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整形外科
估價單
估價單
聯合整形外科診所
林靜芸醫師
我以前在台大醫院當小醫師時,教授醫師從不過問醫療費用,如果哪個不識相的病人膽敢問:「教授,我看這個病要多少錢?」可能會被轟出去。
大教授們不是不食人間煙火,而是堅持生命無價,救命不能管預算,否則會綁手綁腳。受師長影響,我也認為醫療費用困難論定。所以看門診的時候,如果病人要寫驗傷單及估價單,就會使我一個頭兩個大;來拿估價單的多半是弱勢的一方,受傷的原因不管是意外或者家暴,聽了都讓我很難過。
二十年前我在馬偕醫院作主治醫師,一個女孩臉被牛排刀劃了好幾道,來看門診要求我寫估價單,書呆子的我按照當時醫院的「縫傷口」收費,寫了修疤三萬元的診斷書,女孩沒有說話的離去。看完門診攤開報紙,我才警覺門診的病人是頭版頭條的女主角,她的丈夫是知名的皇帝小生,殺妻之後逃回香港。
女明星被丈夫毀容的事件,報紙足足連載一個月,末了還報導女明星飛到香港找英國醫師,估算修疤要花六百萬,女明星據此向法院要求離婚,並要六百萬的賠償。當時的六百萬是天文數字,縫幾道臉的傷口要花六百萬是我無法理解的事情,這個事件讓我很難過,為我自己也為我們的國家,同樣是修疤收費竟天差地別。自此,我對開估價單異常謹慎,不想隨便開來羞辱自己。
許多人的疤,不用醫師,上帝自會治好;這時肇事者會怪醫師「既然不用修,幹嘛開估價單!」有的疤花完三萬元依舊存在,醫師就被罵:「錢都花了,怎麼疤還在?」有的國家醫療水準不同,就有病人埋怨:「三萬元還不夠我在美國的掛號費。」 ,更有人靠臉或身材吃飯,外表有一點瑕疵,行情會跌落谷底,這種損失醫師的估價單怎能描述呢?!
因此,下次醫師如果無法為你開估價單,請你體諒醫師必有難言苦衷。醫師在醫學院學的是醫療,估價單牽涉複雜的社會學,重責大任哪是醫師能夠簡單承擔呢?!
自卑的新娘
自卑的新娘
聯合整形外科診所
林靜芸醫師
一個女孩愁眉苦臉的坐在診察室裏,要求雷射除疤。她的疤痕不明顯隱藏在大腿內側。我逗她:「拍寫真集嗎?怎麼連那裏也愛漂亮呢?!」女孩苦笑說她快結婚了,因為疤痕自卑,沒勇氣走進禮堂。
整形門診很多這種自卑的新娘,快結婚了才發覺臉上有斑或身上有疤,於是羞慚、憂慮、恐慌,不敢見公婆甚至想逃婚。
我回想自己婚前也有類似的症狀,擔心臉太寬、腳太大。臉常用頭髮遮著,腳儘量藏起來。整天煩惱痛苦,愈來愈自卑。結婚以後發現這種事情只有我自己關心。別人除非與我照相不知道我臉大!除非穿我的鞋子不知道我的腳大!他們只在乎我是不是好醫師、好朋友、好太太、好媳婦,對我的臉和腳沒什麼興趣!
而且自卑有的時候是一種美德!我的師母臉頰有一塊胎記,老師是國內的醫學權威,師母的胎記因而顯得突兀!師母說她年輕時候因為胎記自卑,對丈夫、公婆、子女加倍用心,現在家庭美滿!她雖然知道雷射可以去除胎記,但是她認為胎記使她能有今天,所以希望保存!
師母的話常在我腦海中!自卑的新娘需要生活的智慧!表淺的整形能幫什麼忙呢?!
耳垂有橫摺,小心冠狀動脈!
耳垂有橫摺,小心冠狀動脈!
聯合整形外科診所
林靜芸醫師
猝死最大的可能是重度中風或心肌梗塞,疾病的原因很多,包括糖尿病、高血壓、肥胖、壓力等等,現代人生活步調緊湊,飲食西化,根據統計中風以及心肌梗塞的年齡下降,我最近聽到幾個三、四十歲就猝死的案例,都與過勞有關,有一個人是太太在台灣,兒女在美國,工廠在大陸,二岸三地奔波,另一個是白天上班,晚上上課,一個人作二個人用,第三個是家裏一個老婆,外面一個外婆,這樣忙碌的時間安排,心臟或是血管當然無法承受!
猝死的人往往正值壯年,事情發生,本人志向無法完成,還會留下年輕的妻子與幼小的孩子。預防猝死,最好是例行性的身體檢查,並注意養身。此外,身旁的人也可以幫忙觀察,基本上腰圍大臀圍小,健康容易出狀況。
中國的命相學上提到耳垂有橫摺的人須注意心臟,臨床觀察也發現冠狀動脈疾病的人,耳垂有橫摺的比率高出正常人。
耳垂為什麼有橫摺呢?人類的耳朵由皮膚與軟骨形成,只有耳垂有皮下脂肪,高血壓,高血脂的人脂肪囤積,如果加上周邊血管收縮或是周邊血管硬化,耳垂體積增加彈性減少,與上面薄皮的組織相比,形成橫摺,這時的耳垂看起來較大,有人以為相徵福祿壽,其實正是該檢查冠狀動脈的前兆!
安全氣囊有效嗎?
我們偶爾聽到安全氣囊開展時傷害眼睛的案例,卻從未有人對其功效正式評估。美國整形外科學會追蹤近四年來巴爾的摩地區一級急診中心的病例,或可供駕駛者參考。
這家急診中心四年來接受了兩千三百多位車禍病患,若以死亡率來分析,繫安全帶是唯一避免死亡的重要因素。這些病患中有三十一位在受傷時其安全氣囊已經爆開。其餘沒有安全氣囊的病患,有三百三十名遭受嚴重的顏面創傷。而有安全氣囊的三十一位病患中,只有一位受到顏面重創,這個案例依其傷勢分析,應是側面受撞,所以氣囊無法保護。
使用安全氣囊的病患其平均住院天數是五點三天,損傷分數是十;沒有安全氣囊的病患其平均住院天數是十九點七天,損傷分數是十九點六。
兼具安全帶及安全氣囊的患者,其加護病房住院率只有百分之五;只繫安全帶者,其加護病房住院率是百分之十四;沒繫安全帶又沒有安全氣囊時,加護病房住院率高達百分之五十。
由以上的數據看來,安全氣囊對於顱顎顏面的保護有正面的效果,其效益應該遠大於統計數字,因為有些人沒有受傷,所以未留下紀錄。
這個統計裡面,只有一個病人是安全氣囊開展時臉部遭受傷害,但僅是表淺裂傷,屬門診治療範圍。現在,唯一的疑問是,脊椎在整個過程中能否承受氣囊的壓力。
由於在使用安全氣囊的病患中,繫安全帶者胸椎屈彎,未繫安全帶者則為頸椎過度後伸。一般脊椎受傷係屬重傷害,必須住加護病房,而此篇統計報告中並未發現案例,由此推斷,安全氣囊的壓力應在脊椎可承受的範圍。
從以上整形外科的研究看來,安全氣囊應是值得推薦的汽車安全設施。
母親不是女人唯一的工作
母親不是女人唯一的工作
聯合整形外科診所
林靜芸醫師
總統夫人周美青女士退休議題,引起社會廣大討論,對於許多母親而言,其實是羡慕多過嫉妒,原因是台灣的母親有的陪孩子應付教改,累得心力交瘁。失業率高,母親手頭都緊。尤其在雙卡風暴後,不少媽媽成為孩子的債務承受人。沙塵暴來襲,過敏兒的母親要防塵ㄇㄢˊ。至於上班的媽媽,比以前更難兼顧孩子,因為工時增長,工作地點變動,她們可能在香港、在上海,甚至在美國上班!
我常看到當媽媽的女人們,失眠、月經失調、乾眼、毛孔粗大、長期疲勞及身材走樣。我們的書本教育我們要有均衡的生活。一個女人,除了家庭、事業外,還應悠游於宗教、親友、運動、文藝、休閒及進修。但是很多女人告訴我,她的世界裡,除了家庭和工作,就再無其他。
做為一個母親,她的工作可能是會計、秘書或律師,但問起她們,她們都說,自己最重要的工作是「母親」。這樣的認知使女人分身乏術,許多女人在家時心懸工作,在辦公室時卻惦記孩子。結果忙碌到最後,常是兩頭落空。
我最近到紐約參加美國整形醫學會,發現一個類似的現象。美國的整形醫學會約有11%的女醫師,但只有2%來開會;其實所有專業的會議,女性出席率偏低,因為女性不方便離家。
傳統的母親把全付心力放在子女身上,同時要求兼顧事業,其實值得商確!也界上許多成功的女性CEO,他們教養了傑出的子女,她們的共同點是忙著作自己有興趣的事,她們認為與小孩在一起的時間長短並不重要,但是作什麼事很重要,他們的經驗是「作給小孩看!」或是「帶著小孩作!」,最近聽說台大醫院整形外科主任湯月碧教授的女兒獲得國際鋼琴家大獎,眼科胡芳蓉教授的兒子甄審考上台大醫科,應該就是很好的例子!
這次赴美,我順便去探視在紐約創業的兒子。我兒子從小叛逆,他常跟我說的一句話是:「我最需要你的時候,你在哪裡?」他向來不服管教,愛搞破壞。我並不太清楚他在美國忙什麼,但我看得出來,他知道自己的方向;他熟悉紐約的一切,彷彿他在那裡出生。兒子玩笑式的告訴我,他的同學從小父母接送,現在自己無法整理行李,不敢出門,每天只想要趕快回家!
我問他,他是如何適應的。他很酷地回我說:「我在台北沒有爸媽,在紐約也沒有;從小我就必須靠自己!」,兒子摟著我,回過頭來感謝他的成長過程,這個經驗或許可以與天下的母親共勉。媽媽們應該追求自己的興趣,至於孩子,他們會從我們的身體力行中獲得學習。「母親不是女人唯一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