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整形外科

聯合整形外科

急診的傷口可以使用粘合劑避免針線縫合嗎?

聯合整形外科診所

林靜芸醫師

 

台灣有句俗話說:「小孩子沒摔跤長不大!」雖然是安慰家長,卻是很貼切的描述!

 

小孩容易摔跤,如果身體尤其臉上有了傷口,作父母的馬上一個頭二個大,首先是小孩哭個不停,阿公阿媽也被驚動,全家抱著小孩到急診,阿公阿媽延路唸著:「那個桌角壞壞,怎麼撞到寶寶的頭呢?!不要哭,阿媽回去打桌角!」好不容易小孩不哭了,到達急診,醫護人員掀開傷口,小孩的心酸被提醒,大哭加上大鬧,誰也抓不住!

 

醫師診斷的結果,如果傷口必須縫合,那代誌就更大條了!小孩動來動去扭來扭去,小孩難過,父母難過,醫師更難過,有醫師告訴我他曾經為了替小孩縫二針奮鬥一個小時,肚子還被小孩踢到瘀青。

 

因此傷口粘合劑在1949年開發出來的時候,大家對它寄予厚望,2000年嬌生公司產品上市,它的成份是2-辛基-氰基丙烯酸,具有1/3的外科縫線張力,適合5-0以上尼龍縫線的傷口,它的好處是:

  1. 不必縫針,不必拆線
  2. 不需局部或全身麻醉
  3. 有殺菌作用,傷口密閉可以防水,防感染,術後可以洗頭,洗臉
  4. 可能降低醫療費用,每支藥物的費用約是美金58元
  5. 降低治療時間,平均只需五分鐘

 

問題是傷口粘合劑上市之後,大多用在拉肚皮,補皮等需要大量縫針的地方,急診很少使用,原因是:

  1. 粘合劑只適合淺層裂傷,急診的傷口若張力很大,位於關節或是深層僅能傳統縫合
  2. 有感染可能的傷口,例如人咬或動物咬,無法使用
  3. 須時常碰水的區域粘合劑會提早分解,所以手,腳,口腔黏膜無法使用
  4. 台灣的健保不給付,傷口粘合劑須要自費

 

也就是說急診的裂傷現時的處置仍以外科縫合為主軸,家長平常照顧小孩,仍宜多加小心!

週二, 09 七月 2024 23:08

法令紋應該如何整形

 

醫學與其它的學問一樣,有些信念恆久不變,另些信念隨著時代演進,許多從前認為對的治療,以現在的眼光看起來,可能是一個笑話,著名的例子是有一段時期流行放血,認為可以治病救命,美國總統華盛頓在66歲那年還老當益壯的他,一天在雪地上騎馬,傍晚回來開始發燒喉嚨痛,家人請御醫前來看診,醫師幫他的喉嚨敷上糊藥,還請他吞服溫醋水和蜂蜜,接下來48小時內,醫師又給他放了2500c.c.的血,最後華盛頓變得很虛弱,醫師要再放血,華盛頓說:「您別忙了,讓我平靜的走吧!」當時的人認為華盛頓接受了最好的治療,以現在的眼光來看,華盛頓卻是死於他的治療!

 

法令紋應該如何整形,二十年前大家堅信拉臉,原因是自己對著鏡子,二手拉一下臉頰就可以看到效果!拉臉的文獻長期追蹤術後病人,發現手術僅對皺褶性的法令紋有效,其它原因的法令紋,拉臉手術由於固定側臉皮瓣,可能加深法令紋!

 

現在的研究,治療法令紋有幾種方法:

一、 放鬆(肌肉):上三分之一的法令紋由於提鼻翼肌,提上唇肌收縮,中三分之一由於顴大、小肌收縮,下三分之一由於笑肌收縮。放鬆這些肌肉可以減少法令紋,此法適用於非自主性肌肉痙攣的病人。

二、 填充(凹陷):以玻尿酸等填充物填充凹陷,此法適用於法令紋有實質凹陷的病人。

三、 再生(表皮):日晒或年齡的表皮老化,以雷射或電波刺激,促使膠原蛋白及彈性纖維再生,降低表皮印痕,此法適用於表皮老化的病人。

四、 舖平(皮瓣):垂贅性的法令紋,以拉皮手術將皮瓣往上舖平,此法適用於先天皮鬆或巨量減肥的病人!

週二, 09 七月 2024 23:08

招募住院醫師

招募住院醫師

聯合整形外科診所

林靜芸醫師

 

各大醫學中心習慣在每年的這個時候招募住院醫師,因此總會有許多醫學院畢業生來找我,問我選擇什麼科系比較好,他們會找上我,並非我位居要津或飽讀詩書。而是他們說,我早在30年前就看出整形外科「錢途無量」,眼光必有獨到之處。

 

我聞之失笑,很老實地告訴這些年輕孩子說,我的父親是外科醫師,我很自然地選外科,一心想當傑出的心臟外科醫師。在那個外科少有女人的時代,我因為懷孕,慘遭排擠,進入我最看不起的整形外科。

 

初進整形外科,我最常作的手術是補皮和縫兔唇;想開大刀的我哀嘆自己大才小用,難過不已。捱了三十年碰巧近代人愛美勇於整形,我才有機會浮上檯面,這種結果哪是當年能夠料想的呢?

 

國內神經外科泰斗施純仁也常被問,當年如何看出神經外科會由冷門變明日之星。他笑說,當年他自國防醫學院畢業,志願作開腸胃的外科醫師,卻被院方指令,去美國進修神經外科。他從基隆坐船赴美時,在港口哭得亂七八糟,傷心學校為何非派他不可,自己覺得人生完蛋了,沒想到施教授學成歸國,台灣正缺腦神經外科人才,他後來以神經外科的成就名聞國內外。

 

現代的醫學生考慮選科,首要想的是生活品質,不能準時下班的外科,自然不受歡迎。其次醫療糾紛要少,所以婦產科和外科又被刪掉。訓練時間太長也不好,所以神經外科、心臟外科也不要。又要考慮未來性,生育率日低,願選小兒科的人也就寥寥無幾。東挑西選後,再想想開業時的社會需求,似乎只剩皮膚科、家醫科等。

 

這樣的思考邏輯,我相當不贊成。原因無它,看看我的例子,就知道人算不如天算。

 

我總很坦誠地告訴這些醫學生,當醫師選科別首要考慮是自己的特色;我看過太多人踏進根本不合適的科。像別人開15分鐘的刀,你要開4小時,那就不適合走外科。

 

其次是興趣,有興趣才能維持長久;有人熱愛研究,就不一定非走臨床當整形外科醫師不可。再來要衡量自己的專長,想當外科醫師要手巧、眼力好、體力佳,如果對酒精、乳膠手套過敏,走外科很痛苦。我發現不少年輕人對電腦在行,長於數字分析,果然變成很好的內科醫師。

 

還有,要誠實面對自己的志向。想教學?開業?在大醫院正常上下班?都會影響最後的抉擇。最後一項也不能不慎重,就是家庭背景。有個醫師,明明太太是出名的醋醰子,偏偏選了婦產科,從此夫妻生活不得安寧,糾紛不斷;也算是另類入錯行。

週二, 09 七月 2024 23:07

性生活很重要

性生活很重要

聯合整形外科診所

林靜芸醫師

 

我在台大醫學院念書時,遇見許多嚴師。五、六年級時的主要課程是學習記載病歷,像宋瑞樓教授就很重視要詳問病人的病史、生活瑣事如每天吃幾頓飯、喝多少水、大小便若干次,全要詳細記載。我雖依言照作,但實在不懂大教授何必在乎這些小事。

 

後來當住院醫師跟著陳漢廷教授學習,他很兇,學生都怕他。每周六上午跟著他巡房,都像震撼訓練。有一次我跟著一位總醫師為一名嚴重大腿骨折的病人開刀,我們逐一拚回破碎的骨頭;術後在X光下,就像幅完美的拼圖。我心中好不得意。

 

在之後的查房,我自信滿滿地把X光片遞給陳漢廷教授。誰知他看都不看,反而回頭問一臉蒼白的病人:「你幾天沒吃飯了?」病人有氣無力地答:「三天。」陳教授犀利的目光掃向我。當年病人的伙食是由我這樣的小住院醫師開的,有開營養部才會送;我忘了開送飯,只寫了打點滴。

 

立刻,陳漢廷教授不留情面地,把那X光片狠狠甩出病房門,足足有兩間病房遠;並斥責我:「你沒有資格。」我自知理虧,乖乖地把片子撿回來。但心理卻嘀咕著,沒送飯就沒送飯,再補吃就好了。我刀開得很好,至少該給我些鼓勵吧。

 

如今,我已深深瞭解詢問病人生活細節、病史的重要性;20年來也養成追問病人生活小事的習慣。問著問著發現,台灣人的性生活實在太枯竭。

 

最近我在飛機上看到一篇報導說,全世界的人年平均性生活次數約78次,東京人最少一年才作36次。但來找我的病人,一年親熱的次數恐怕比東京人更少。我想知道這些因臉上長斑、毛孔粗大及眼尾下垂來整形外科門診的人,性生活次數為何少得可憐。得到的原因排序依次如下:沒時間、緊張壓力、沒有氣氛、沒有感覺、沒有需要、做後會不舒服或感染黴菌,最後才是家裡男人不行。

 

依我的觀察,缺乏性生活的人,較會恐懼、焦慮、缺安全感、沒耐心、易發怒,幸福感也低落。相對地,性生活次數多的人就顯得朝氣洋溢、自信穩定、有活力且快樂許多。

 

所以,就像醫師問診不能疏忽重要的小事般,想幸福過日子的人也不能忘記性生活確是青春之泉。科學地說,有伴侶的國人應努力做到一年78次,才是及格的。

週二, 09 七月 2024 23:07

姊弟戀不是看身份證

姊弟戀不是看身份證

聯合整形外科診所

林靜芸醫師

 

莉玲在國中教書,生了二個孩子;丈夫是訓導主任,愛上了女學生,丈夫求莉玲離婚!莉玲帶著小孩回娘家。三十八歲的時候,莉玲認識二十六歲的國強,五短身材的他,不風趣也不浪漫,他求莉玲嫁給他。莉玲的母親認為男人比莉玲小十二歲,莉玲早晚會被甩掉,要她在母親與男人之間作選擇,莉玲選擇了國強!

 

莉玲替國強生了二個男孩,國強的母親過逝,二個小弟不到十歲搬來同住。莉玲照顧五個男人,國強在外面拼事業,回到家裡連洗澡的力氣都沒有;莉玲每天替五個男人洗澡。日子過得很快,國強是政府某局的局長,莉玲教師退休,在醫院當義工。兒子考上建中,國強逢人就誇莉玲,他常說自己矮,像哈比人,幸好娶了莉玲,兒子身高170。莉玲努力維持身材,四十五歲時拉過臉,她注意打扮,如果不說沒人知道國強是小丈夫!

 

春英就不同了,春英是有錢人家的女兒,二十六歲的時候嫁給父親的職員。丈夫當時二十歲,二個人熱戀的時候,外貌很相配。過了二十年,春英生了三個小孩,胖了二十公斤。夫妻外出,丈夫老被問「陪媽媽散步嗎?」,丈夫漸漸不願意與春英一起出現。如果非得夫妻出席,就要春英戴墨鏡,或者分開行動!

 

春英五十歲的時候發現丈夫外面有三十歲的女人,丈夫承諾與小三分手,春英卻被小三的臉蛋及身材嚇到失去自信;丈夫後來變成習慣性外遇,搞到兒子女兒都看不下去!丈夫卻理直氣壯聲明:「年輕時候不懂事,娶某大姐,二個人都痛苦!」

 

我們這個社會認同兄妹戀,卻看衰姊弟戀,其實年齡有許多種:

一、日曆年齡

二、生理年齡

三、體力年齡

四、心理年齡

五、情緒年齡

六、IQ年齡

七、需求年齡

 

男女結合,年齡應該考慮以上的因素,我就認識一個女人比丈夫大了十八歲,家人並不知情,直到婆婆要她身份證辦事才發現媳婦與自己同年齡!現代醫學進步,生理學上姊弟戀沒問題,母子戀也不值得大驚小怪了!

第 96 頁,共 12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