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整形外科

聯合整形外科

週二, 09 七月 2024 23:22

當大奶遇上二奶

當大奶遇上二奶

聯合整形外科診所

林靜芸醫師

 

前幾天有則社會新聞,說一位氣喘名醫摟著疑似二奶走在街頭,被大奶抓個正著。兩個女人當街打了起來,互持高跟鞋鬥毆,兩個女人拿了驗傷單控告對方傷害,彼此都不願撤銷告訴,新聞從頭到尾沒有寫到男人的反應。

 

這讓我想起我在馬偕醫院任職時,醫院裡有位名醫作風很大男人,平常直言敢言,開會時聲音比院長還大。名醫看病乾淨俐落,是許多女同事的偶像。這名醫有個年輕漂亮的二奶,有一天,大奶和二奶在醫院裡遇上,兩個女人互抓頭髮打得不可開交,不過明顯地年紀輕的二奶佔上風。

 

我恰好在旁邊看得目瞪口呆。名醫接到電話趕過來時,我以為名醫會拉開二個女人,嚴肅的帶離現場。那天的狀況卻是名醫低聲下氣的央求二奶“溫柔一點好不好!溫柔一點好不好!”,大男人臨場罩不住自己的女人讓我印象深刻。

 

我當了整形外科醫師後,有更多的機會認識二奶們,常常是大奶知道丈夫外遇,先來隆乳,二奶知道大奶隆乳也跟著來整形。

 

一次有個男人陪他的女人來隆乳,非常會照料病人,貼膠布的手法全然專業。我猜想,這人八成是醫療人員。

 

誰知他笑著對我說:「林醫師,我一共帶了五個女人來給你隆乳。這筆費用在廟裏的話,夠資格在柱子上刻名字了。」哇!什麼跟什麼,外遇還想流名千古呢!

 

這真是個混亂的時代,男人沒有正義,又缺乏骨氣,二奶也不太好混!

 

有一次有個隆乳病人回診看完後躲在診間,說什麼都不肯出去。我看她吞吞吐吐地不敢講,就問她發生什麼事。她才低聲說,她是人家的二奶,大奶恰好就在外面等看診。我只好掩護她,幫她藏身,待大奶看完病走人了,她才敢走出診間。

 

最讓我感動的大奶、二奶故事,就在我家附近一家超好吃的客家餐廳。店裡大奶負責收錢,二奶負責炒菜,共同扶養兩人生的五個小孩。有次我忍不住問,怎麼沒看過家裡的男人。原來,她們以前為了男人天天吵,男人卻天天去賭錢不顧家。後來兩個女人想通了,與其為了不中用的男人吵架,不如聯合起來。就這樣,大奶和二奶趕走了男人,二個女人過著平靜的日子!

週二, 09 七月 2024 23:22

照片會騙人

照片會騙人

聯合整形外科診所

林靜芸醫師

 

美國整形外科大師康瓦斯是整形外科「聖經」教科書的著作者。在上個世紀末,人們曾問他,20世紀整形外科最偉大的發明是什麼?本來人們預期會聽到「抽脂」或「內視鏡手術」之類的,結果沒想到,他卻說是「柯達相片」。

 

整形外科醫師作報告,多會用照片來說明成效;因為一張好的照片就能講完所有的故事。一般的報告,原則上要附上手術前、手術中及手術後的照片;但不同的照片,效果呈現常天差地別。有的手術後照片,病人的傷口依然腫脹瘀青,有的是剛作完手術,疤痕清晰可見。有的術前病人未化妝,術後卻化得美美的,視覺效果高下立見。

 

整形方法講究安全、有效,沒有副作用,一種新的拉皮手術,如果有術前,術中照片,加上術後每年追蹤二十年,證實拉皮療效耐久而且不會造成手術部位副作用,論文報告的醫師權威及資深倍受肯定!

 

有些醫學報告的照片使用,看在內行人眼裡,其實是段數不高的技倆。在美國常叫一種醫師為江湖術士:只發表病人手術前、手術中的照片,至於手術後的模樣,常推稱病人「術後很滿意,但是搬到別州去,寄回來一張糢糊的生活照」。這在學術上,自然是不足採信且內容不夠完整的。

 

這些手法,如今更廣泛應用在商業促銷中。曾名噪一時的小蝦米成功對抗瘦身美容界大亨的案例,就是業者明顯是使用合成照片來假造美胸的欺騙手法。而最近一些化妝品廣告,更令人吃驚,因使用前後差異之大讓人相當震撼。

 

減肥廣告更容易造假。有經驗的整形外科醫師都知道,同樣一個人,只要拍照時人站得遠或近、拍的尺寸大或小,就可拍出胖瘦截然不同的身材。同樣是拍魚尾紋,拍照時有笑就會眼尾夾死蒼蠅,不笑時皺紋自然「消失」了。要拍出使用化妝品後的年輕膚質也很簡單,只要事先作保溼及去角質,讓臉部局部水腫,拍起來就光滑水嫩兼無痕。更別提無所不能的電腦修片神效。

 

整形外科醫師在當學生時都修過攝影學,課堂中老師總耳提面命,當有兩張照片要作對比時,不管背景、角度、尺寸、採光等所有條件都要一致。所以嚴謹的學校如美國紐約大學就一律規定,醫學報告要使用黑白照片,避免化妝、服裝不同帶來的視覺干擾與錯覺。

 

所以我要呼籲消費者,看到坊間宣稱可變美變瘦變年輕的產品或醫療服務,都應仔細觀察,避免被商業攝影手法給唬弄了。因為整形外科醫師都知道,照片是會騙人的。

週二, 09 七月 2024 23:22

極端

極端

聯合整形外科診所

林靜芸醫師

 

在美國有個很出名的電視節目「Extreme Make Over」(極端改造),專門找一些有意整形的男女上電視,報導他們接受手術前後的心路歷程。節目初時叫做「Make Over」(改造),僅作眼睛、鼻子、下巴的整形,後來觀眾口味變重,節目改稱「Extreme Make Over」(極端改造),從頭到腳整形,觀眾可以目睹整形外科醫師像變魔術一樣,把醜人變美女,把老人變年輕。

 

最近國內有一家無線電視台也有意製作類似的節目。我雖然是整形外科醫師,但從來不認為每個人都需要整形。我認為這個節目的製作應該考慮以下幾個迷思:

 

一、節目的形態是找來各路名嘴,以主角為箭靶,極盡能事批評醜化主角的五官和身材,以彰顯整形手術之必要、凸顯手術後的戲劇效果。當事者如果瞭解這種尖酸刻薄是作秀,當然OK,當事者如果接納所有的批評,自尊心會有受強暴的感覺。

二、電視螢光幕會扭曲形象,日常生活裏很尋常的人上了電視全變成大餅臉,可以預見的是每個人都會被要求瘦臉、抽脂,問題是巴掌臉的人在實際生活裏有特別好看嗎?

三、此種節目強調外觀,但是人體的健康、功能比外觀還重要,例如鼻子過敏的人鼻孔會變大,縮小鼻孔之前應該考慮鼻過敏的狀況。

四、整形是一種醫療;美學的設計,醫療不一定可行,例如單眼皮的人如果合併斜視,割了雙眼皮,眼睛變大斜視也會變明顯,就無法藏拙了。

五、節目的製作,整形被報導成變魔術觀眾沒有看到手術後的腫脹、扭曲、變形,容易對整形有過份樂觀的期待。

六、節目強調全身改造,也就是一次進行多項手術,手術項目增加,時間拉長,手術出血、感染等等風險增加,恢復期也會拉長。

七、此種節目等同公然批評醜女,歌頌美女,對社會風氣有什麼影響,只能等開播之後大家一起來評估了!

週二, 09 七月 2024 23:22

新新人類的身材

新新人類的身材

聯合整形外科診所

林靜芸醫師

 

民國七十一年我在紐約大學醫院受訓時,見識了許多美國人特有的怪病。我告訴我的教授我不想研究怪病,因為我回台灣不可能治療這種歐美人士的特別狀況。教授說讀書很辛苦他能了解,但是醫師必須隨時準備好自己,只要行醫的時間夠長,什麼怪病都會出現的。

 

最近我總算了解教授說的話!

病人是二十六歲的女孩,女孩脫下襯衫,兩手張開,手臂從腋下至手肘垂著一塊肉,軟軟垮垮,像極了蝙蝠人。我還記得當年我在紐約看到這種病人,教授說是「蝙蝠人症候群」,原因是營養過剩。當時我心想:美國人真是能吃,連手臂也會變形,沒料到台灣也有這種問題了!

 

我讀醫學院的時候,老師強調的是各式各樣營養不良,我現在每天面對的卻是愈來愈嚴重的營養過剩:小學四年級的男生胖得無法跑步;初中一年級的女生乳房發育得像兩個大西瓜!

年輕的小姐不乏全身脂肪囤積者,不該胖的手臂、後頸、背部、腿部也都堆滿了皮下脂肪。

 

現代的新新人類挾著史上僅有的食物優勢,很有可能創造出另一種人類,未來的「人」應該不是瘦皮猴,那麼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週二, 09 七月 2024 23:19

愛我,請不要打我

愛我,請不要打我

聯合整形外科診所

林靜芸醫師

 

一個女老師瘀青著右眼來看門診,老師說她左眼有顆痣想整形。我說:「右眼是誰打的?怎麼有人敢打老師呢?」老師沒回答,只堅持要切除左眼的痣。

 

手術完畢,老師要求開診斷書請假在家休養一星期。我說:「切痣是小手術,明天上班沒問題,您請假一星期太多了吧!」老師說:「右眼的瘀青要一星期才會褪啊!」我說:「您怎麼知道?」老師忽然眼睛紅起來,哭著說:「實在是太多次了,能用來騙同事的理由都用完了,只好拜託您作個小手術,比較方便向人解釋!」老師伸手擦眼淚,我發現她的右手小指彎曲變形,我說:「這又是怎麼了?」老師說:「他拿椅子砸我,我用手去擋就變成這樣了!」老師自己說一定是上輩子欠了他的債,不然怎麼會這麼慘呢?!

 

類似以上婦女被強暴毆打造成外觀傷害的病歷佔我的門診病人3%,傷害部位以鼻子最多,其次為眼睛,臉頰以及顏面骨。由於丈夫多是以拳頭施暴,所以鈍性傷害包括眼睛出血,鼻骨骨折,臉頰血腫,下顎骨骨折等等,偶而也有狠心男人以牛排刀殺女人的臉或是以武士刀砍下女人的鼻子。不管以上那一種,整形手術都能將外觀幾乎修復。奇怪的是返診追蹤時,病人對結果的滿意度與客觀外表無關,而是與追蹤當時的雙方關係成正比。也就是說男人若對女人好,女人能夠容忍臉上的傷痕,男人若是打女人,還對女人不好,無論整形多麼成功,女人認定疤痕非常明顯。整個系列裏面最奇特的現像是所有受毆打的婦女不論經過多久,都還抱怨傷處疼痛。有的病人甚至必需定期服用止痛藥。這種現像醫學上找不到原因,我個人認為女人受毆不管部位在那裏,女人的內心以及自尊是受創最重的地方。外觀可以整形,內心的傷痕無法治療。奉勸拳頭有力的男仕們,有話好好講,何必動手呢?

第 91 頁,共 12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