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整形外科
堅持作個快樂優雅的老人
有些長輩變老後很可怕!我的外婆90歲時,拿結婚照給我看,上面至少有100個人合照,外婆說照片裏的人包括花僮全不在了,她好寂寞。
叔公原本是體育老師,50歲時出車禍,變成長短腳走路有些跛跛的。叔公辭了工作,躲在家裏整天怨東怨西;脾氣暴燥,酗酒之後會翻桌打人,成為家裏的不定時炸彈,親戚朋友提到他全部搖頭。
姑婆很早就守寡,辛苦養大獨子,並替他成家。兒子事業有成,我們以為姑婆可安享晚福。但姑婆80歲之後因與媳婦嚴重不和,媳婦聯合長孫趁著兒子出國,把姑婆送到老人院。會走會動的姑婆在老人院像瘋了似的要見兒子,好不容易兒子回國,母子相擁痛哭。兒子跪求原諒,卻沒帶她回家。姑婆在老人院盼不到回家,哭瞎了眼睛,住老人院七年之後往生。
葉太太是完全不同的長輩。我在高爾夫球場認識她,她打球姿勢很美,走路夠挺,喜歡穿粉紅色系。一回球場塞車,我們聚在一起,有人問她,怎麼沒男朋友呢?她說:「有啊!曾經與70歲的帥哥約會,半夜醒來發現隔壁躺著拿掉全口假牙的男人,嚇得她從床上摔下來!」
大家都被她逗笑,我那時才知道她已85歲。丈夫過世,兒女在美國,曾經接她去奉養,她住不習慣,回台灣一個人生活。她會開車,一個星期打二場球,我問她其它時間作什麼,她說事情很多,要報稅、要看醫師、要學書法、要玩臉書,很忙耶。
這麼有活力的老女人,我想她身體應該一級棒。但淋浴時發現她身上戴護腰、護肘、護腕、護膝及護踝。我問她怎麼了,她說從年輕就得了類風濕性關節炎,每天早上起床後要花一、二個鐘頭舒展關節。也為了這個病,她持續打高爾夫球。
人類為了生存,天生有趨吉避凶的智慧。我們年輕的時候,以這種智慧追求健康、家庭、財富等等。進入老年,身體不免疾病殘缺,周遭環境也常不如人意,如果我們還是堅持完美,容易失望。
這時不妨以另種智慧來面對人生,日子會比較簡單。這種智慧,就是所謂認命,珍愛自己;樂觀面對,甚至可以阿Q精神,自得其樂。老人也許會衰弱,也許會被家人抛棄,但是快樂及優雅可以是自己的堅持。
103年8月19日刊登於聯合晚報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880674.shtml
戒掉安眠藥吧!
民國69年,丈夫與我參加中沙醫療團,到沙烏地阿拉伯吉達醫院服務,那年我30歲,兒子2歲留在台北,女兒1歲送到羅東。沙烏地阿拉伯規定,女人沒有丈夫陪伴不能出門,更別想開車,我上班的醫院,要什麼沒什麼,日子過得很鬱卒。
當地允許堂兄妹通婚,所以門診很多先天畸形的孩子,我的手術常排得滿滿。小嬰孩手術困難,麻醉給藥更困難,有一個皇室的公主,手術順利,術後輸血卻因為檢驗室算錯凝血劑失血死亡。
那樣的日子裏,壓力奇大,我每晚失眠;因擔心隔天無法工作,所以服用安眠藥,從一天一顆變2顆、3顆,到後來是凌晨3點還要再吃3顆。藥量雖大,睡眠品質卻不好;常覺得自己墜入深谷裏,整晚在吶喊求救。
白天的工作,我勉強能應付,身體卻出現幾個狀況:眼睛很乾,眼皮下垂;白天很睏,晚上卻睡不著;體重沒增加,肚子卻漸漸胖起來;反應變鈍,容易碰撞摔跤。但當時我還年輕,不覺得靠安眠藥睡覺有什麼大不了。
直到回來台灣,父親知道我使用安眠藥,非常生氣。他說,連自己的睡眠都無法安排的人,談什麼將來呢?!父親要我戒斷藥物,每天早上運動一小時,白天一分鐘都不可以閉眼睛,晚上10點上床,自然會睡著。
我遵從父親的指示,每天早上去校園慢跑,白天不偷睡,晚上準時上床,就此養成了睡眠的好習慣;後來的人生遇到風浪如果失眠,就請丈夫唸英文,他的破英文,經常一頁書都還沒唸完,我就睡著了。
良好的睡眠習慣可以得到香甜的睡眠,隔天精神飽滿;更重要的是,不會胖小腹。
根據統計,台灣慢性失眠人口占250萬,居亞洲之冠,這些人一年吃下13億顆安眠藥! 某些疾病例如憂鬱、焦慮等,經過醫師評估,需要使用安眠藥;但是安眠藥抑制造成失眠的腦部活動,同時也抑制了腦部其它活動,造成白天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
老人長期吃安眠藥,由於反應變鈍,可能跌倒骨折,也可能影響認知功能,造成老人失智。長遠之計,應該與處方醫師商量,可否減量或戒斷!
103年8月12日刊登於聯合晚報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866028.shtml
整形,「年紀」不是風險
江太太照顧生病的丈夫八年,其間無數次掛急診,住加護病房,江太太神經緊繃,常常不能睡覺,體重掉了八公斤。
江先生作聖誕樹燈飾的生意,國外客戶很多,兒子女兒嫌利潤薄弱,沒有興趣接手。江先生過世之後,江太太不忍員工沒有頭路,想要接續先生的事業,但是65歲的她,發覺自己已變得又老又醜。
失眠及過勞使江太太眼尾下垂,印堂的皺眉紋寫成「川」字。減重使法令紋深得像標點符號的括弧。最糟的是臉頰鬆弛,木偶紋像魷魚鬚。江太太不奢求漂亮,但是想要看起來順眼,有活力。
江太太由女兒陪著來看診,我解釋臉部年輕化的整形分二種,一種是非手術,例如肉毒桿菌、玻尿酸、電波拉皮。一種是手術,例如拉臉、自體脂肪等等,江太太選擇手術,她希望一次到位,效果持久!
術前江太太擔心自己年紀大,身體能否負擔風險。也煩惱旁人會議論她的整形動機。幸好消腫之後,親朋好友只覺得她氣色恢復。大家都誇她變年輕,很少人看得出她整形了。
江太太也改變生活方式:注意營養,每天運動,規律睡眠,學習裝扮。回到公司上班,老客戶本來就認識她,習慣與她作生意。充滿自信的她,爭取不少新客戶,增加營業額。身材姣好的她常有人猜她才40多歲,她很得意,告訴我,她高興自己動了整形手術!現在的遺憾是身分證的年齡不能整形。
老人被認為是衰弱的人,傷口不容易癒合,傳統將老人列為整形美容的禁忌。但是隨著壽命延長,健康改善,想要整形的老人愈來愈多。另一方面,整形美容無論在麻醉或手術都有進步,老人也可以安全而有效的整形。
美國美容外科醫學會最近的統計顯示,高血壓、糖尿病等等可能增加整形美容的風險,但是「老年」不是風險因素。年長者與一般年齡比較,無論麻醉、血腫、感染、傷口癒合各方面,並沒有差異。所以,老人如果有需要,當然可以整形!
103年8月5日刊登於聯合晚報
http://udn.com/NEWS/HEALTH/HEA1/8850911.shtml
恩愛夫妻歡笑到老
趙詠華的歌「最浪漫的事」,唱道:「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一路上收藏點點滴滴的歡笑,留到以後坐著搖椅慢慢聊。」
這首歌描繪老夫老妻相偎相依,令人羨慕。實際情形,恩愛的很多,擦槍走火的也不少。
尹先生及尹太太就鬧得雞犬不寧。尹先生74歲,流亡學生來台讀軍校之後從軍。退伍後才創業,有個小公司。尹太太是家庭主婦。夫妻二人與那個時代所有人一樣,吃了許多苦頭,才有今天。
尹先生二年前心肌梗塞,裝了三個支架。一年前胰臟炎合併敗血症,鬼門關前走了一遭。出院以後,像變了個人似的。他在高爾夫球練習場認識一位43歲的女教練,每天一起打球,他覺得女教練姿勢很好,花錢替她作錄影帶,讓她出國比賽,還找公關替她打知名度。
尹太太知道以後去練習場嗆聲,尹先生很不高興,離家出走,自己在外租屋,原本說好氣消了就回家,哪知道尹太太有一天去打掃,發現尹先生弄了一排「犀利士」藥品,還每天服一粒,這下不得了,尹太太哭哭啼啼,四處告狀。
二夫妻來找我,尹先生說犀利士是泌尿科醫師開給他治療攝護腺,低劑量每天一粒,尹太太不相信。
二個人爭執不休,我問先生:「既然是女教練,就讓尹太太也去跟她學吧!」尹先生說:「我一直叫她運動,她怕曬不肯啊!」我告訴太太:「尹先生心血管有問題,你這樣吵,不怕他再發作啊!?」尹太太沒出聲。
根據美國的報告,經常口角的夫妻,冠狀動脈鈣化程度較高,容易早死,尹先生74歲,台灣男人的平均壽命是76.2歲,老夫老妻適合坐著搖椅慢慢聊,沒時間吵架了!
103年07月29日刊登於聯合晚報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835300.shtml
財產可能是子女互相殘殺的刀子
我的表叔住南部,他從經營小舖子,發展成百貨商場,是成功的生意人。
表叔的商場在火車站對面,七層樓高,非常醒目;商場請了許多員工,表叔怕員工污錢,每天樓上樓下巡邏,表嬸則在廚房以巨大的鍋子、鏟子準備員工伙食!
百貨商場什麼都賣,表叔說:「銅板、大鈔,收進來就是數字。」他們夫妻很節儉,表叔受日本教育,喜歡吃鰻魚飯,他嫌鰻魚飯太貴,嘴饞的時候,就站在料理店的廚房外,大口吸烤鰻魚的香味;表嬸也很省,他們商場有賣毛巾,但表嬸嫌質枓太好,要我在台北後火車站買便宜貨給她。
表叔有四個孩子,二男二女,分別在美國,日本及台北,每年聖誕節家族大團聚,照片看起來很幸福。
表叔及表嬸太勞累了吧,兩夫妻不到70歲,一個年頭、一個年尾,相偕往生。告別式時,親戚告訴我,兄弟姊妹為了遺產大吵!哥哥用手中的茶杯丟向妹妹,砸中妹妹的掌心,我抬頭一看,妹妹的手掌果然包著繃帶。
原來商場的土地,所有權人是表叔,地上建物所有權人是兩個兒子,兒子依此理由,要求女兒放棄繼承;兩個女兒不相信父母不愛她們,希望得到持分作留念。四個人誰也不讓誰,當時是民國80年,火車站舊市區是商業中心,有人出價三億要買整棟樓,由於繼承人談不攏,房子沒賣成!
父母健在的時候,一家和樂;但為了遺產,男孩一國、女孩一國,而且女孩提告,主張建物登記男孩名字時,男孩未成年,土地及建物都是父親的遺產,她們有權繼承。
法庭審案曠日廢時,每次出庭,兄妹對峙,同父同母的兄妹像是幾世的仇人。這期間,大兒子意外喪生,送行行列中居然見不到兩個妹妹;好幾年之後,法院判決出爐,土地歸四個孩子繼承;建物是父親生前指定贈予,歸兩個男孩繼承。
這下商場可以出售了,問題是訴訟期間,商場停止營業、執照過期;依照新的消防法規,該建築無法作商場使用,如果拆掉重建;容積率大減。更何況商業中心轉移,火車站前面不再繁華,房地產的價值居然只有當年的一半!
最近的親戚聚會,當話題聊到捐款作公益時,在場的表叔女兒語重心長的說,她主張不要留遺產給小孩。她說父親的遺產到她手中時,她已經55歲,那筆錢對她沒有意義了;但是父親的遺產卻像給了子女一把刀子,讓他們互相殘殺,害她失去父母,接著失去兄弟。她說,如果重來一次,她會主張將父親的遺產全部捐作公益!
1030722刊登於聯合晚報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8820250.shtml