天拿的是赴宴用的小包包,沒帶眼鏡。她人矮,穿了三吋高跟鞋。夫妻去地下停車場開車。停車場的閘門設在坡道末端,麗珠繳完停車卡,必須上坡起步轉彎離開。她的高跟鞋鞋底很厚,她輕踩油門車子沒動,稍微用力,車子才移動到路口。時候已晚,巷道昏暗;麗珠近視,假睫毛擋著,沒看到轉彎號誌,穿著高跟鞋的腳用力踩油門,車子往前暴衝,保險桿掃到對向人行道摩托車。一堆摩托車有壓碎的、有斷頭的、有缺尾的,鐵民的車頭也毀損,那次的意外鐵民賠償了將近六十萬元,幸好二夫妻沒有受傷。
鐵民對於麗珠這種只想省錢的個性很頭疼。麗珠是窮苦人家的女兒,從小節儉,鐵民當年就是欣賞這點才娶了她;婚後麗珠發揮省錢的功夫,鐵民才能安穩的退休。現在鐵民年紀大了,覺得沒必把錢看得那麼重。他想捐款幫忙弱勢,麗珠罵他沒資格;朋友請客他想回請,麗珠不肯;二夫妻去採買,需要運費的,麗珠全部拒絶,自己扛回家。鐵民有一回扛太重,脊椎椎間盤移位,坐骨神經痛了半年!出門去玩,人都到了遊樂園門口,麗珠看到入場費,翻臉走人。鐵民留在門口,一個人進去怕麗珠生氣,跟老婆離開又違背自己心願,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戰後嬰兒潮的這一代生於憂患,只想省錢不敢享受,儲蓄才有安全感。他們當年的打拼造就台灣今日的繁榮。古人說節儉是美德,現代人卻強調消費,認為消費才能促進流通、增加就業、提高國民所得。台灣的財富握在嬰兒潮世代的手裏;他們提高消費才能振興經濟。
節儉是美德的觀念,在全球暖化、資源短缺的現在;節儉指的是尊重自然資源而不單是儲蓄致富;年輕的時候有的是體力、時間;也許可以省錢;年紀大了,該衡量健康、安全、歡樂、人際關係、金錢孰輕孰重;俗語也說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健康高於財富;有了健康才擁有一切;不怕錢少,只怕死得早,尤其有了年紀,不能只想省錢。
我為什麼老是「忘記」
滿妹的丈夫開計程車,台北大街小巷穿梭了三十年。62歲開始記不住客人要去哪裏。一趟旅程問三、四次才能開到目的地。有回早上出門,忘了回家的路,被警察送回來,醫師診斷丈夫得了失智症,不適合開計程車!
滿妹在麪包店上班。老闆娘負責算帳,發員工薪水。老闆娘65歲以後,晚上算帳,帳目經常不符。老闆娘懷疑員工偷竊,上班氣氛烏煙瘴氣。每月月底該發薪水,老闆娘經常忘記,員工提醒之後,她當月卻發了二次薪水。老闆娘去看醫師,也被診斷是失智症!
滿妹自己也忘東忘西;年輕時看了好幾遍梁山伯與祝英台的電影,最近忘記主角的名字,想了一個月才想起來是凌波與樂蒂。女兒託滿妹這星期二去幼稚園接孫子,滿妹早上還記得,下了班卻直接回家。滿妹每天早上要吃一顆高血壓藥,她經常忘了有沒有吃,滿妹害怕自己也是失智症,去醫院檢查,結果卻正常!
隨著人口老化,失智症快速增加,許多人對「忘記」產生恐慌。並不是每個記不住事情的老人都得了失智症。大腦的老化與塞車的高速公路一樣,有減緩的現像。大腦的容納有限,無法把握每件資訊,「忘記」與「記住」對大腦功能而言同樣重要。老人思考或學習比較慢,但是老人過去的經驗豐富,人際關係較廣,在判斷情勢或是解決複雜問題時,比年輕人厲害。人類從遠古時期碰到困難,就請教族中「老人」,其實是有道理的!如果以字典來比喻的話,年輕人是小字典,反應迅速,但是資料有限,老人是大字典,反應比較慢,但是資料豐富。美國的老人失智協會解釋說:「每個人都可能忘了車子放那裏,但是忘了車子長什麼樣子才該看醫師!」
至於健忘的老人,除了運動、注意營養、照顧心臟血管、終身學習之外,生活上有些小撇步,可以治療「健忘」:
1. 建立行程表:記錄任務(打電話、付帳)及約會;行程表放在顯眼的地方(主婦可以貼在冰箱門上,手機族的行程還有提醒的效果)。
2. 簡單生活:步入老年之前最該作的事是「斷捨離」,讓頭腦的目錄及存取單純,記憶效果最好。有的人皮包好幾個,每個皮包又有多層夾袋,也難怪整天在找東西。
3. 透明流程:嬰兒潮的這代人習慣防賊,常在尋找鑰匙;也有人喜歡藏錢、藏珠寶,藏到自己忘記地點!這些遊戲不適合老人。老人應該選擇透明的生活流程。物品放在固定的位置;用完之後立刻歸位。
4. 增強記憶力:一心不二用,反覆回想,記不得的事與一定記得的事串聯等等,都能增強記憶力。
時尚趨勢:女人的上圍正在縮小
國英是一家著名會計師事務所的合夥人,專長企業購併。她與大家印象中女強人不同的地方是身材豐滿。國英讀小學時胸部就明顯發育,老遭到男生偷瞄;有回校慶大隊接力,同學把棒子交給國英,國英挺胸往前衝,卻是愈跑愈慢。懊惱的國英跑到終點,發現替她加油的人全帶著詭異的眼神,國英從此不喜歡運動。
國英婚後生了二個小孩,豐滿的乳房由於體重增加更顯壯碩;衣著、生活都有困擾。每當國英抱怨,丈夫總說:「別人想求都求不到,你該感謝」,國英只能忍耐。
國英45歲開始出現失眠、心悸、焦慮等等更年期症狀。她的職位必須出差,這些症狀在出差期間會更嚴重。有回與同事去健身房,運動流汗之後,身心異常舒坦,國英從此迷上健身。她無法容忍自己異常晃動的巨乳,52歲時決定作縮乳手術,目標是成為C罩杯。
麗香是小學老師,她婚前是A罩杯,產後哺餵母乳,乳房萎縮變成平胸。她在丈夫暗示之下接受隆乳。丈夫喜歡波霸,要求醫師儘量作大,麗香成為E罩杯。丈夫很欣賞,出國常買漂亮內衣回來。使得麗香雖然懷疑自己腰痠背痛與乳房太大有關,礙於丈夫迷戀,不敢抱怨!
麗香的妹妹罹患乳癌,死於腦轉移,她的同事最近也因乳癌切除乳房。麗香警覺自己需要自我檢查,問題是她的乳房真的太少,假的太多,檢驗腫瘤變得困難。她在58歲那年下定決心,把原本裝450c.c.的E奶改為150c.c.的B奶。上圍改小之後,麗香發現健康的自己其實更性感。
國英與麗香不是特殊案例,像她們這樣縮小乳房尺寸的女人日漸增多。 好萊塢文化帶來的堅挺巨乳、深邃乳溝已褪流行,美國美容外科醫學會的統計,隆乳的平均尺寸減小。而修正性隆乳在以往多是要求增大,去年主流變成改小,台灣過去一年也有類似的統計。
專家的解釋是過去最大比率的隆乳人口是戰後嬰兒潮的婦女,她們年輕時受好萊塢文化的影響,認同波霸才性感的觀念。她們年過50歲之後,體會運動、健身、防癌的重要,認為胸部能夠作乳癌篩檢,適合慢跑、健身,比較重要。乳房過大,不僅使脊椎負擔增加,胸罩吊帶也造成肩膀壓力,乳房皮膚鬆弛,甚至局部摩擦,使皮膚過敏。何況上圍太大,選擇衣著困擾,不適合跑步,連訓練上半身肌力也變得困難。
女人的上圍在每個時代有不同的流行,中古世紀,女人的乳房是小而圓,堅而挺。法國路易斯王朝時代才出現豐滿的乳房。二次世界大戰,巨乳豐臀的女星照片撫慰了戰場中孤寂的士兵。1960年代短暫流行平胸的紙片人。1990又重現大胸細腰的時尚。時至2015年,女人重新定義性感,認為標準身材應是「健康身體是美麗的縮影」。2015年底的時尚趨勢,依我的觀察,女人的上圍正在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