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整形外科
何時拉臉
好萊塢前輩藝人歌蒂韓「要從第一道皺紋開始拉臉」的名言,儼然已成為美國西岸藝人整形的準則,因此許多名人早從30歲就開始拉臉、對抗地心引力。但美國東岸師承英格蘭文化,生性傳統保守,多半認為年過45歲,才有拉臉的必要。
這些年來,美國東西岸為此話題爭論不休,各自的立論也很堅強。西岸人說,預防重於治療,且年輕時傷口易癒合。尤其及早作拉臉還有減緩老化之效,整了短下巴和過平的顴骨,能使臉部皮膚較不會被拉扯生皺紋。但東岸人堅持,太早整形效益不大,根本是白整一番。
身為整形外科醫師,我對此很有興趣。但相較於西方人,東方人的臉寬且平,下巴短且顴骨高、皮膚厚,因此一般老化得較慢。過去我也主張應在45歲以後再拉臉,不僅病人術後馬上變年輕,醫師也很有成就感。但最近我將自己20年來作過的拉臉病人,作了一個研究,結果讓人嚇一跳。
我發現台灣人如果早在35到44歲就拉臉的,拉臉前後確是看不太出來有何變化,但拉臉的效果可維持20年,到了5、60歲還不必再拉臉。如果45到54歲才拉臉的,效果算明顯,但在10年後,病人常因皺紋老態再現,須回來再拉一次。過了55歲才來拉皮,拉皮的成果顯著,左鄰右舍全看得出來,變化太大有時是缺點。過了60歲,臉部的骨骼加速老化,拉皮的效果無法維持,因此55 歲之後拉臉可能撐不到10年。
根據作者的臨床追蹤,拉臉對東方人的法令紋沒有長期的療紋(國外的著述也有同樣的結論),拉臉能改善的是臉皮鬆弛,臉頰下垂,火雞脖子,雙下巴等等,至於何時拉臉較好,以上的追蹤結果也許值得參考!
老年人可以愛漂亮拉臉嗎?
我們常說「敬老尊賢」,好像老人很吃香,實際上看起來老甚至老態龍鍾,在生活上不受歡迎!老人尤其求職、擇偶容易受挫折。
各個國家對於老人的定義不同,澳洲規定六十歲,美國規定六十五歲,台灣也認定六十五歲算老人;戰後嬰兒潮(1946年至1964年期間出生)的人從2011年開始步入老年,美國史泰辛教授的統計,2010年大於70歲的拉臉佔7%,大於65歲佔27%,與十年前相比增加一倍,現代醫療進步,台灣男性在六十五歲時,平均餘命為19.98年,女性六十五歲時平均餘命為22.58年,老年人不僅要活得健康,還要活得年輕,想要拉臉的人口肯定是會增加的!
老年人的臉有幾個特色:
- 皮膚鬆弛:皮膚過多與失去彈性。
- 消風性的萎縮;骨頭、肌肉、韌帶,尤其皮下脂肪消風,板塊移動,臉部區塊化,產生皺眉紋、淚溝、印第安紋、法令紋甚至公仔紋!
- 年齡的傷害:年齡累積的傷害包括疤痕;腫瘤;神經麻痺;二側不對稱等等。
老年人的拉臉有幾點必須注意:
- 術前應評估心臟、肺臟及腦血管功能,只有麻醉醫學會認定的第一級(健康)及第二級(有疾病但是控制良好)的老人適合整形。
- 老人的拉臉宜選擇手術較小,時間較短的步驟,有些手術例如骨膜下剝離耗時長,老人的再鬆弛率高,並不適合。
- 老人想變年輕,最好是全臉整形,效果才會均勻自然,如果由於個人因素只能局部整理,例如只想拉額頭,不想拉臉,額頭不宜拉得太光滑,否則會對比突顯下臉部的老化!
- 某些小手術例如法令紋切除術,自體脂肪移植術,陽婆婆紋去除術,眼袋手術等等有畫龍點晴的效果,值得推薦!
老年人的拉臉較快恢復;不容易有疤而且老年人對整形結果接受度高;如果慎選醫師;保守手術,注意細節,老年人的拉臉可以是愉快的經驗!
圖說:老年人與其傳統拉臉不如作法令紋切除手術小;效果直接。
如何讓臉部變年輕
以過去工程浩大的全臉拉皮為例,如今只要從上眼皮作今年以來,在美容外科最被關注的議題,是法國醫師克勞德在2007年美容外科醫學雜誌中所發表的一篇文章。可能對如何讓臉部變年輕,帶來重要的啟示。
人年紀變大後,臉上最顯老的標記莫過於皺眉紋、法令紋及鬆弛的雙頰。三者齊備,就會把人變得嚴肅且威嚴十足。有些老師一出現,就會讓學生「啞口無言」,有問題也不敢發問。老師常感到很委屈說,自己很愛學生,也很想跟學生溝通,但學生一看到他的臉就說不出話來。還有老闆娘抱怨說,她明明很和氣,但不管是員工或是不相識的人,總說她長得「恰北北」。
過去認為,年歲漸長後,人的皮膚鬆垮垮,易生皺紋,加上地心引力拉扯,使臉部線條變多且往下發展。所以最好的解決之道,就是拉皮。但是拉皮是大手術且花費高,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大奢想。
克勞德醫師認為臉部有三條肌肉會使人老態畢露,一是皺眉肌,一是提鼻翼肌,第三是口角壓下肌;這三者猶如人臉的老化印記(Aging Marker)。這三條肌肉愈發達,就可能會老化得愈快。依此理論,就有了新且簡單的臉部拉皮手術。
皺眉肌縮減,從鼻孔作提鼻翼肌縮減,從下唇黏膜作下唇壓下肌縮減,三個都是局部麻醉的小手術,可以在二小時內完成。最好的是,除了眼皮從外面看不到傷口。克勞德醫師提出的主張,與我過去的想法非常接近。
最近有個在大陸有大事業的老闆娘說,她原本已將事業交棒給兒子。沒想到兒子娶了大陸新娘後,竟然鬧到得躁鬱症。累得她這老媽媽只好親赴大陸,看管事業。老闆娘操煩的事情多,眉毛皺在一起,加上法令紋深,臉頰下垂,大陸的員工背後議論著老闆娘太老了,怎麼有辦法主持呢?!氣得她飛回台灣來找我,就為了要變年輕。
但她實在太忙,只能給我五天時間,且還有條件,不能被看出曾整形。所以我就為她作這種肌肉縮減的臉部年輕術,原本滄桑,疲累,愁苦的臉,一作完,竟能顯出無憂無慮、陽光燦爛的笑容,著實讓人印象深刻,我們以往的觀念是人老了,地心引力使組織鬆弛下墬,表情就會愁苦嚴肅,法國克勞德新的觀念強調人是過度使用這三條肌肉才顯老化,以蘋果來比喻,牛頓說蘋果是被地心引力吸引掉下來,其實蘋果是熟透了才掉下來,人類的臉是過度使用老化肌肉,地心引力的鬆弛只是老化的幫手而已。
用手拉臉
人到某個年齡,開始警覺臉皮鬆弛,尤其早晚洗臉,鏡子中下垂的雙頰會讓人一整天不舒服,所以許多人都有過自己雙手拉臉的經驗!
雙手拉臉很簡單,效果很好,因為鏡子裡面,皺眉紋變淺,魚尾紋消失,法令紋改善,臉頰繃緊,人們因而有個錯覺,以為整形手術的拉皮很簡單,常有人來門診要求:「林醫師,我只要輕輕拉一下就滿足了,你看需要縫幾針?縫三針會不會變太年輕呢?!林醫師,你手腳很快,縫三針不用一個鐘頭吧?!」
整形技術能夠複製雙手拉臉的結果嗎?!答案是不一定,原因是雙手拉臉,造成以下的效果,整形技術不一定能達成。
一、 軟組織縮減:除了少數「皮鬆」族以外,老化並不會增加太多臉皮,站著對鏡拉臉,好像可以拉掉很大一塊皮,平躺臉皮攤開,其實可以拉掉的皮並不多!
二、 軟組織移位:用手拉臉,眉毛可以拉到額頭,臉頰可以拉到顴骨,眼尾可以拉到髮際,拉臉手術經由剝離,懸吊,可以提拉。但是過分提拉會移動五官,例如額頭拉太高,眼睛閉不起來,眼尾拉太緊,眼睛變吊,二頰拉太緊,嘴巴變大,並不適宜。
三、 軟組織固定:軟組織若是只用縫線固定,組織會慢慢鬆開,最近流行的五爪拉皮,八爪拉皮固定效果較好,但是也不能太緊,否則會影響臉部表情。
四、 肌肉抑制:用手拉臉抑制了表情肌肉,拉額頭手術可以處理皺眉肌,所以用手拉額頭的效果,手術可以達成,用手拉眼尾抑制了瞇眼肌,用手拉臉頰抑制了法令紋肌,這些肌肉的處理會造成臉歪嘴斜。實務上不可能,所以用手拉臉頰的效果,手術無法複製。
內視鏡拉皮到底好不好
近來只要有病人一走進我診間,說想拉皮,不待我解說,就常會「指定」:「林醫師,我要用內視鏡拉臉。」醫學知識之專業和態度之堅定,同樣令人印象深刻。
美國整形外科醫學會最近有篇論文,題目就是:「傳統拉皮被棄用了嗎?」但結論卻是,如以長期的效果來論英雄,還是傳統拉皮勝出。
傳統拉皮法是把鬆弛的臉皮一一剝開,再將多餘的皮膚切掉後重新固定。但內視鏡拉皮法則是打洞後,再一一把肌肉皮膚重新分配定位。只是沒想到,長期追蹤發現,日子一久,經內視鏡手術的肌肉皮膚竟自顧自地又自行重新分配,回歸原處。尤其是對年長、皮膚鬆弛嚴重或皮膚過剩的病人,內視鏡拉皮更常失靈。
所以美國整形外科醫學會建議,內視鏡拉皮較適合40歲以下,皮膚有皺紋但無鬆弛現象者。年過40、45歲、皮膚過剩、皮膚鬆垮垮的人,可能還是比較適合傳統拉皮法。
內視鏡拉皮初推出時,就像許多新醫療技術一樣,曾有一段上市熱銷期。但經時間沈澱鎮靜後,負面的反應也就逐一浮現。內視鏡拉皮最大的好處是傷口小、恢復快,理論上對感覺神經的傷害也較小。不像傳統拉皮法,除要小心藏起長長
的疤痕,且較可能傷及感覺神經;但它的持久效果,似乎不是內視鏡拉皮能及的。
因此想動拉皮大工程的人,我的建議是,如果年紀還不到40或45歲,也沒有先天性的皮膚鬆弛等,倒是可以考慮以內視鏡拉皮來解決年輕型的老化問題。否則年紀大、滿頭皺紋時,還是選用傳統拉皮法,比較能把肌肉皮膚徹底重新懸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